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文学拉力赛”2014年第一站读者来信选登

2014-05-20

当代 2014年2期
关键词:太阳宫精卫填海当代

“《当代》文学拉力赛”2014年第一站读者来信选登

读者:曹雨河

一向喜欢叶广苓淡定自若、舒卷自如文字,沧桑里氤氲着人文情怀,时代推演中凸显人物命运。她的新作《太阳宫》既富有童心童趣又凝结人生智慧具有敏锐的透视力,目光穿透不同的年代,直逼他们的缺失:日头的时代医药不发达致使多少人命上黄泉,而现代人精神不健全信仰失落而沦为行尸走肉——总之,这是一篇铅华落尽见真淳的佳作。

读者:徐文刚

最早知道丁三是因为《蓝衣社碎片》,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后来一直关注其有无新作。直到2013年第5期《当代》刊发《精卫填海》才知道丁三新作问世,同时看到了周昌义文章《哭丁三》,吓我一跳。

丁三不是写作快产作家,看《精卫填海》知道其查阅历史资料有多么艰难。尤其对汪精卫这个大汉奸,各种传说史料都有,如何把握实属不易,好比当年写作《蓝衣社碎片》为蒋介石、戴笠撰写史料,会担当多少风险。如今,丁三再次选择这样一冷题材,足见作者判断事物独特个性。感谢作者为我们送上这样一份精神食粮。本期我推荐《精卫填海》为冠军。

读者:郑新涛

本期冠军作品,首推丁三的 《精卫填海》(二)。

为汪精卫立传,不光需要超人的学识、卓越的智慧,更需要呕心沥血的坚守和一往无前的勇气。诚如责编先生所言,作者不负众望,兼而有之。十年磨成的《精卫填海》,在林林总总的史料的筛选整合中,活画出了一个备受指责和诟病的人的心灵史,尤其出彩的是,在冷静的叙述背后,不乏情感之火的熊熊燃烧,并间以入情入理的假设与分析,悬念丛生,环环相扣,颇有奇崛之气。窃以为《精卫填海》可与王树增的《解放战争》相媲美,至于高下优劣之分,则就因人而异、见仁见智了。

《我将狂笑我将哭》中,传奇人物聂绀弩桀骜不驯、洒脱不羁的孤傲性情和狂狷品格,让人神往不已;至于本期其他的同类作品,却给人一种多而不精,平淡无味的感觉。

读者:嵇银胜

小说《太阳宫》高明之处,在于其细节恰到好处的处理,当中有许多地方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每一个角色均有自己独到的使命感,其乐融融地穿插在故事中。少年日头是一个极富悲剧式的人物,他的童年虽然多姿多彩,与山水动物一般活泼,却又脆弱得可怜。读日头这个人物,就是重温了一回鲁迅笔下的少年闰土。

读者:林楠

推荐非虚构小说《精卫填海》(二)为本期冠军。作品通过以丰富、真实的史料为基础的有说服力的阐述与分析,向读者展示了汪精卫由一个“和平主义者”蜕变为汉奸的全过程,让人对他的感情五内杂陈,对其境遇也不得不发出一声叹息,同时也对自己加以警醒——绝不让自己因为个人情感而丧失对大是大非的判断力!堪称一部非虚构小说力作!

铁扬先生的《黑》以寥寥数笔就展示了一个风雨如晦的时代背景下的人物群雄——含冤的革命者,不明真相的群众,不敢说出真相的知情者,等等。在我印象中,夏天敏先生貌似长于中篇写作,但短篇《左手右手》简明扼要而又不动声色地写出了农民之殇。

其余作品也都是异彩纷呈,堪称在2014年送给读者的第一场文字盛宴!

读者:郭宪振

推荐叶广芩的《太阳宫》为本期冠军。作家描写儿时的太阳宫,有野花、野药、大黄狗与小伙伴,以及到河边捉鱼等田园风光,反映了浓厚的乡土气息。那时的太阳宫,是一副优美的乡村画卷,由于一场突如其来的猩红热传染病,使这个纯朴的农村家庭破碎了,而重组后的家庭失去了往日的幸福。经过岁月的变迁,沧海桑田,太阳宫已面目全非,小说中的主人公曹太阳已到了海峡的另一边,他的故事更让读者扼腕叹息。

读者:薛超英

推荐丁三的非虚构《精卫填海》(二)为本期最佳作品。

读了去年第五期的《精卫填海》,作家丁三的名字,让我眼前一亮。隔了一期,又读这期的《精卫填海》(二),先读了前面的责编手记之一《哭丁三》,才知道当年作品《蓝衣社碎片》已刊出十年余,至今仍印象深刻,也是出自这位丁三之手。十年又磨一剑,今有幸又睹作家才华横溢、呕心沥血之作,实乃大饱眼福。丁三以其翔实的资料、老到的笔墨刻画出这个中国头号大汉奸一步步走向悬崖,又跌入深渊的心灵历程。一个曾经慷慨过燕市,从容作楚囚的大英雄,在日寇的铁蹄之下,竟弱智成不如三岁小孩,怯懦而愚蠢至极。这种阴差阳错、环环相扣的历史偶然造就了这么一个毫无廉耻、臭名昭著的大汉奸,令人唏嘘。倒是给作家丁三提供了这么一个极具典型意义的悲剧人物。丁三的作品具有历史厚重感、占有资料丰富、情节离奇、议论深刻、叙述冷静,令人耐读,引人思考、发人深省。

读者:刘杰

在期待中读完了《精卫填海》(二),推荐为本站冠军作品。

作者将史料脉络与人物性格命运发展脉络巧妙贯穿、有机融合,走出了历史题材作品常见的格式化枯燥述史、概念化想当然写人的窠臼,既没有将思想淹没在浩瀚的史料当中,又没有让人物凌驾于精确的史实之上,确属不可多得。

读者:王鲁江

翻开今年第一期《当代》丰富的篇目真的给人一个惊喜,六个栏目展开有群花迎春之感,当真是新年新气象!以前读过丁三的 《蓝衣社碎片》,印象深刻。《精卫填海》一如往日风格,让今天的人们从另一个角度去认知那段历史。推为本期最佳作品。

冯八飞教授这次换了故事主角,读了之后才知是大名鼎鼎的爱因斯坦,非常喜欢冯教授风趣诙谐的语言和富含逻辑的推理叙述,目前这两篇明显是铺垫,期待高潮出现。《最后的北洋财长》和张鸣的两篇讲古都给人补充历史知识,读后受益。

读者:李兰东

王培元的《我将狂笑我将哭》以纪实的手法讲述了解放后政治斗争中文人的生存状态。很佩服聂绀弩不虚伪作假的率真个性和特立独行的魅力人格,同时也为当时人人自危、互相倾轧的人际关系而唏嘘不已。读着这些渗透着无奈和泪花文字,不自觉地感慨,营造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和谐包容环境,而不是去互相争斗、互相猜忌、互相怨恨,让包括聂绀弩所有的人都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都能平静地生活,都能写出属于自己的作品,那该多好呀!

在这吵吵闹闹、声色犬马的春节期间,能让人静下心来,一口气读完的文章实在难得,《我将狂笑我将哭》就是一篇让人手不释卷的好文章,所以,推荐为本期最佳。

读者:高才亮

推荐夏天敏老师的短篇小说《左手右手》为《当代》2014年第一期冠军作品。

作者在给我们一丝温情的同时,也写出了作为农民打工者的那点小小的狡黠,在勤奋、善良能吃苦之外的那点小小的狡黠!如果说其他的长篇、中篇是一个个丰富的百花灿烂的大花园,那么夏老师的《左手右手》就是亦不失为一粒花瓣、一粒花香!因而推荐为最佳。

读者:赵立新

本期中篇《太阳宫》背景起自上世纪五十年代,结尾落笔于本世纪之初。老北京的影像、儿时的伙伴、童年的记忆早已渐行渐远,全篇散发着淡淡的伤感和乡愁,或许这便是城市化进程中一代人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另一中篇 《把那个故事再讲一遍》塑造了小叔、虎哥、金樱几个各色鲜明的人物,是改革开放的大潮铸成了他们跌宕、丰富的人生经历,他们的故事某种程度上也成为个人层面的改革开放历史的缩微图。《左手右手》和作者另一作品 《好大一只羊》一样,表面上仿佛是一个黑色的幽默故事,细思则忍不住的辛酸。《黑》的写作视角很独特,通过一个孩子的眼睛,见证了某一特殊的历史场景以及个体命运在其中的无常、无助乃至无谓的牺牲,往往在熠熠生辉的宏大叙事下面也遮蔽不住人性的幽暗。另外,本期中我也很喜欢《最后的北洋财长》。

推荐《精卫填海》(二)为本期最佳!

读者:夏军红

《精卫填海》作者以大量的史实客观公正地为我们解析了国家危难时刻形形色色的民族众生相,清晰地再现了那个英年才俊一步步走向人民公敌的心路历程,作品时而令人激情澎湃,时而令人义愤填膺,时而令人拍案叫绝,非最佳莫属。

《八飞说老爱》语言通俗,风格幽默,在作者深入浅出的解读陈述中对“老爱”有了新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给了读者轻松愉悦、大开眼界的阅读享受。

《最后的北洋财长》向读者介绍了一段历史,刻画了众多为国为民的血性人物,虽然他们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他们身上的民族大义仍然让我们叹为观止!

《命运决定了我们是这样的文学品种》对我国的改革发展、社会及文学等问题的深度思考一针见血,令人赞叹!

读者:张艳丽

《精卫填海》(二)延续了(一)的精彩,当选最佳无可争议。《太阳宫》第一节写得非常好,其悠闲、静谧、浓郁的乡土气息十分生活化,恰似一幅极富朝气的“乡村民居”图;后半部分节时间跨度大,节奏明显加快,显得较为匆忙和牵强,给人一种作品驾驭力不从心的感觉。《左手右手》在短小的篇幅里,以平静的语言和“冷幽默”的手法鲜明地刻画了狗剩这样一个可怜又可悲的人物形象,看似荒谬,却极具讽刺意味,其蕴涵的深意也足可发人深思。

读者:钟家旺

推荐《精卫填海》(二)为最佳。

该作品继续保持了宏大叙事的风格,把汪精卫一步步走向万劫不复的卖国罪恶深渊的历程放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大背景中去叙述,更具深厚的历史质感。

作品把蒋介石与汪精卫这两个重要人物放置于时代潮流的风口浪尖中去展示、去考验,最后得出谁是抗日真英雄,谁是叛徒的结论。作品全面地反映了抗日战争,特别是历史客观地写好了汪精卫这个反面人物,可让读者从反面吸取他的教训得到有益的人生经验吧!

读者:南天

很喜欢《太阳宫》这篇小说,讲述了北京老百姓的故事,真实感人,平实亲切。作者以第一人称讲述了自己家和母亲姐妹一家的来往,体现了旧日北京的风土人情,城乡差别,以及城市半个多世纪的巨大变化,加深了读者对北京的认识。

读者:费金元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当代》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首先是封面设计一改往日那种略显呆板的平面单一色调而变得层次丰富具有立体感,视觉效果良好;第二是在内容的编排上,本期的“非虚构类”文字大大多于“虚构”文字,这无疑使得该刊的“文化味”“学术味”增强而“文学味”“艺术味”减弱,在市场化阅读的今天,如此编排或许有利于“高端”读者进而提高刊物的档次,但对于“中低端”读者亦要兼顾,刊物的版面有限,顾此失彼在经济上有可能得不偿失,这的确是对贵刊编辑们办刊宗旨与市场经营策略的挑战和考验。

本期文章优中选优我推荐《刘邦:一个游侠和他建立的政权》为最佳,该作对所涉历史事件的理性分析使得广大读者对于中国历史上的某些事儿不仅知其然而且还知其所以然,既增长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受益匪浅。

编者的话:

今年是《当代》杂志创刊35周年,也是老主编秦兆阳去世20周年,我们特请前主编朱盛昌写下这篇回忆文章,以纪念这两个特殊的日子。

猜你喜欢

太阳宫精卫填海当代
《现代仪器与医疗》审稿专家表
太阳宫220kV变电站至东直门110kV变电站北桥隧道工程综合整治技术浅谈
百盛生死大考:太阳宫店无奈出售,转型时机偏晚
中国中产阶级音乐的人文观察
论当代女摄影师作品中的个人视角
精卫填海
《当代》背后的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