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肝功能检验结果分析

2014-05-18刘秀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2期
关键词:卫生院肝炎肝功能

刘秀英

(无棣县水湾中心卫生院,山东 无棣 251902)

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肝功能检验结果分析

刘秀英

(无棣县水湾中心卫生院,山东 无棣 251902)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卫生院治疗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康复率,本文就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肝功能检验结果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卫生院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肝炎肝功能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卫生院接受体检的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和统计两组在清蛋白、血清胆碱酯酶活性以及血清胆固醇等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清蛋白、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或血清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随着患者child-pugh分级的不断升高,肝功能指标检验结果逐渐降低。结论肝功能检验对分析肝组织的受损程度,判断肝炎肝硬化病情的严重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肝炎肝硬化;肝功能检验;临床价值

肝炎肝硬化主要由慢性乙型、丙型、丁型病毒性肝炎发展而成,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1]。属于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疾病之一。针对这种情况,笔者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对我卫生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3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在我卫生院传染科接受肝炎肝硬化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课题的调查对象(观察组)。患者在接受诊断期间,均出现了肝区疼痛、腹胀、四肢无力、食欲缺乏等临床表现[2]。观察组的30例患者当中,共有男18例、女12例;年龄21~76岁,平均年龄为(43.5±4.5)岁;患者的病程在2~6年,平均病程为(3.5±1.3)年。child-pugh分级:A级7例、B级13例、C级10例。随机选择同期在我卫生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30例作为本次研究课题的对照组,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在22~75岁,平均年龄为(45.2±3.6)岁。据统计,两组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针对观察组的3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均在清晨时,采集静脉血3 mL。采用我卫生院从美国贝克曼公司设计生产的贝克曼LX20全自生化分析仪对所采集的静脉血进行分离,在血清分离出后,采用速率法对患者血清的胆碱酯酶进行测定;采用溴甲酚绿法对患者血清清蛋白进行测定[3]。本次研究活动中均采用由日本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购入的白蛋白测定试剂盒、血清胆固醇测定试剂盒及总胆汁酸测定试剂盒-TBA。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肝功能检验结果进行观察和统计。同时,对不同分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进行观察和统计。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活动所得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肝功能检验结果对比

据统计,观察组患者在血清胆碱酯酶、清蛋白、血清胆固醇等指标的检验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总胆汁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肝功能检验结果对比

2.2 不同分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指标

据统计,B组患者在血清胆碱酯酶、清蛋白以及血清胆固醇检验结果明显低于A组,差异显著(P<0.05);C组患者在血清胆碱酯酶、清蛋白以及血清胆固醇检验结果明显低于B组,差异显著(P<0.05)。而三组患者中,C组总胆汁酸水平明显高于A组和B组,差异显著(P<0.05)。随着患者Child-pugh分级的不断升高,肝功能指标检验结果逐渐降低。见表2。

表2 不同分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指标

3 讨 论

肝硬化主要是经过慢性肝炎演变而来的[4],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引起肝脏损害,是各种肝损伤共同的终末阶段[5],肝细胞变性及肝细胞坏死是肝炎肝硬化的显著性特点。据相关的调查资料显示,引发肝炎肝硬化的因素较多,主要是由于病毒性肝炎所导致的,肝硬化病理特点为广泛的肝细胞变性坏死、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和结缔组织弥漫性增生等[6]。

结合本次研究课题所得的数据,笔者认为: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所含有的血清胆固醇远远低于健康人群。不同分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血清胆固醇检验结果之间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P<0.05)。从中,我们不难发现,血清胆固醇作为肝功能检验中的主要指标,血清胆固醇含量的变化和波动情况直接反映着人体肝功能的变化情况[7]。同时,从本次研究课题所得的相关数据,笔者还发现,血清胆固醇及总胆汁酸水平及白蛋白与肝脏实质损伤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8],能够直观的反应出患者肝硬化的发展和严重程度。在针对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期间,主治医师一定要结合患者自身的病情、既往疾病、治疗情况以及临床诊断中各项检查指标的结果进行考量,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综合治疗方案。同时,如果肝炎患者在接受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如果已经出现了肝硬化症状,医务人员一定要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力度,避免患者因治疗不及时发展成为原发性肝癌。建议患者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过程中,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争取在最大程度上将肝癌的发生率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1] 徐传森,陈营.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检验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24(25):100-101.

[2] 顾敏.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检验结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18):28-29.

[3] 刘少婷,李晓瑚.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检验结果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2(4):983-984.

[4] 马鸿娟.12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检验结果临床分析与研究[J].吉林医药,2013,34(12):2219.

[5] 徐捷,黄炳新.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检验结果分析[J].现代医学,2009,37(6):437-439.

[6] 冯岩梅,陈铭,李娟,等.肝炎肝硬化患者降钙素原与肝功能的关系[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0,24(6):468-469.

[7] 高祖送.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检测结果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 2013,29(15):2340-2341.

[8] 方程,李波,魏永刚,等.慢性肝炎肝硬化病肝物理学指标与肝功能的关系[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8,14(8):519-521.

R657.3+<1 文献标识码:B class="emphasis_bold">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22-0173-021 文献标识码:B

1671-8194(2014)22-0173-02

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22-0173-02

猜你喜欢

卫生院肝炎肝功能
《世界肝炎日》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卫生院切莫孤军作战
警惕卫生院拖医改“后腿”
B[a]P和DDT亚急性联合暴露对小鼠肝功能酶ALT、AST和γ-GT的影响及作用形式
卫生院重新吃上“大锅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