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IS监测与镇静-躁动评分在预防ICU患者非计划性气管拔管中的应用研究

2014-05-18李发俊明异群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2期
关键词:计划性躁动插管

李发俊 明异群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SICU,江苏 昆山 215300)

BIS监测与镇静-躁动评分在预防ICU患者非计划性气管拔管中的应用研究

李发俊 明异群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SICU,江苏 昆山 215300)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在预防ICU患者非计划性气管拔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23例神志清醒的气管插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62例与对照组61例,实验组采用BIS监测对照组采用镇静-躁动评分(SAS评分)进行镇静管理,对2组患者气管插管期间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BIS监测比SAS镇静评分法更适合于气管插管患者的镇静管理。

非计划性气管拔管;BIS监测;SAS镇静-躁动评分

非计划性拔除气管插管(UEX)是指未经医护人员同意的情况下自行拔除气管插管,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等。非计划性拔除气管插管可延长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及住院天数[1]。导管的意外拔除已经成为ICU种常见问题,如何预防意外拔管一直以来是ICU

护理工作中的难点。各种研究表明镇静不当是ICU患者意外拔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我科自2011年1月至

2014年1月对有气管插管清醒患者进行镇静治疗管理,采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与镇静-躁动评分的方法,有效降低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ICU收治的123例神志清醒的气管插管患者,主要病种为胸腹部大手术不能拔管的,多发伤的患者,均排除入ICU前存在意识障碍,神经系统疾病等。以随机数字法将123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2例和对照组61例,研究组中男43例,女20例,平均年龄(53±20)岁,APACHEII评分平均为(25.20±2.11)分;对照组中男40例,女21例,平均年龄(55±21)岁,APACHEII评分平均为(25.3±2.20)分。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组别 例数 年龄(岁) 体质量(kg) APACHEII BIS组 62 53±20 58.35±14.82 5.20±2.10 SAS组 61 55±21 57.41±12.36 5.3±2.20

1.2 研究方法:两组患者分别以持续BIS监测和SAS作为评估镇静程度标准。均遵医嘱给予芬太尼镇痛,丙泊酚和咪唑安定联合镇静并达到负荷剂量。SAS组每隔1~2 h进行呼唤实验及镇静躁动评分,使SAS组目标为3~4级镇静并记录。躁动评分分为7个等级描述患者行为,7分为危险躁动:拉拽气管内插管,试图拔除各种导管,翻越床栏,攻击医务人员,在床上辗转挣扎;6分为非常躁动:需要保护束搏并反复语言提示劝阻,咬气管插管;5分为躁动:焦虑或身体躁动,经语言提示劝阻安静;4分为安静合作:安静容易嗜睡,服从指令;3分为镇静:嗜睡,语言刺激或轻轻摇动可唤醒并能服从简单指令,但又迅即入睡;2分为非常镇静:对驱体刺激有反应,不能交流及服从指令,有自主运动;1分为不能唤醒:对恶性刺激无或仅有轻微反应,不能交流及服从指令[2];BIS组使用美国太空公司生产的BIS模块和电极,按标准操作清洁额部皮肤后将BIS监测的4个电极,分别放置于前额中心、鼻上(两内眦连线)5 cm、太阳穴区(眼角和发线之间)、一侧眉弓平行上部,电极放置好后先按紧电极边缘,然后在每个电极中间紧压5 s,确保电极与皮肤紧密接触;连接电极传感器与BIS电缆模块后,打开监护仪上BIS窗口进行监测,观察患者意识,动态监测BIS变化,使BIS目标位61~80,调整报警参数。

1.3 数据处理。所有数据利用SPSS 13.0进行统计。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见表2。

表2 2组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拔管率的比较

3 讨 论

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最早用于手术中麻醉监测,是将脑电图的功率和频率经双频分析出的混合信息通过监护仪模块拟合成一个最佳数字,用0~100分度表示,100代表正常的皮质电活动(即清醒状态),0代表完全无脑电活动状态,数字减少时表示大脑皮层抑制加深。BIS综和了脑电图中频率、功率、位相及谐波等特性,包含了更多的原始脑电图信息,能迅速反应大脑皮层功能状况,将脑电图数量化,可以使医护人员更客观地坪价患者的镇静深度,控制镇静药物剂量,避免镇静不足或过度。张川等的研究认为,BIS能同步客观的监测机械通气患者镇静的深度,在BIS值处于(69,79)之间时,大多数患者处于镇静休息状态,服从指令,呼之睁眼,镇静适度[3]。

有研究显示,ICU的UEX发生率高达22.5%,其中91.7%属于自行拔管,而83%属于意外[4]。让患者处于一个适度的镇静状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提高依从性,准确评估患者镇静深度是关键。目前临床上常见的镇静评估方法有Ramsay评分、镇静-躁动评分(SAS),警觉镇静观察评分(OAA/S)、运动活力评分(MAAS)等,这些主观评分系统通过唤醒、拍肩等外界刺激来评估患者的镇静状态,但其本身亦对患者是一种不良刺激,不利患者恢复,也不能连续监测,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且不同观察者之间存在主观差异。李孝锦等[5]通过对机械通气患者镇静前后不同时间点BIS值与Ramsay、SAS进行比较发现,随着镇静深度加深,BIS和SAS均明显降低,Ramsay评分逐渐升高,各时间点BIS与Ramsay、SAS的相关性良好。本次研究结果显示BIS能够更好指导镇静,预防非计划拔管。

BIS组中有2例拔管是由于镇静剂暂停使用,护士行床上擦浴时不慎拔出,当班护士紧急实施非计划拔管应急预案,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后果,生命体征平稳,预后良好。再次提醒我们护理工作中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慎独精神,熟练掌握各种应急预案,防止不良后果发生。

使用BIS评分中注意电极的连接情况是否完好,因为电极接触皮肤的完好程度直接影响BIS的监测,发现电极松动应及时更换;还要注意其他参数:肌电干扰、信号指数、比拟度等。当信号质量指数(signal quality index,SQI)大于80%,肌电值(electromyogram,EMG)<40时记录数据,此时信号质量可靠,数据可信度高且在使用时调整合适的报警上下限。

BIS作为评估患者镇静深度的一项客观、准确、无创的监测指标,大大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为护理工作预防非计划拔管提供了更可靠地依据。

[1] 桂文芳.ICU患者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19):3322.

[2] Jacobi J,Fraser GL,Coursin DB,et al.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Sustained Use of Sedatives and Analgesics in the Critical III Adult[J].Crit Care Med,2002,30(1):119-141.

[3] 张川,李孝锦,李晓玉,等.BIS监测在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深度评价中的价值[J].2008,23(1):41-42.

[4] Shu-Hui Y,Li-Na L,Tien-Hui H. Implication of nursing care in the occurrence and consequences of unplanned extubation in adult intensive Car Units[J].Int J Nurs Stud.2004,41(3):255-261.

[5] 李孝锦,康焰,张川.脑电双频指数监测 对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深度评估的研究[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9,21(6):361-363.

R473

B

1671-8194(2014)22-0198-02

猜你喜欢

计划性躁动插管
外科引流管非计划性拔管预防工具应用的研究现状
非计划性拔管护理不良事件成因分析及管理对策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计划性护理干预结合放松疗法对焦虑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分析
道路躁动
急诊内科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时机与方法分析
两种气管插管方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抢救中的比较
安徽农化:在变革与躁动中坚守前行
躁动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