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严厉和深爱成就女儿于丹
2014-05-19赖晨
赖晨
“学术超女”于丹3岁能认字看书,4岁能背诵《论语》、《庄子》等国学经典,8岁饱览中外文学名著。2006年,她的著作《于丹<论语>心得》出版,在国内上市一年销量达600余万册,目前已被译成3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发行。于丹的成就,离不开于廉这位成功的父亲。
严厉父亲造就好学女儿
于廉于1925年生于沈阳,于1948年毕业于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新中国成立后,于廉历任北京市行政干部学校教研室主任、北京市政府办公厅秘书处处长、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主任等职。他还曾长期担任万里(万明礼)同志的秘书。1982年,他任中华书局副总经理;1987年,任新闻出版署特邀顾问。
于廉离开万里秘书这个岗位时,有若干个职位可以选择,但他偏偏选择了在当时被视为“既清水又非衙门”的中华书局,理由是他对国学的热爱和对女儿的疼爱。
于丹于1965年6月28日出生于北京,一出生就赶上“文化大革命”。当时,父母双双被下放到农村,于丹和外婆住在北京一个旧四合院里。外婆是大家闺秀,1920年就上了张之洞办的女子师范学校,学养很深。于丹3岁前,她用卡片教于丹识字、背诗词。所以,于丹3岁时就能看书认字了。
于丹说,那时,父亲给她的印象就是严厉——黑框眼镜,花白的寸头,沉默,很少笑,手里似乎永远捧着一本书。
于廉认为,一个人要有所作为,首先要有学识修养,“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于是,于丹3岁时,于廉便让女儿练字,而且要她学习欧阳询的字,因为只有从间架结构练起,才有可能把字练得标准。于廉认为《论语》、《庄子》可以反映中国人做人的基本态度。于是,于丹4岁时,就被父亲要求读《论语》、《庄子》等国学经典,而且要做到理解、背诵。
于廉还在生活中让女儿学国学。他让女儿接触和亲近仁德君子,以此来熏陶其心灵。他经常带于丹去和一些国学大师交流,让她从小感受大师的学识与修养。一次,父亲问于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数一数,这里有几个是你的老师?”于丹经常数出2.7个、3.4个这些带小数点的人数来。于廉就问她为何带小数点。于丹回答:“因为有的叔叔会大声说话,有的叔叔会随地吐痰。”大人们笑了,表示要“君子慎独”。
于丹8岁的时候就读《红楼梦》、《西游记》、《西沙儿女》,还囫囵吞枣地看《人间喜剧》、《悲惨世界》等大部头中外文学名著。她这么小就整天抱着大部头的书读,邻居感到很惊讶。父亲哈哈一笑,开明地说,只要女儿喜欢读就让她读,慢慢就懂了。
除了读书,父亲也带于丹去读世界。于丹3岁那年,春暖花开时,父亲带她到北海公园,指着枝头的杏花问:“为什么说‘红杏枝头春意闹?你看这花‘闹吗?”于丹说:“不闹啊。”爸爸把她扛起来,让她骑在自己的脖子上,然后围着杏树转着圈儿跑,边跑还边问:“你看花‘闹了吗?”于丹兴奋地说:“‘闹了、‘闹了!”父亲放下女儿说:“你说,为什么这句诗不写‘春意开、‘春意放而写‘春意闹?因为人动起来,它才是‘闹的。”
于丹上小学一年级时,一天她放学回家问父亲:“老师在课文里有一个形容词说‘麦浪,是什么意思?”为了让女儿理解其意,父亲带着她坐上长途汽车,经几次转车终于在郊区找到一片麦田。看着一望无际的麦子随风起伏,父亲对女儿说:“你看,这就叫麦浪。”这些场景让于丹记忆深刻。
深沉父爱成就女儿的辉煌
于廉严厉的外表下隐藏着深沉的父爱。
于丹出生那天,产房外的于廉特别高兴,酷暑天骑上自行车满街转,最终买了一个少女头像。那少女塑像是六边形基座,回到家,他用蝇头小楷在基座的一面记下女儿的出生日。以后,女儿上小学、中学、大学,他都要将时间、地点记载在每一个侧面,将自己深沉、内敛的爱倾注在小小的塑像之上。
于廉希望女儿能“坐拥书城”,他一有时间,就领女儿逛书店,给女儿搜罗各种小人书。他下放到农村的时候,有一段时间,他每星期都寄一箱书给女儿。于丹的妈妈因此曾数落他,说他都买重复了。比如7个版本的《红灯记》每个版本他都买一本,他解释说“这是电影的,那是手绘的;这是程十发画的,他画的要看”。因此,于丹够奢侈,一个四五岁的孩子看书已经可以挑版本了。于廉也因此会和于丹讨论,哪个版本画得最好。
于廉喜爱诗歌,诗歌是家里的一种生活方式。受父亲的影响,于丹对唐诗宋词有浓厚的兴趣。后来在报考研究生时,她希望选择唐诗宋词研究。对女儿这一想法,父亲不认可。他对女儿说:“你学了唐宋,那么,元明清学下来顺流而下,是没有问题的。但是,魏晋以上你倒推是推不上去的。建议你报‘先秦。”于丹经过认真思考,听从了父亲的建议,报考了“先秦两汉”的文学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于丹发现家里的书架上总有一些变化,取书比较方便的那一格书架上,经常摆放着她最想看的新书。她还发现,这些书跟自己的课程进度基本吻合。比如某段时间她在潜心学习《论语》,在这一格书架上她可以轻易找到各种与《论语》相关的书籍。她明白,父亲是在以这样的方式拓宽她的知识面。
于廉对人说,退居二线后之所以选择去中华书局,是因为他两袖清风,没能给孩子留下什么。女儿是学文的,他在一个最权威的古籍出版社工作,就是想要给女儿留点儿书,因为在那里可以买到折扣最低的最好的书。
父亲沉默、严厉,于丹似乎感受不到他的爱。直到于廉去世后,母亲讲述的一件事才让她理解了父亲隐藏在严厉外表下的温柔。于廉60岁生日时,于丹特意给他买了一盒奶油蛋糕。于廉认为蛋糕是“小孩子吃的东西”,把蛋糕送给了朋友的儿子。但蛋糕刚送出去,于廉就觉得不对劲,“像犯错的孩子一样,在屋里踱来踱去”。他对于丹的母亲说:“我犯错了,那是丫头买给我吃的,我不吃也不能送人啊!”然后,他催着于丹的母亲回想蛋糕盒子的颜色、蛋糕上边所写的字,在于丹下班回家前的一刻钟,他气喘吁吁地拎着一个差不多模样的蛋糕回到了家。
于丹后来才懂了父亲,一个一直钟爱她却被她误读了一生的父亲。于丹说,她生命中的最大遗憾,就是父亲没来得及看见她和先生季达峰的孩子。于廉在世时与女儿一起上街,他总是颤巍巍地拄着拐杖去逗别人的孩子。于丹说:“我总觉得很烦,老拉着他快走,我说你别去打搅人家,他就张着嘴乐呵呵地拉着人家孩子的小手不放。”直到自己有了孩子,于丹才知道父亲心里的感受。“我希望所有女儿,趁着父亲还在的时候,早一天去懂他。”于丹感慨地说。父亲去世后她才明白,有父亲的女儿多么幸福。“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于丹说,这是《论语》中的一句话,也是她想和大家分享的一句话。
2001年,于廉去世,享年76岁。悲痛中的于丹曾引《论语》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意思是要继承于廉宣传国学的遗志。
《论语》、《庄子》是于廉的最爱。在《论语》和《庄子》理论的研究上,于廉把中国的传统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加以对照比较研究,于丹希望把这些哲学见解和当代生活价值、生活方式加以比较。于是,她开始在《百家讲坛》、《文化视点》等栏目普及、传播国学。2006年,她的著作《于丹<论语>心得》出版;2007年,《于丹<庄子>心得》出版。她试图用一种通俗的、为观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大家讲解她在相关方面的研究心得,意在让国人重视国学,激活大家对国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