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水:洗尽铅华韵犹长
2014-05-17ArticlePictures张璟璟
文 Article / 图 Pictures_张璟璟
图.济水之源北海池
济水开源、源远流长,古韵悠悠、绵延万年。位于豫西北的历史文化名城济源市,因济水发源地得名,既是旖旎的山水画,也是厚重的文化史。走进济源,沉醉壮美山水和人文景观的同时,游济水源,观济渎庙,亦是绝佳的选择。
济水是一条古老的自然水系,起始年代无可考证,最早见于记载大禹治水功绩的《尚书·禹贡》:济水东流,入于黄河。古时济水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四渎”。“渎”,中国古语意为独流入海、绵延不绝。《尔雅·释水》有云:“江河淮济为四渎。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
济水的源头在王屋山,东穿太行,伏地穿行百余里,至济源城北喷涌而出,顺流南行后曲折东去,终至渤海,全长1800华里,途经的济南、济阳、济宁等地名均缘于济水。“远朝沧海殊无得,横贯黄河自不浑”,“四渎”中唯有济水独清,秉性高洁。历代文人墨客对济水赋予了高尚的文化品格赞誉:大诗人白居易曾临水而赋:“自今称一字,高洁与谁求;惟独是清济,万古同悠悠。”苏东坡《黄河》诗云:“浊流若解污清济,惊浪应须动太行。”
济源市区向北约1公里,坐落着有“天下第一水神庙”之称的济渎庙。隋开皇二年(582年),隋文帝在济源建济渎庙,成为隋唐及后来历代祭祀济水之所。济渎庙在我国现存的四渎水神庙中,建筑规模最大,殿堂林立、群落交错,庙院南北长510米,主院坐落215米,占地130亩,至今济渎庙仍是四渎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历史文化遗产。
祭祀水神是古代自然崇拜的形式之一,也是中国几千年农耕文明的精神产物。记载济水早期祭祀活动的史料有《礼记》《史记》等。秦始皇称帝以后,在泰山封禅,重新颁布天下名山大川的序次和祭祀规格,济水名列四渎之首。隋唐及以后济水祭祀和加封规模日渐提高,先后被封为清源公、清源忠护王、清源善济王和北渎大济之神。在历代帝王推崇下,济水知名度日隆。
因水得名,因水而兴。济水的发源与泽被,造就了济源这片秀美富饶的土地。早在1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后期,人类就在此繁衍生息。夏朝时期曾于此建都,名“原”。战国时期,韩国也曾将都城建于济源城南。两汉及以后,济源以富庶闻名,并成为南下洛阳、西去长安的要冲,历来为名流集汇之地。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黄庭坚等众多文人墨客,均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韩愈送好友李愿隐居,写下千古名篇《送李愿归盘谷序》;唐玉阳公主修建沁园,词牌“沁园春”由此而来;药王孙思邈晚年在王屋山悬壶济世并终老于此;著名画家荆浩久居济源,开创中国北方山水画派先河……
“当年传禹迹,平治自天心。沦浚循遗址,源济尚可寻。”历经数千年沧桑变化,如今的济水早已失去了昔日的辉煌。雨量减少,泥沙淤积,以及地下水位下降和黄河改道等原因,济水逐渐衰微。在济源境内,济水源头还在,但水量已经很小,数十公里的河道,经多年淤积只剩几米宽。黄河以南的古济水,大部分河道已经隐没。现今出版的水系图上,济水的身影已难以寻觅,济水故道和有关济水的遗迹,只能通过《中国历史地图册》或古济水流域的地方志查找。
济水魂魄今依在,铅华已逝韵犹长。尽管济水已逐渐淡出世人的视野,但济水之“高”“洁”“清”及泽惠万物之“德”,依然广为流传,并融入六十八万济源人民的精神世界。今天的济水之源,已成为秀气、灵气、大气的新兴工业旅游城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阔步前行,用别样的方式,续写着千古济水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