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课堂教学中课程标准的落实

2014-05-19庞春英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年12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新课标新课程

庞春英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正在全国普及和推进,伴随课程目标的调整,课程内容的变化,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也在轰轰烈烈的进行着。深刻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用新课标理念去引领自己的课堂教学,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我在教学改革中对自身提出的要求。如何把“三维课程目标”与数学课程有机地联系起来?如何探索一条适合学生主动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品质的培养的教学方法,成为在课程改革中教师所面临的主要课题。下面根据我对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学习理解及教学实践,就如何贯彻落实新课标理念,谈一点初浅的认识。

一、创设和谐学习氛围,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的学生观

新课标目标中特别强调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意义,课堂教学应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只局限于认知方面的发展。作为一名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开展积极评价,评价学生的闪光点,从而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才会在此环境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个性特征。新的理念下,教师不能因某些学生的成绩差而歧视他们,必须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我们学校开展了教师帮扶“学困生”的活动,每位教师负责两到三名“学困生”,经常和他们谈心,交流思想,从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帮助他们,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和影响学生,起到了比较好的效果,真正体现了新课程教学以人为本的原则。

二、注重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激发学生兴趣,发展应用意识

新课程标准把培养数学应用作为数学教育的主要目标,贯穿在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中。数学应用问题是教学难点,其原因是学生对问题情境感到陌生。因此要引导学生参加课外活动,丰富实践经验,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

“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强调:要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才可能是有效的。这就要求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习过程成为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的过程。将课堂视作一个小型课题研讨会,以学生的认知问题为起点,以学生的认知和能力发展为依归,让学生自主、探究,达到思维能力的发展和个性品质的提升。

四、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

传统教学中过于注重“传道、授业、解惑”,这种教学模式只注重结论,限于形式,缺乏创造性地培养。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对数学本质的认识,要求数学课程返璞归真,努力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有向导引路时,我们都不会迷路,而失去向导的引领,走过的路也可能迷路。学生在学习时跟着老师的思路都能听懂,但听懂了不等于掌握了,自己独立做题时很多问题就出现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是教学生用别人的眼睛去看、用别人的脑筋去想,而是帮助学生成为思考者和真理的发现者,使知识的获得过程体现出来,真正让学生来“做学问”。 学生有了这种经历的过程,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会远远超过被动的接受和记忆。

五、加强整体思维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时,不断地经历直观感知、空间想象、抽象概括、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这些过程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有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中蕴含的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做出判断。知识和技能是需要一个一个地学习,数学课也需要一节一节地上,但是,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贯穿在课程的始终,它们将伴随着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我们需要把这些东西留在学生的头脑中。有了这样的思想,在教学中我们就会不仅关注如何设计好一节课,而且会更加关注如何设计好一章、一学期乃至整个高中的课程。

六、转变教学观念,教学过程多给学生活动的空间

要使学生的“全能性”体现出来,教师必须转变观念,一定要改变只顾自己讲,不顾学生活动的满堂灌,“把发现留给学生”。老师的责任是唤起并引起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使之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新课程最看重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教师要注重教学过程中启迪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能力,要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和思维的空间,培养思、读、记、写、用能力,以此来体现新课标下的教学理念。

七、提倡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互帮互助

合作学习包含着师生合作与学生间的合作两个方面。师生合作并不是指教师授课时,学生不讲话、专心听讲、保持好课堂秩序以配合教师的讲,而是指在师生双边活动中教师有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完成问题解决的一种合作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是主讲者与权威而是扮演了组织者、主持人、对话人等在内的多种角色,体现教学相长的一种人文关系。

八、注重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做为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变化,克服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地科学精神,将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到实处。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大班额背景下如何处理班级教学、学生的个体差异该如何得到关注、“双基”是否落实了等等,必须综合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全面解析新课程、彻底吃透新理念、切实指导新课堂、才能够实践新课程、实施新课程、落实新课程。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新课标新课程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