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治疗重度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4-05-18胡剑锋曾宪发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2期
关键词:骨性置换术关节炎

胡剑锋 曾宪发

(京东中美医院,河北 廊坊 065201)

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治疗重度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胡剑锋 曾宪发

(京东中美医院,河北 廊坊 065201)

目的分析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治疗重度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86例重度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采取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对照组采取关节清扫术,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优良率为97.7%,对照组优良率为65.1%,两组间对比(P<0.01)。治疗组出现1例切口局部脂肪液化,经换药治疗好转。对照组出现2例切口局部脂肪液化,经对症处理好转。结论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治疗重度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可作为治疗重度骨性关节炎的理想方法。

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重度;骨性关节炎

骨性关节炎是慢性关节病,主要表现为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骨性关节炎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直畸形和功能障碍,重度骨性关节炎,有着较高的致残率,对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是重度骨性关节炎有效的治疗方法[1],取得让人满意效果。为了进一步探讨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重度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笔者以86例重度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及关节清扫术,分析其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86例重度骨性关节炎患者,经诊断,与重度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相符;男42例,女44例;年龄56~74岁,平均年龄(65.8±8.4)岁;65例单膝关节置换,21例双膝关节置换;术前HSS评分为(42.5±1.8)分;35例伴膝关节内翻畸形,5例膝外翻,46例未出现畸形;患者日常生活中行走困难;按照数字随机表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况、合并症等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可参与研究进行对比(P>0.05)。

1.2 纳入标准[2]

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重度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无局部或全身活动性感染;无认知功能/精神功能障碍患者;无手术禁忌证患者;对于此次研究患者均知情并同意参加。

1.3 方法

对照组采取关节清扫术治疗。患者于关节镜下进行关节清扫,术后给予相应引流管,给予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治疗组采取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患者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于膝前正中纵切口作15 cm切口,切口关节囊,使髌骨向外翻转,并作90°屈膝,使膝关节显露。将关节内炎性组织、骨赘、半月等测彻底清除干净,并及时将较小角度的内翻进行纠正,松解鹅足腱和内侧副韧带附着点纠正较大角度的内翻,在纠正屈曲挛缩畸形患者需松解后关节囊,清除游离体和骨赘。术者采用髓内定位法将股骨前侧和远端进行截骨,约8 cm截骨厚度,保持外翻角度在5°~7°,外旋3°,将模具进行调整,并对股骨后斜、远端和前斜和前侧进行截骨。采用髓外定位法对胫骨近端进行截骨,并根膝关节屈伸受限程度对切骨厚度进行调整。根据调试情况,使下肢力线恢复正常,维持软组织平衡,稳定屈伸和内外翻。在置换髌骨时,需根据膝关节位置、大小、厚度。将相应大小的假体植入,并采用骨水泥进行固定,使膝关节复位,对膝关节屈伸运动进行检查,若情况无误,将切口封闭,并在切口置入相应的负压引流管。术后给予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

1.4 评价标准[3]

按照HSS评分标准,满分100分。关节活动范围18分,疼痛30分,肌力为10分,功能20分,不稳定10分;屈曲畸形12分;优:总分≥85分;良:70~84分;可:60~69分;差:<60分。

1.5 统计学分析

在此次研究中将所得出来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可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以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治疗组优良率为97.7%,对照组优良率为65.1%,两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例)

2.2 不良反应:治疗组出现1例切口局部脂肪液化,经换药治疗好转。对照组出现2例切口局部脂肪液化,经对症处理好转。

3 讨 论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关节软骨慢性关节炎病,主要特征为关节软骨的破坏、变性及骨质增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长,属于老年人常见关节病[4]。通过关节镜手术及抗炎性药物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但对于重度骨性关节炎患者无法有效治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日趋成熟,假体的完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术后假体生存率,提高了人工全膝关节的使用率。在采用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时,必须要保证患者膝关节疼痛、畸形,并呈进行性障碍疼痛,经保守治疗后未取得效果。在治疗重度骨性关节炎时主要目的需要改善关节功能。在手术前,必须要详细检查患者身体状况,排除由于其他因素引起的膝关节,对下肢力线和膝内翻角度进行测量[5],并要测量内旋角度,为手术矫形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在手术完成后必须要预防术后并发症,患者术后易发生切口感染,松动、脱位、神经血管损伤。在本组研究中,治疗组采取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出现1例切口局部脂肪液化,经换药治疗好转,主要是由于患者未采用合理抗生素治疗,导致局部脂肪液化,经对症处理好转。术后为了避免感染,必须要合理应用抗生素,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等。而在术后,患者有高达60%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因此在术后必须要抬高下肢,并加压包扎,及时进行主动和被动功能锻炼,采用抗凝药物,预防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在本组研究中,未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可能是病例数较少,而且在术后也加强了功能锻炼。在术后功能康复锻炼中,需正常摆动步态,在出院后屈膝需达到90°,以此更好的满足膝关节功能。在此次研究中,治疗组优良率为97.7%,对照组优良率为65.1%,两组间对比(P<0.01)。治疗组出现1例切口局部脂肪液化,经换药治疗好转。对照组出现2例切口局部脂肪液化,经对症处理好转。可见采用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在治疗重度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恢复关节功能。而在术前也需要纠正患者贫血、低蛋白等症状,加强自身免疫力。

综上所述,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治疗重度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关节功能,可作为治疗重度骨性关节炎的理想方法。

[1] 李澎,李学良,吕萍.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治疗骨性关节炎59例[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3(4):747-751.

[2] 石新成,孙英杰.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0例[J].中外医疗,2012,17(18):70.

[3] 俞胜宝.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重度骨关节炎15例[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0):1538-1541.

[4] 杜绍良,张锡光,陆景华,等.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膝重度骨性关节炎8例近期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9):601-603.

[5] 闰子贵,马纯青,韩勇,等.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治疗重度骨性关节炎疗效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9):3-4.

R687.3

B

1671-8194(2014)22-0232-02

猜你喜欢

骨性置换术关节炎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骨性Ⅰ类女性下切牙先天缺失者颏部形态的三维研究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PRP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肩盂骨性Bankart损伤骨缺损测量研究进展
关节镜下治疗肘关节骨性关节炎伴僵硬短期疗效观察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寒痹方对佐剂型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