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2014-05-19周志远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年12期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者情境

周志远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我们教师作为探究性学习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学生作为探究性学习的主人,自然是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结果。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数学老师没有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没有选择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手段,没有找准启发探究的切入点,更可能所提的问题太难等等。受应试教育下填鸭式教学的影响,学生总是被动地坐等知识,重知识记忆而轻问题思考,习惯于听老师讲解。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课堂中应该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呢?

一、立足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参与到探究学习中去

目前的数学教育,课堂仍是主阵地。因此,如何在课堂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充分参与到教学中来,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学生的投入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教师对教学内容如何处理和设计。在课堂内,为了促进学生的探究学习和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教师可以从下面三种方法作为突破口。

1.揭示知识背景

揭示知识背景,介绍相关的数学史。教师要善于从数学家的废纸篓里寻找研究的痕迹,让学生看到并体验面对一个新问题时他们是如何思考的。同时“学史可以明智”,向学生介绍历史、数学家的故事,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他们今天的课题就是当年困扰千百人的问题,这样可以增进学生的求知欲。当同学们通过自我探索、合作交流找到答案后,他们不仅尝到了知识,还完成了大数学家未完成的工作,这会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成功感与成就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不怕困难、永攀高峰的信心。

2.创设问题情境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中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进行数学的探究学习,要让广大学生参与到数学教学中来,单纯的教师讲、学生练的方式是很难满足这个要求的。因此,要给学习者提供或创设与生活类似的或真实的情境,以利于学习者去参与、去探索或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建构主义认为,较为真实的学习情境或任务可以使学习者了解自己要解决的问题,产生主人翁的责任感。 同时,这种情境又是整体的、富有挑战性,容易激发学习者的内容动机,有利于培养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索精神。

3.暴露思维过程

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展现学生成功的范例,还应展示失败和挫折,让学生了解探索的艰辛。在学生自己的操作体验中,一个抽象的数学定理直观地展现在面前,而不再是魔术师的帽子里突然蹦出的一只兔子。思维其实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问题是教师不要总是包揽、剥夺学生思考的权利。学生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就应该放手让他们去试一试。尽管有时候他们是那么幼稚,走了一条弯变曲曲的小道,回想当年,我们不也是这么走过来的吗?教师甚至还可以有意识地“笨拙”一点,让学生经历一番磨难之后再找到真经,这是探究学习的宝贵财富。

二、课堂外是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新战场

进行数学探究学习,不能仅仅依赖于课堂内,还要靠课外“战场”,但进行的决不是“题海战”。课外战场可以进行如下的一些活动。

1.“另类”作业和知识小结

作业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一种手段,现在这种方式可以翻新,比如向学生提供一份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表(或让学生自己查找相关资料),设计一份自己喜欢的又有营养的食谱;让学生制作符合要求的各种棱柱、棱锥,在做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其中的数量关系。

2.体验生活的实践

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生活赋予数学生命,只在生活中的数学才更能焕发光彩。数学教育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必备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要为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这就要求教育要打破教室的局限,将生活中的数学引入课堂,让学生在生活的氛围中感受数学,学习数学。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数学,善于用数学的眼光来审视客观世界中丰富多彩的现象,不仅能使学生学习到数学知识,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及社会各中的广泛应用。

三、合理评价反馈,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学习

评价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而不是学生的发展为评价服务。合理的、科学的评价是学生继续探究的动力。新课程改革,要求评价功能发生根本性转变:不只是检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为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评价不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帮助我们“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

1.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多元化

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网络与信息时代的来临,仅仅掌握基础知识技能已不能满足社会对人的发展的要求。社会需要多元化的人才,因此,教育也必须培养多元化的人才。我们在关注学生学业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学生各种才能的培养。同时,学业就不再是唯一的评价指标。例如,评价指标可分为这几项:考试成绩、学习积极性、合作情况、品性与性格等。这样,让评价从更多的角度、更加全面的反映学生的发展情况。

2.质评、量评相结合,实现评价多样化

如果说将学生所有的发展状况全都抽象在一组组数据中,那么学生发展的生动活泼和个性特点及学生的努力与进步都泯灭了。教育评价不仅需要量化,更需要质化。只有质评才能全面、深入、真实地再现评价对象的发展趋势。例如在平常的评价中可分为纸笔测试、课堂行为记录、书面报告、作业等。将质评、量评结合,可以更清晰地体现学生的发展情况。

一位教育家曾说:未来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知道怎样学习的人。探究性学习能拓展学生思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充分挖掘学生自身潜能,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探究性学习,是落实课程改革目标的重要途径。

(作者单位: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存金沟乡格日勒图中心小学024200 )

猜你喜欢

探究性学习者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护患情境会话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