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道家、墨家“赤子观”初探
2014-05-19肖建平
肖建平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长沙 410081)
关于先秦诸子“赤子观”的论述除对老子、庄子的“赤子观”有所涉及外,几乎没有过多的系统研究,不失为一种遗憾。为此,本文以先秦儒家、道家、墨家为中心,重点探讨先秦思想家们在对“赤子”或婴儿运用基础上形成的“赤子观”的内涵与外延,并从中分析这些思想家们的政治立场和人本思想。
一、赤子的运用与“赤子观”的形成
小孩并非婴儿,小孩与婴儿是有显著区别的。李零认为,刚出生的小孩只会哭不会笑,笑是数周以后的事,期间的小孩即是“婴儿”,会笑之后的小孩才叫“孩”[1]P50。《现代汉语词典》对婴儿的解释更为具体:婴儿(婴孩)指“不满一岁的小孩儿。”
可见,婴儿不等同于小孩,但婴儿是赤子,赤子是指初生的婴儿。小孩刚生下来,呈现粉红色的小肉团状态,故称“赤子”。正如孔颖达注疏道:“子生赤色,故言赤子。”(《尚书·周书康诰第十一》:“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乂。”孔颖达的注疏。)颜师古也认为“赤子,言其新生未有眉发,其色赤。”(《汉书·贾谊传》:“故自为赤子而教固已行矣。”颜师古的注疏。)另外,“赤子”也暗指男阴或是对故土怀有深厚感情的人,如“海外赤子”,但赤子的这两层含义是先秦之后延伸而来的,所以本文不涉及“赤子”的这两种意思,而主要探讨赤子中“婴儿”这层含义。
赤子最早出自《尚书·周书·康诰第十一》:“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乂。”(《尚书·周书康诰第十一》。)之后,先秦诸思想流派时而不时地用“赤子”来寓理明言,其中儒家多达10次、道家11次,墨家4次(详见表1)。在对“赤子”以及“婴儿”、“孩提”、“孩”等与“赤子”相近名词的丰富使用上,儒、道、墨三大学派形成了“赤子观”。
先秦思想家对“赤子”的应用主要表现为原义和引申义两种情况:一是把“赤子”、“婴儿”、“孩提”等名词当作具体的类似于婴儿的实物;二是将“赤子”、“婴儿”、“孩提”等作为指代物,象征着某一群体或者某种形态。至于“赤子观”是什么,则因学者而异,因学派而异。不同流派或者思想家之间,甚至同一思想家之间,虽都用“赤子”说明事理,但对“赤子”的使用手法与表达的价值体系也不尽相同。
表1 儒家、道家、墨家“赤子”的运用情况
二、先秦儒家的“赤子观”
先秦儒家思想家的杰出代表孔子、孟子、荀子于流传在世的著作中多次使用到“赤子”、“婴儿”、“孩提”,但三位思想家的“赤子观”求同存异。众所周知,儒家可谓“一心开二门”:即孔子创立的儒家逐渐形成了孟子、荀子二门,孔子思想包含内圣和外王,孟子一派偏向内圣,荀子一派偏向外王。因此,儒家三位学者的“赤子观”既存在相通性又有所区别。
孔子的“赤子观”蕴含着对赤子的喜爱和向往。据西汉刘向的《说苑·修文》记载:“孔子至齐郭门之外,遇一婴儿挈一壶,相与俱行,其视精,其心正,其行端,孔子谓御曰:‘趣驱之,趣驱之。’韶乐方作,孔子至彼,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说苑·修文》)孔子见到视精、心正、行端的赤子就吩咐御者快点赶车过去,并觉得美妙的韶乐将要起来了,纯真可爱的赤子唤起了孔子素来钟爱的韶乐,可见孔子对赤子的喜爱之情。
孟子生活的年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孟子·滕文公下》。),孟子以“拒杨墨”为己任,而赤子在孟子“拒杨墨”大任中承当了重要角色,赤子是孟子“内圣”思想的载体之一。其一,《孟子·滕文公上》:“孟子曰:‘夫夷子信以为人之亲其兄之子为若亲其邻之赤子乎?彼有取尔也。赤子匍匐将入井,非赤子之罪也。且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而夷子二本故也。’”(孟子·滕文公上》。)这是孟子教育墨家学者夷子的话,根据这则史料,孟子眼中的赤子是弱者,代表弱势群体,赤子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亟需成人的保护和监管。其二,《孟子·离娄下》:“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离娄下》。)赵岐先生认为“大人”指国君,国君应视民如赤子,以保民心。这一说法过于牵强,恐不可信。杨伯峻先生的解释是“有德行的人,就是不丧失婴儿的天真纯朴之心的人。”[2]P145这种说法备受肯定。此处孟子是以赤子的纯真无暇的特征来说明道理。其三,除赤子外,孟子还关注赤子成长的下一阶段——“孩提”。“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孟子·尽心上。》)孩提,赵岐解释为“二三岁之间在襁褓知孩笑可提抱者也”。杨伯峻先生也认为孩指会笑的小儿。孩提已略懂人情世故,能够敬爱亲人,友爱兄弟。
孟子关于赤子和孩提的运用虽仅三次,意义也各异,但对其评价颇高且充满同情爱护之意。所以,孟子的“赤子观”与孔子一样,都是积极正面的,充满褒义色彩和钟意之情,这与孔孟的“性善论”思想相吻合。
荀子作为先秦哲学思想的总结者,“达到了先秦哲学的最高峰”[3]P5,他以儒家思想为本,兼采诸家之长。荀子先后五次运用“赤子”,一次提及“婴儿”。其一,《荀子·富国第十》:“故先王明礼义以壹之,致忠信以爱之,尚贤使能以次之,爵服庆赏以申重之,时其事、轻其任以调齐之,潢(通“滉”,下同。)然兼覆之,养长之,如保赤子。”(《荀子·富国第十》。)《荀子·王霸第十一》:“上莫不致爱其下而制之以礼,上之於下,如保赤子。”以及“故厚德音以先之,明礼义以道之,致忠信以爱之,赏贤使能以次之,爵服赏庆以申重之,时其事、轻其任以调齐之,潢然兼覆之,养长之,如保赤子。”(《荀子·王霸第十一》。)(《荀子·议兵第十五》:“爵服庆赏以申之,时其事、轻其任以调齐之,长养之,如保赤子。”(《荀子·议兵第十五》。)这四则史料中的“如保赤子”要表达的含义是相近的,赤子的用法与内涵也是相近的——指代普通人民群众。荀子是要提醒统治者隆礼重法、振民育德、尚贤爱民,像呵护赤子一样对待百姓。以达到“如保赤子”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社会局面。其二,《荀子·正论第十八》:“於是焉桀、纣群居,而盗贼击夺以危上矣。安禽兽行,虎狼贪,故脯巨人而炙婴儿矣。”(《荀子·正论第十八》。)婴儿与成人对比,荀子在此是将婴儿视为弱势群体。其三,《荀子·臣道第十三》:“若驭朴马,若养赤子,若食馁人。”(《荀子·臣道第十三》。)荀子认为,为人臣子,侍奉君主就像驾驭未经训练的马,就像抚养初生的婴儿,就像喂饥饿的人吃东西一样。荀子认为对君上应是“因其惧也,而改其过;因其忧也,而辨其故;因其喜也,而入其道;因其怒也,而除其怨。”(《荀子·臣道第十一》。)荀子的“赤子观”借赤子指代国民美好的生活状态。荀子的臣道带有先秦时代忠君顺上的烙印,这是他“外王”思想的表现。
由此可见,荀子对赤子也是充满同情和爱意的。荀子的“赤子观”是他为君亲民爱民,为臣忠君谦逊思想观点的缩影,他提倡君对民、臣对君都需要符合对待赤子的标准。
要而言之,先秦儒家诸子的“赤子观”不乏自己独特的见解,但都有两个共同的主题:赤子没有大人独立自主的社会能力和大人欠缺赤子天真纯朴的心境这两个主题。儒家思想家凭借“赤子”来表达仁义礼智和性善的思想。先秦儒家“赤子观”的特性表现在对社会充满人文关怀和对众生饱含理性爱意。
三、先秦道家的“赤子观”
先秦道家形成了一套汇聚宇宙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等包容并蓄且独具特色的道德体系,“精之至”、“和之至”的赤子、婴儿等成为了这一体系的观察对象和比喻载体。
老子坚信柔弱胜刚强,看似不值一提的事物,老子却能发掘它与众不同的一面,譬如常人仅关注赤子的柔弱无知,赤子在众人眼里微不足道,老子“不以为然”。正如冯友兰先生断言:“《老子》屡言婴儿,婴儿虽无智识的知识(Intellectual Knowledge),然固非如真正‘无知之物’也。”[4]P82《老子》一书中老子就经常用赤子(婴儿)来喻理,以赤子诠释其“道德观”。其一,“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专气致柔,能婴儿乎?”(《老子·第十章》。)婴儿生机勃勃,几乎纯属天然,接近本初状态。在此老子建议我们为人处事要淡泊名利,内心恬然,甚至是大智若愚的情形。其二,又如老子所说“我魄未兆,若婴儿未孩。”(《老子·第二十章》。)老子如此智慧的学者,能弱智的如一个还不会发笑的恍惚无知的婴儿?足以见得老子深刻地洞察到了尘世的奸诈和俗务的烦扰,一心向往归隐。庄子升华了这一哲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如是这般,该是何等地逍遥!其三,“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蹊。为天下蹊,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老子·第二十八章》。)赤子如“常德”,追逐“常德不离”就是如赤子般的自然无为,甘做天下低微的溪涧,以柔弱胜刚强,这是老子“道德观”的核心所在。其四,“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老子·第四十九章》。)这不是说圣人是小孩,而是圣人具备孩提时的心境,绝圣弃智,以柔克刚。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在“童年主题”的诗作中,提出孩子在某些方面是成人的老师,成人应恢复孩童本性,寓意即在于此。其五,“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老子·第五十五章》。)意思是说,德行高深的人可与初生的赤子相媲美,二者都是与世无争,无忧无虑,纯属天然。类似地,王国维先生说过:“天才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和“故自某方面观之,凡赤子皆天才也。又,凡天才,自某点观之,皆赤子也。”[5]P30王国维的赤子之心相似于老子的“赤子之心”,也类似于李贽标榜的返璞归真的“童心”以及华兹华斯的“童年主题”。
可见,《老子》的“赤子观”作为老子“道”的一种境界,是兼及老子本人的芸芸众生神往的状态,被老子及其信从者奉为孜孜不倦“修行”的圭臬——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不管是“玄牝”还是“赤子”,不失为道家学派以物寓理的典范。老子用赤子来解释“柔之胜刚,弱之胜强”(《老子·第八十章》。)的论点是合适的,高明的。“天下莫柔弱於水”(《老子·第八十章》。),也柔弱于老子的“赤子”。
庄子的“赤子观”与老子渊源颇深,秉承老子而有所损益。其一,“彼且为婴儿,亦与之为婴儿;彼且为无町畦,亦与之为无町畦;彼且为无崖,亦与之为无崖。”(《庄子·人间世第四》。)庄子是用婴儿指代婴儿随心所欲的行为模式。其二,“四海之内共利之之谓悦,共给之之为安;怊乎若婴儿之失其母也,傥乎若行而失其道也。财用有余,而不知其所自来;饮食取足,而不知其所从出。此谓德人之容。”(《庄子·天地第十二》。)赤子离开母亲就失去了依靠,显得茫然无知但能随遇而安无忧无虑,这就是庄子的“赤子观”是指有修养的人的形态。其三,“田开之曰:‘鲁有单豹者,岩居而水饮,不与民共利,行年七十而犹有婴儿之色’。”(《庄子·达生第十九》。)年七十而仍有婴儿之色,为何?“仲尼曰:‘无入而藏,无出而阳,柴立其中央。三者若得,其名必极。’”(《庄子·达生第十九》。)这就是说,既不太深藏不露,也不太骄傲张扬,应像柴木那样无心立于动静之中,这样的人方能“行年七十而犹有婴儿之色”。这里庄子的“赤子观”是指与世无争、逍遥自在的“小国寡民”理想社会。
庄子所使用的这三个赤子(婴儿)都是庄子的哲学思想的代言人,是与庄子清净无为思想不无冲突的,这里所反映的庄子的“赤子观”与儒家、墨家诸子“赤子观”明显存在不同点,庄子的“赤子观”现实性、说教性更少,而是偏向超脱凡尘的理想状态。
然而,庄子的“赤子观”也有与其他先秦思想流派相同的地方。例如,“子桑雽曰:‘子独不闻假人之亡与?林回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或曰:为其布与?赤子之布寡矣;为其累与?赤子之累多矣;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何也?’”(《庄子·山木第二十》。)又如“婴儿生无石师而能言,与能言者处也。”(《庄子·外物第二十六》。)婴儿生来没有大师教便会说话,这是和会说话的人在一起的缘故。正所谓“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矣。”(《庄子·外物第二十六》。)舍弃聪明才智这种“小智”,随俗自然,无欲无为才是“大智”!赤子即婴儿,这两处对“赤子”的描述没有指代意义,只是纯粹地使用赤子这一被视为“布(指钱)寡累多”的物体来说明事理罢了。那为什么“赤子”说“布寡累多”呢?这是因为“事实上,初生的尚无明确意识的婴儿并没有欲望,但却不能说他没有需要”[6]P68。
道家学派另一代表人物列子也形成了自己的“赤子观”。列子认为“人自生至终,大化有四:婴孩也,少壮也,老耄也,死亡也。其在婴孩,气专志一,和之至也;物不伤焉,德莫加焉。其在少壮,则血气飘溢,欲虑充起;物所攻焉,德故衰焉。其在老耄,则欲虑柔焉,体将休焉,物莫先焉。虽未及婴孩之全,方于少壮,间矣。其在死亡也,则之于息焉,反其极矣。”(《列子·天瑞第一》。)这是列子坚持万物皆有生死——齐生齐死,齐贤齐愚,齐贵齐贱的观点的体现。人在赤子阶段,神气专注心志一贯,身心最为和谐,外物不能伤害,德行达到理想境界,这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期。赤子无疑是列子划分的人生四个阶段的幼年时期的代名词。这在《列子·杨朱第七》可以得到验证:“得百年者千无一焉。设有一者,孩抱以逮昏老,几居其半矣。”(《列子·杨朱第七》。)孩抱与昏老被列子认为是人生始终的两个极点,襁褓中的小孩即是指人的幼年时期,列子的“赤子观”是指人生的“幼年时期”。
综上所述,道家思想家常以“赤子”喻道,从赤子的原初形体特征出发,引申出哲学思想。所以,道家的“赤子观”多有借代意义,即使用比拟的手法借赤子来更好地解释其道学思想,这正体现了先秦道家诸子惯用的高明手法—以赤子、玄牝、母性等代表柔弱一面的事物来寓理明言。
四、先秦墨家的“赤子观”
先秦墨家曾显赫一时,能在其昙花一现的光辉岁月里于中国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长河中奠定了屹立不倒的地位,墨子居功至伟,而先秦墨家的“赤子观”是其推行兼爱、非攻等在先秦思想界奠定一定地位的民本思想的有力说辞。
墨子使用赤子的次数不多,但意义在具体语境中并非完全一致。其一,《墨子·卷十二》:“子墨子曰:‘夫婴儿子之知,独慕父母而已。父母不可得也,然号而不止,此亓故何也?即愚之至也。然则儒者之知,岂有以贤于婴儿子哉?’”(《墨子·卷十二》。)墨子认为赤子还没有智慧,只是依恋父母而已,父母不见了就嚎啕大哭。墨子从反面的角度批判赤子,这是与儒家、道家不一致的。不难理解,墨子的“赤子观”是从反儒拒道的立场出发加以阐明,虽然“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淮南子·要略》。)但他认为儒家“以为其礼烦扰而不悦,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到而用夏政。”[7]P709犹如他反问道“然则儒者之知,岂有以贤于婴儿子哉?”,墨子从悲观主义出发认为儒家思想过于简单淳朴,幼稚得还不如一名婴儿。其二,“且不惟此为然,昔者殷王纣贵为天子,富有天下,上诟天侮鬼,下殃傲天下之万民,播弃黎老,贼诛孩子,楚毒无罪,刳剔孕妇,庶旧鳏寡,号咷无告也。”(《墨子·卷八》。)与“离署左右,共入他署,左右不捕,挟私书,行请谒及为行书者,释守事而治私家事,卒民相盗,家室、婴儿皆断无赦。”(《墨子·卷十五》。)这两则材料中《墨子·卷八》的“孩子”和《墨子·卷十五》的“婴儿”都是指弱势群体,这与孟子、荀子、庄子相似,不同的是,墨子的“赤子观”淡化儒家的爱慕气息或道家的虚无成分,而是清晰地展示着弥漫“刀光剑影”的残酷的社会现实。因而墨子倡导兼相爱、交相利、爱无等差的代表社会下层人民的哲学思想。墨子极为提倡的是如汉章帝元和三年所诏:“其婴儿无父母亲属,及有子不能养食者,禀给如《律》。”(《后汉书·肃宗孝章帝纪第三》。)
墨家的另一位学者——夷子也曾提到赤子。“夷子曰:‘儒者之道,古之人若保赤子,此言何谓也?之则以为爱无差等,施由亲始。’”(《孟子·滕文公上》。)夷子借鉴儒家的学说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即是爱是有等差的,应该首先爱护亲人,并且做到犹如呵护赤子一样体贴细致。夷子的“赤子观”同样是指弱势群体。
要而论之,墨家一派从底层民众的阶级利益出发用充满实用功利和悲观主义色彩的思想来批判儒家的片面乐观和道家的消极避世,具有一定的经世致用价值,但是墨家过分追求实用,片面强调功利,忽略了内心的修养,易使人们内心情感缺失而变得麻木不仁,乃至伦理道德准则丧失殆尽,基于这个缺点,墨家反过来又受到儒家、道家等先秦思想学派的批判。
五、儒家、道家、墨家“赤子观”的对比研究
先秦诸思想学派中儒家、道家、墨家的“赤子观”都存在将赤子(或婴儿、孩提)视为弱势群体的趋向,此为先秦诸子“赤子观”的相似之处,但先秦诸子的“赤子观”也存在“溺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之各取所需的现象。原因何在?一是赤子(婴儿、婴孩、孩提)这一客观本体具有多重社会特征,为先秦诸子“赤子观”的异同提供了前提条件,二是先秦儒家、道家、墨家坚守各自的立场,以各自的解读视角运用赤子,从自己的哲学理念剖析赤子。
儒家、道家与墨家所使用的赤子(婴儿、孩提)都是当作名词,而名词有原意和指代意义,“赤子”一词也不列外。儒家、道家、墨家对赤子的使用方法单一,不外乎原意和寓意两种(见表2),但它们的“赤子观”不尽相同,基本倾向是儒家、道家持褒扬态度,而墨家贬低赤子,即是儒家的“赤子观”充满同情、爱意,道家也不乏敬慕与颂扬,墨家则表露轻视和不满。具体而言:其一,孔子、孟子和荀子对“赤子观”的理解虽然有所出入,但“赤子观”里都饱含儒家的仁爱中庸和礼义廉耻。其二,墨家的“赤子观”是与儒家、道家的“赤子观”相对的,墨子、夷子眼中的赤子都是没有独立生存能力、需要依附他人的弱者。其三,从老子、庄子、列子的“赤子观”中,我们可以一窥其高深的辩证思想和清静无为的道德体系。但是老子、庄子以后的道家学者似乎更加关注现实社会,徜徉于尘世的纷扰中,与儒家学派、墨家学派等纷纷蜕变成为政治的附庸。
先秦哲学思想是中国几千年思想文化的源泉,但儒家、道家、墨家等先秦诸流派不可避免地存在阶级束缚性和时代局限性,这就决定了先秦诸家思想具有互补性、可借鉴性,它们之间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并且需要后世学者不断继承与补益。诚然,先秦诸思想流派的“赤子观”并不能代表其哲学思想的全部,但先秦儒家、道家、墨家的“赤子观”作为先秦诸家学派思想的一个重要成分,毋庸置疑是进一步剖析先秦诸子高深哲学思想及其相互对比研究的一个细微层面。
表2 先秦其他思想家“赤子”的运用情况
除儒家、道家、墨家之外,赤子(婴儿、孩提)也为孙武、韩非子和吕不韦等其他先秦思想家们用以说理,他们纷纷从各自的立场、不同的视角审视婴儿(详见表2)。但是儒家、道家、墨家之外的先秦思想流派是否形成了成体系的“赤子观”有待商榷。此外,赤子(婴儿、孩提)也经常出现在先秦之后的著作中,例如:“其民困於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於潢池中耳。”(《汉书·循吏传·龚遂》。)、“故自为赤子而教固已行矣。”(《汉书·贾谊传》。)、“其婴儿无父母亲属,及有子不能养食者,禀给如《律》。”(《后汉书·肃宗孝章帝纪第三》。)、“祖宗数百年之赤子,尽为左衽。”[8]P11580,等等,但先秦之后的学者或思想流派是否形成了“赤子观”还有待进一步考证和探讨。
[1]李零.人往低处走:〈老子〉天下第一[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2]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5]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6]唐凯麟.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
[8]《宋史》(卷三七四).胡铨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