APP下载

少数民族大学生高频汉字识别字义通达类型研究

2014-05-20缪丽珺等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

缪丽珺等

摘要:为探讨母语非汉语少数民族大学生汉字识别字义通达类型,采用内隐记忆原理设计两个实验。结果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高频汉字识别时,语义启动范畴判断作业实验中,字形激活最早,字音和字义同时进行;语音启动范畴判断作业实验中,字义通达符合直通理论。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高频汉字;字义通达理论类型

中图分类号:H19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1-0129-03

一、前言

在中国这个多民族大家庭中,各少数民族均有自己的民族方言,甚至有部分少数民族更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文字,为更好地帮助这部分受自己民族母语语言文字影响的儿童学好国语汉语言文字,提高民族教育质量,特对其汉字认知过程的相关心理机制进行研究。

汉文字是符号系统,在通过视觉获取文字信息的过程中,最早获取的信息是字形信息,其次获取的是词义信息的理论为直通理论[1];但有学者认为其次获取的是语音信息而最后获取词义信息的是语音中介理论[2];还有学者认为上述两种可能均存在,则为双通道理论[3]。

汉字是学习汉语言的基础,它的特殊之处不仅在于形状为方块,更有用形表意、形声结合的特点,而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字均为线形文字,其主要特点为形音联系密切。拥有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少数民族学生在汉语汉字学习过程中是否会出现负迁移,其汉字加工的心理机制如何,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加强双语教学,切实提高民族教育质量,促进民族团结。

对这类问题,心理语言学往往采用内隐性记忆法,即通过设计程序使用软件考察记录被试无意识记的汉字对新识汉字形音义时间的影响来进行研究。本研究利用内隐性记忆原理,同时借鉴实验目的相近的陈宝国等[4]577-579的相关实验研究范式,设计了两个实验探讨研究课题。

二、实验一

(一)目的

探讨少数民族大学生高频汉字在测验任务为基于语义(被试判断目标字是否是表示动物名称的字)的启动范畴判断作业中汉字识别字义通达理论类型。

(二)方法

1.被试。随机选取具有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少数民族大学生82名,匹配文理、男女比例,被试视力正常。

2.设计。实验设计为4×4二因素混合实验设计。自变量分别为:启动类型四个水平,形似启动、音同启动、义近启动和无关启动;SOA类型为43毫秒、57毫秒、85毫秒和145毫秒四个水平。被试者内变量为启动类型,被试者间变量为SOA类型。

3.材料。所有实验用汉字均选自《中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试行草案)。实验选择各10组高频(大于30次/百万)形似(如堆—推)、音同(如肺—费)、义近(如侧—旁)和无关(如神—洋)字对,并采用60对高频语义(如桶—蛇)填充项目。

4.程序。实验基本程序为首先向被试呈现实验指导语,按压空格键进入实验,出现启动字,经过SOA时间间隔再出现目标字,按压反应或反应时超过1000毫秒自动进入下一启动字,循环,直至结束。DMDX3.1.4.1版软件自动记录实验反应时和错误率,判断错误或被试反应时超过1000毫秒均作为错误处理。实验前给被试足够的胜任实验任务的练习。

(三)测验任务为语义启动范畴判断作业条件下实验结果

测验任务为语义启动范畴判断作业条件下,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反应时数据进行多元方差分析发现:启动类型主效应显著,F(3,234)=34.8097,P<0.001;SOA类型主效应显著,F(3,78)=4.0329,P<0.05;启动类型*SOA类型交互作用不显著。对其错误率数据进行多元方差分析发现,启动类型主效应显著,F(3,234)=2.6880,P<0.05;SOA类型主效应显著,F(3,78)=3.7029,P<0.05;启动类型*SOA类型交互作用不显著。

字义通达类型可以从启动类型的反应时直接或错误率间接地反映出来。实验任务为基于语义启动范畴判断作业实验,从反应时角度来看,SOA类型条件为43ms、57ms、85ms、145ms时,其形似启动效应量分别为46.21(P<0.05)、62.60(P<0.05)、68.47(P<0.05)、66.30(P<0.05);音同启动效应量分别为-10.20(P>0.05)、8.65(P>0.05)、15.37(P>0.05)、-1.50(P>0.05);义近启动效应量分别为9.48(P>0.05)、-1.28(P>0.05)、27.24(P>0.05)、-0.45(P>0.05)。综合四种SOA类型条件可以看出,反应时角度反映只发生了形似启动效应。

而从错误率角度来看,SOA类型条件为43ms、57ms、85ms、145ms时,其形似启动效应量分别为-0.09(P<0.001)、0.02(P>0.05)、0.09(P<0.001)、0.07(P<0.05);音同启动效应量分别为0.07(P<0.001)、0.02(P>0.05)、0.09(P<0.001)、0.04(P>0.05);义近启动效应量分别为0.07(P<0.05)、0.03(P>0.05)、0.10(P<0.001)、0.04(P>0.05)。在促进目标字精确判断这一维度,综合四种SOA类型条件可知,SOA类型条件为43ms和85ms时均出现了形似启动效应、音同启动效应和义近启动效应。

综合实验一的结果,可以发现在基于语义的启动范畴判断作业实验中,高频汉字字形激活最早,字音和字义可能是同时进行的。

三、实验二

(一)目的

考察少数民族大学生高频汉字在测验任务为基于语音(被试判断目标字的读音是否为“yi”)的启动范畴判断作业中汉字识别字义通达理论类型。

(二)方法

1.被试。随机另外选取具有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少数民族大学生78名,视力正常,匹配文理、男女比例。

2.设计。同实验一。

3.材料。实验二中采用60对高频语音(如顿-谊)填充项目,其他项目同实验一。

4.程序。同实验一。

(三)测验任务为语音启动范畴判断作业条件下实验结果

在测验任务为语音启动范畴判断作业实验条件下,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反应时数据进行多元方差分析时发现:启动类型主效应显著,F(3,222)=17.4978,P<0.001;SOA类型主效应显著,F(3,74)=7.7318,P<0.001;启动类型*SOA类型交互作用不显著。对其错误率数据进行多元方差分析发现,启动类型主效应显著,F(3,222)=3.3785,P<0.05;SOA类型主效应显著,F(3,74)=3.1518,P<0.05;启动类型*SOA类型交互作用不显著。

同实验一一样,字义通达类型可以从启动类型的反应时直接或错误率间接地反映出来。实验任务为基于语义启动范畴判断作业实验中,从反应时角度来看,SOA类型条件为43ms、57ms、85ms、145ms时,其形似启动效应量分别为29.33(P>0.05)、85.62(P<0.05)、15.94(P>0.05)、84.58(P<0.05);音同启动效应量分别为0.35(P>0.05)、6.44(P>0.05)、-28.39(P>0.05)、17.83(P>0.05);义近启动效应量分别为6.94(P>0.05)、6.68(P>0.05)、38.03(P>0.05)、19.43(P>0.05)。综合四种SOA类型条件可以看出,当SOA类型条件为57ms、145ms时,出现了形似启动效应,没有出现音同和义近启动效应。

而从错误率角度来看,SOA类型条件为43ms、57ms、85ms、145ms时,其形似启动效应量分别为0.03(P>0.05)、0.05(P>0.05)、-0.04(P>0.05)、0.04(P>0.05);音同启动效应量分别为0.03(P>0.05)、0.05(P>0.05)、0.01(P>0.05)、0.03(P>0.05);义近启动效应量分别为0.01(P>0.05)、0.09(P<0.001)、-0.02(P>0.05)、0.05(P>0.05)。在促进目标字精确判断这一维度,当SOA类型时间为57 ms时,高频汉字出现了义近启动效应,没有出现其他启动效应。

综合实验二的结果说明,在基于语音的启动范畴判断作业实验中,以高频汉字为实验材料时,实验结果支持少数民族大学生高频汉字词义获得符合直通理论。

四、讨论

由上述两个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在基于语义的启动范畴判断作业实验中,SOA类型条件为43ms、57ms、85ms和145ms时,反应时角度反映了少数民族大学生高频汉字识别过程中均出现了形似启动效应。在促进目标字精确判断这一维度上,四种SOA类型条件下少数民族大学生高频汉字识别过程中除了均出现形似启动效应外,还出现了SOA类型为43ms和85ms时的形似、音同和义近启动效应。实验一反映高频汉字字形激活最早,字音和字义可能是同时进行的,这与相关研究结果[4]581相一致。由实验二结果可知,在基于语音的启动范畴判断作业实验中,当SOA类型条件为57ms、145ms时,少数民族大学生高频汉字识别过程中反应时角度出现了形似启动效应,在促进目标字精确判断这一维度中,当SOA类型时间为57 ms时,少数民族大学生高频汉字识别过程中出现了义近启动效应。实验二反映高频汉字字形激活最早,字义其次,字音最后,即少数民族大学生高频汉字识别字义通达符合直通理论,这与类似汉族被试研究结果[5]相一致。

两个实验反应时角度均只出现形似启动效应,没有出现音同和义近启动效应,这与汉语非被试母语有关,个体在极短的时间内往往对熟悉的母语材料才能做出准确灵敏的反应,而对相对陌生的非母语汉字音义做出准确反应就需要更长的时间。但在促进目标字精确判断这一维度上,出现了音同和义近启动效应,这一结果又说明少数民族大学生线形拼音母语文字虽然对其反应时有影响,但并未对其汉字认知字义通达理论类型产生根本改变,汉字本身的表意文字性质决定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字认知字义通达理论类型仍然为直通理论。

参考文献:

[1]Taft M.Graan F. V. Lack of phonological mediation in semantic categorization task[J].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1998,(38):203-224.

[2]Van Orden G. C.A ROWS is a ROSE: Spelling, sound, and reading[J].Memory and Cognition,1987,(15):181-198.

[3]彭聃龄,郭德俊,张素兰.再认性同一判断中汉字信息的提取[J].心理学报,1985,(3):227-234.

[4]陈宝国,王立新,彭聃龄.汉字识别中形音义激活时间进程的研究(Ⅱ)[J].心理学报,2003,(5):576.

[5]缪丽珺,徐节峰,谢旭慧.缺氧环境下汉字识别字义通达类型研究[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3,(1):83-87.

Research on Semantic Understanding Theory Types of

[JZ]Minority University Students High Frequency Chinese Characters

MIAO Lijun1, QI Leying2, MU Yuhua1

(1.ShangRao Normal University, Shangrao 334001, China;2.Qinghai Normal University, Xining 810008,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minority university students semantic understanding theory types of Chinese characters, this paper employs implicit memory theory to design two experiments. The result shows that when minority university students identify high frequency Chinese characters, character shape is activated earliest, character pronunciation and character meaning are activated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experiment of semantic starting category judgment task. In the experiment of pronunciation starting category judgment task, semantic understanding corresponds to direct understanding theory.

Key words:minority university students; high frequency Chinese characters; semantic understanding theory type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大学生
新疆高校民汉合住研究
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究
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调查研究
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途径
考试焦虑量表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的试测报告
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的适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