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床头护嘱在外科病房护士层级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2014-05-18王晶茹王新平李玉凤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2期
关键词:床头合格率层级

林 英 王晶茹 王 晴 王新平 李玉凤

(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胸外科,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床头护嘱在外科病房护士层级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林 英 王晶茹 王 晴 王新平 李玉凤

(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胸外科,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目的探讨床头护嘱在外科病房护士层级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选取神经二外科、骨外二科、普外二科作为实验组,选取神经外一科、骨外一科、普外一科作为对照组。实施床头护嘱管理前比较两组护士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基础护理合格率、专科护理合格率、健康教育知晓率。实施后再次对两组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床头护嘱管理前的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基础护理合格率、专科护理合格率、健康教育知晓率无明显差异(P>0.05,表1),实施床头护嘱管理后两组基础护理合格率无明显差异(P>0.05,表2),两组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专科护理合格率、健康教育知晓率有明显差异(P<0.01,表2),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床头护嘱管理在外科病房护士层级管理中必不可少,与现行的护理工作模式相适应,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护士、患者的满意度。

床头护嘱;护士层级管理;护理工作模式;满意度

护士分层级管理是根据护理人员的不同能级,设立不同层级护理岗位给予不同的工作权限和待遇,履行不同的岗位职责,满足不同患者、不同疾病及病情的需要,确保护理质量[1]。优质护理病房实行的是护士长-责护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层级管理模式,医院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小组护士间没有合理授权与有效沟通,从而影响护理质量和效果;各级护士间缺少信息传递和质量控制的载体,从而影响管理效率。床头护嘱是对护嘱的进一步优化,由责护组长下达的促进患者恢复健康的护理行为,各层级护士和患者、家属共同执行,是记录和描述护士为帮助患者达到预期目标所要实施的具体护理工作项目。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在三个优质护理外科病房护士层级管理中采用床头护嘱管理模式。现将床头护嘱在优质护理外科病房护士层级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选择外科的六个病区神经外一科、骨外一科、普外一科神经外二、骨外二科、普外二科,床护比均达到1∶(0.45~0.50),均已开展优质护理工作三年,护士长平均年龄41岁,硕士研究生1人,本科学历5人,护士平均年龄34岁,69%为本科学历,19%为专科学历,12%为中专学历。

1.2 研究方法

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将神经外二科、骨外二科、普外二科确定为实验组,将神经外一科、骨外一科、普外一科确定为对照组,在实验组实行床头护嘱管理模式,实施前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护士、患者满意度,在每个病区随机选取30例手术后患者,通过护理质控获取基础护理合格率、专科护理合格率、健康教育知晓率指标评分结果,6个月后,通过问卷调查再次获取6个病区护士、患者满意度,在每个病区再随机选取30例手术后患者,再次质控评分,然后将数据进行前后对比,评价床头护嘱管理在优质护理外科病房护士层级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质控评分的标准采用我院护理部护理质控标准。护士满意度调查是采用自制问卷,针对6个病区的责护和责护组长进行问卷调查。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并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施床头护嘱管理前的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基础护理合格率、专科护理合格率、健康教育知晓率无明显差异(P>0.05,表1),实施床头护嘱管理后两组基础护理合格率无明显差异(P>0.05,表2),两组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专科护理合格率、健康教育知晓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1,表2),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1 实施床头护嘱管理前两组质控结果比较[n(%)]

表2 实施床头护嘱管理6个月后两组质控结果比较[n(%)]

3 讨 论

3.1 床头护嘱管理应用于外科病房护士层级管理后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外科三个病区将床头护嘱管理应用于护士层级管理后护士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都明显提升,优于未实施床头护嘱管理的三个病区(P<0.01,表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实施床头护嘱管理的病区只有具备本科学历,5年以上工作经验,具有良好沟通能力和评判性思维的责护组长才可以下达床头护嘱,制定专科护理计划;责任护士和助理护士会根据床头护嘱为患者提高符合患者病情的、个性化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患者和家属会在疾病康复的不同阶段可接收多维度的健康教育内容;患者的满意度必然会得到提升。所有医院都很关心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但经常忽略了护士的满意度,只有护士的满意度提升才能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有调查显示[2]76.96%的护士感到工作强度大,89.10%的护士担心工作出差错。分析原因是责任护士年资低,护理工作经验不足,很难对病情复杂的患者做出正确的预判,护士长和责护组长的口头护嘱如不及时,就会导致预见性的护理措施不到位,所以将床头护嘱管理应用于护士层级管理过程中,可以减轻责任护士的压力,为责护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工作环境,护士的满意度也就必然会得到提升。

3.2 床头护嘱管理在外科病房护士层级管理中应用后质控结果分析。护士分层级管理就是根据护士的具体能力对护士队伍的结构进行分层,针对不同层级的护士岗位具体设置工作内容,在原有护士编制的基础上,获得最佳的护理服务质量与稳定护理队伍,分层级管理有利于护理工作的规范和护理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地提高护理工作质量[3]。实验组将床头护嘱管理应用于护士层级管理后专科护理合格率、健康教育知晓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2)。说明床头护嘱能够强化健康教育效果,提高专科护理的质量,这种个性化的护理服务能够被患者接纳。低年资的责任护士对外科术后患者缺乏预判,对潜在的并发症不能及时进行护理干预,因此责护组长在充分评估患者后下达床头护嘱,不仅能提高患者对责任护士的依从性,还能成为护士长客观评价各级护理人员护理质量的重要依据。将床头护嘱纳入到护士层级管理的过程中来,不仅克服了护理管理的盲目性和主观性,还可以根据床头护嘱单的记录情况对病情危重患者的护理进行督导,对护士进行现场分层培训,有效提高了专科护理质量和健康教育的内涵。护士长、责护组长和责护对床头护嘱实行三级质控,不仅实现了护嘱的前馈、反馈和现场控制[4],而且完成了护士的分层次培训,使护士业务知识、各种操作技能及其他能力不断提高[5]。说明床头护嘱在优质护理外科病房护士层级管理中必不可少,与现行的护理工作模式相适应,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3.3 床头护嘱管理对各层级护士岗位能力的要求

床头护嘱现应用于手术、一级护理和危重患者,要求责护组长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评估和病情预判的能力,在对患者要进行全面评估,综合考虑患者各方面情况的前提下床头护嘱,如:一级护理A;扣背协助有效咳嗽排痰,1次/2小时;要求责任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执行力,按照床头护嘱实施专科护理、基础护理和健康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动态反馈患者的病情变化并观察护理效果,和责护组长讨论并适时修改床头护嘱;要求助理护士全面掌握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及规范,严格按照责护组长下达的基础护理级别实施。小组成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增强了护理工作队伍的凝聚力,保证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整体性和安全性,提高了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6]。我院外科在新的护理工作模式下各级护士通过床头护嘱能够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明确的授权,不仅明确了各级护士的职责,规范了各级护士的护理行为,还增强了护士们的服务意识及责任感[7]。如果护士不能胜任自己的岗位则进行培训后上岗,如仍不胜任则降级使用。

[1] 吴华颖,陶红梅.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成组护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0):259-260.

[2] 刘晓荣.部分军队医院护理人员现状调查分析[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2,9(2):155-156.

[3] 李磊,周宁.以贯彻落实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为契机全面推进护理事业的健康发展[J].当代护理发展,2011,(2):19-20.

[4] 李彦,戴冬梅.护嘱制度在危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2A):58-60.

[5] 徐永丽,葛梅.设立护理组长实施外科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的实践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8,8(6):3.

[6] 徐琪,张佳琦.实施分组包干责任制护理模式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2):63-64.

[7] 胡定兰,叶碧玲.护嘱在ICU层级管理中的应用与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9):281-282.

R192.6

C

1671-8194(2014)22-0370-03

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立项(编号:2011309)

猜你喜欢

床头合格率层级
基于物联网的无线电子纸床头卡系统的建设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床头挂香囊,安神又助眠
2020年畜禽产品兽药残留抽检样品合格率99.49%
2020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达97.8%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瞧,床头有颗星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
提高重症医学科床头抬高合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