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藜一号根蒿两用育苗基质筛选初探
2014-05-16熊芳利陈禅友曾长立
熊芳利 ,周 勇 ,陈禅友 ,曾长立 *
(1.江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 2.湖北省豆类(蔬菜)植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56;3.武汉荷香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100)
藜蒿,学名蒌蒿(Artemisia selengensis Turcz。),别名也叫水蒿、芦蒿、香艾蒿等,是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1]。藜蒿主要食用器官为地上嫩茎和地下匍匐茎,在生长季节不易发生病虫害,是一种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味道清香而脆嫩,深受人们的喜欢。藜蒿主要采取扦插繁殖,多次采收。
目前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的需要,湖北省的藜蒿种植面积越来越大。武汉市蔡甸区是华中地区越冬蔬菜优势产区之一,而藜蒿作为蔡甸两大特色水生蔬菜之一,三大主导蔬菜之一,使蔡甸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蔡甸区的侏儒街,全街耕地面积5700 hm2,藜蒿种植面积就达到80%以上,且每 667 m2总产值可达10000 元[2-3]。
藜蒿作为有远大发展前景的蔬菜之一,但迄今为止,藜蒿产业还是采用传统方式种植。传统农业常使用化肥生产设施蔬菜,但化肥特别是氮肥施用量过大,会导致土壤发生盐渍化,土传病虫害严重,不利于环境保护,改良土壤困难,影响蔬菜的正常生产[4]。在传统栽培方式上,藜蒿风味品质下降,水肥浪费,且底下匍匐茎难以采收(或无法获得完好的匍匐茎),无法获得高产。而基质栽培不仅可以减少土传染病的发生,还可以节约成本,固定作物根系,提供植株养分、保持肥水等功能[5]。针对这一实际,本研究采用单行格子设计方法,选用土壤、草炭、珍珠岩、鸡粪育苗基质,来研究香藜一号根蒿两用不同育苗基质比例对藜蒿生长发育的影响,从而筛选出最佳方案,为推动藜蒿产业化发展提供保障。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品种及实验设计方法 试验在蔡甸区武汉荷香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藜蒿基地进行,供试品种为香藜一号。选择均匀一致的香藜一号扦插苗,2013年10月23日在加有有机基质的塑料盆中进行扦插。扦插前10 d,用水浇透基质。每个盆中加入的基质体积均为10 m3。
1.1.2 基质的选择与配比 选用育苗基质种类为土壤、草炭、珍珠岩、鸡粪,经过腐熟后待用。本实验中10种不同基质的配比见表1。每个处理重复3次。
1.2 测定的指标及测定方法
在植株5~6片叶时测定壮苗指数、成苗率、茎粗、株高、叶数以及匍匐茎的干重、鲜重、长度、茎粗。其中数据处理由DPS软件完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育苗基质配比对香藜一号幼苗的影响
由表2可知,10种育苗基质配比对香藜一号幼苗的影响存在不同。对壮苗指数而言,处理3的最大,为0.191;处理7最小,为0.035。通过显著性分析可知,处理3与其他处理差异都十分显著,且其他处理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对成苗率的影响上,处理1和2成苗率为100.00%,最大;处理7最小,为92.10%。各处理间差异,除处理1和处理2、3、5、6、8、10之间、处理3和5、6、8、9、10之间以及处理4和7、9之间不显著,其余均显著。
表1 香藜一号育苗基质配方方案Tab.1 Prescription scheme of substrate of fragrant artemisia one
表2 不同育苗基质配比对香藜一号幼苗壮苗指数、成苗率的影响Tab.2 Influence of mixture ratio of substrate on seedling index and seedling establishment rate
结合4种基质的不同混料配比,不难发现,处理4、7、9鸡粪含量都在40%以上,壮苗指数和成苗率都比较小,处理4和7更能突出说明;而其他处理,将鸡粪含量降低到20%,壮苗指数和成苗率反而提高。这说明,在促进香藜一号成苗生长上,鸡粪的体积比为20%左右时效果最好。鸡粪虽富含氮素营养,肥效高,不仅能促进植株的生长,而且能有效改善土壤,但含量过高不仅会减弱与其他基质的团聚,降低混合基质的复合作用,而且会产生高浓度气体,而使植株灼伤,影响生长发育。
因此,4种基质混合处理,鸡粪的体积含量为20%时,能促进香藜一号壮苗,提高成苗率,其中以4种基质配比为1∶2∶5∶2时作用效果最佳。
2.2 不同育苗基质配比对香藜一号幼苗长势的影响
通过对香藜一号幼苗茎粗、株高以及叶数3种指标的测定,进行方差显著性分析,结果见表3。香藜一号幼苗茎粗介于2.59~3.86 mm之间,以处理3最粗,处理2其次,处理4最细;经方差分析,处理3和处理4之间差异极显著,处理1和处理4、7之间、处理2和处理4、7之间、处理3和处理4、7、8之间、处理4和处理6之间、处理7和处理10差异显著,其余都不显著。在株高影响上,也有类似于对于茎粗影响的规律。香藜一号幼苗叶数以处理1最多,处理4最少,各处理间除处理4和其他9个处理间差异显著,其余处理间均不显著。
表3 不同育苗基质配比对香藜一号幼苗长势的影响Tab.3 Influence of mixture ratio of substrate on seedling growth of fragrant artemisia one
图1 不同育苗基质配比对香藜一号幼苗匍匐茎生长的影响Fig.1 Influence of mixture ratio of substrate on stolons growth of fragrant artemisia one
综上,4种基质混合处理对香藜一号幼苗的茎粗、株高、叶数影响极大:处理3幼苗茎粗最粗,株最高,叶数居于第3位,即处理3幼苗长势最好。处理4幼苗茎粗最细,株最矮,叶数最少,幼苗长势最差。
2.3 不同育苗基质配比对香藜一号幼苗匍匐茎生长的影响
通过对香藜一号幼苗匍匐茎平均干重、鲜重、茎长、茎粗4项指标测定结果(图1所示)可见,匍匐茎4项指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各处理间差异比较明显。在基质育苗中,综合匍匐茎平均干重、鲜重、茎长、茎粗比较,不难发现处理3(田园土∶草炭∶珍珠岩∶鸡粪体积比为1∶2∶5∶2)和处理5(田园土∶草炭∶珍珠岩:鸡粪体积比为3∶4∶1∶2)匍匐茎长势最好,且根系发达,而其他处理明显较低,这主要由于珍珠岩透气性好,含水量适中,容重小,使植株根系生长环境疏松,从而根系生长健壮[6]。当然这也离不开混合基质的复合作用。因此合理的有机基质配比,且4种基质中适宜的珍珠岩含量,可以大大促进匍匐茎的生长发育。
3 讨论
基质的筛选是研制合理基质配方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作物能否正常生长。不同基质的用量会对作物的生长发育产生显著的影响。基质的作用不仅能固定作物根系,同时还能提供植株养分、保持水肥等[7]。
从以上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基质种类对香藜一号的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有显著差异。通过对各项指标的综合分析对比,香藜一号幼苗生长发育最好的为基质处理3(田园土∶草炭∶珍珠岩∶鸡粪体积比为1∶2∶5∶2)。处理3幼苗素质、幼苗长势、匍匐茎长势各项指标都处于中上位置。原因是混合基质可以使单一基质理化性状间的优缺点互补,如珍珠岩透气性好,为根系生长提供疏松的环境,但其化学性质稳定,无法给植物提供营养;草炭保水保肥性好,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被世界各国普遍认为是最好的基质之一;鸡粪营养高,富含N、P、K植物必需的养分,但透气性不好。混合基质有团聚作用和成粒作用,不同基质材料间形成较大的空隙,保持混合物的疏松、稳定混合物的容重,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促进植株对水肥的吸附[7-11]。
因此,合理的基质配比,有利于提高壮苗指数和成苗率,增加株高茎粗、叶数,促进藜蒿匍匐茎和匍匐根的生长,且容易采收。即试验范围内以基质处理3(田园土∶草炭∶珍珠岩∶鸡粪体积比为1∶2∶5∶2)为最佳配方。
(References)
[1]杨庆炎.特种蔬菜栽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熊桂云,刘冬碧,胡时友.等.藜蒿肥料用量与施肥效益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03(4):81-82.
[3]李汉霞,汪淑芬,王孝琴.等.武汉蔡甸区蒌蒿(藜蒿)高产高效栽培[J].中国蔬菜,2009(9):39-41.
[4]林春华,曹毅,黄亮华.等.南方设施蔬菜基质栽培配套技术研究[M]//周光召.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5]赵青松.黄瓜穴盘育苗基质配方及环境调控技术研究[D].镇江:江苏大学,2010:15-17.
[6]江胜德.现代园艺栽培介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62-65.
[7]寿伟松.黄瓜基质无土栽培技术的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6:15-17.
[8]陈振德,黄俊杰,蔡葵.等.几种常见的育苗基质主要性状的研究[J].土壤,1997(2):107-108.
[9]DE BOOTDT M,VERDONCK O.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substrates in horticulture[J].ISHS Acta Horticulturae,1972,26:37-44.
[10]崔秀敏,王秀峰.蔬菜育苗基质及其研究进展[J].天津农业科学,2001 ,7(1):37-42.
[11]田吉林,汪寅虎.设施无土栽培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与展望[J].上海农业学报,2000,16(4):8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