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教学方法初探

2014-05-19李小莉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年12期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初中历史

李小莉

摘要:实现教学方法转变的途径主要有:1、变教师为导师式教学法2、学生主动参与式教学法3、探究式教学法4、师生共同体验式教学法。

关键词: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教学方法转变

基于目前初中历史已开始使用新课程标准,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历史教师应该“时移世易”地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课标”下的初中历史教学,以利于提高学校的历史学科教学质量,因此,适时地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课标”历史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一、从“传统”与“新课标”历史课的比较看教学方法转变的必要性

执教了数年新课程标准的初中历史,对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这个新事物有了一些感性认识。对比曾经执教数年的传统历史课,二者一比较,我发现新课程标准的初中历史特点主要体现在:①它能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能使学生动起来,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②它使课堂气氛更活跃,更有趣,教学效果更好。③它能充分调动学生运用听、说、读、写、调查、探究等各种能力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④教材中有供给学生有关历史知识的网址,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而传统的历史课教学驻足于“传道、授业、解惑”的认知常态,把学生当成被动的接受机器,它的优点是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习到大量的系统知识;但它的缺点也是致命的:学生学多悟少,使学习过程成了死记硬背知识的过程。缺乏灵活运用知识,实现知识迁移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更谈不上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那么如何较好地组织初中“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课堂教学呢?其教学方法有哪些呢?笔者在执教“新课标”初中历史过程中积累了一些课堂教学方法的“小经验”。下面简要谈谈我对“新课标”下的历史课堂教学方法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二、“新课标”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产生相应的变化

教师的职责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是要“启智、陶情、冶性、锤志、健体”。因此初中历史“新课标”要求历史教师的教学方法必须产生相应的变化。

1.“新课标”历史课堂教学方法从关注学科走向重点关注学生

“新课标”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等等。这种从关注学科走向重点关注学生的改变,并非是轻视学科,而是针对新课程精神,改变历史课教学依靠讲授来进行教学,以传递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现状。

2.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

“新课标”历史课堂教学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要求教师要尽量为学生提供广泛充分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机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从而把可能出现的违纪问题消灭在萌芽中。

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导师”,在课堂教学时则主要体现在“导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问题情景或故事情景中体验历史,感悟历史甚至“再现”历史;要千方百计利用一切可能的“教辅”和影视人物形象,启发学生,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3.将探究式教学方法渗透于课堂教学 促进学习方法转变

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显著特征是学习方法和教育方法转变。把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法转变为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学习方法,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从教育心理角度讲,学生的学习方法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它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4.“新课标”历史课堂教学注重师生共同体验

“新课标”历史课堂教学注重师生共同体验,加强师生双向活动,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课堂教学任务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协调、整合、重组、理顺和调整好课堂教学过程的各种关系,保证教育教学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得到贯彻落实。它是教师的一种管理行为,面对的是整个课堂,关注的不仅有学生,而且还包括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这种管理行为的重点在于如何激发、维持学生的学习机;调动、培养学生的学习意志;挖掘、体验学生学习的情感,最终提高、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实现、丰富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

猜你喜欢

新课程标准初中历史
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趣”说英语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活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分析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
培养历史探究能力, 促进课堂自主学习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