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元复习中“协进课堂”模式下整合效应的彰显

2014-05-15陆晓飞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4年4期
关键词:宋元史实脉络

陆晓飞

近年来,江苏如东实验中学为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的要求,大力推行课堂教学改革,初步探索出一套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模式———“协进课堂”。该模式分为前置学习、协进学习、提升学习三个板块。而处在初中“小学科”这一尴尬地位的历史学科如何将自己的学科特点融入到“协进课堂”模式中并达到高效,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下面我就以初一历史期末复习宋元专题为例谈谈我的想法。

一、前置学习整合学习目标

宋元时期对于初一学生的认知能力来说,历史时间空间跨度较大、教学内容多且较复杂,极容易混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首先让学生明确复习目标和范围。即展示课标要求: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知道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说明民族关系的发展。在课标要求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合理把握复习的重点、难点,科学设计前置学习的复习题(以填空题为准),让学生先做到夯实基础知识,并能及时地查漏补缺并巩固记忆。

明确学习目标这一环节看似仅仅体现在“协进课堂”模式前置学习板块之内,实际上它却是教师根据课标要求结合学情的优化和整合,是融汇贯穿在整节复习课中的。

二、协进学习整合线索脉络

在学生对本单元复习目标明确后,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出的若干主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宋元时期的基本知识点,梳理宋元时期的历史线索和脉络。如:宋朝有哪些少数民族政权与之对立存在?他们与两宋之间的关系如何?你们知道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吗?宋朝在与少数民族的战争中少有胜绩,但它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水平却领先世界。你能举例说明吗?在这个板块中,可以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先巩固记忆再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以学生为主体达到生教生、生帮生的目的。在学生对这一单元的基本知识点比较熟悉的基础上,教师再对本单元的线索脉络进行归纳概括,即两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也可让学生从其它角度找出宋元时期的历史脉络,这样既符合学生的历史认知水平,也成功规避了复习课上教师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从而通过学生的“口”整合了历史的线索脉络。

三、提升学习整合阶段的特征

通过前面两个环节的复习,学生已对宋元时期的线索脉络、知识框架有了清晰的认知。接下来,教师可利用导学案上的有一定难度且较综合的复习题,让学生能够及时巩固提高,做到知识点的迁移和提升。如通过让学生分组讨论“请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三方面分析宋元时期的时代特点并列举史实说明。”让学生对宋元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并根据基本史实归纳概括、整合出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即由分裂割据到局部统一到大一统的过程。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有侧重点地点评,让学生及时查漏补缺。

在初一历史的复习课上,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具体的学情、班情,明确复习目标和范围、突出复习的重点和难点、注重复习方法的指导和协进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科学合理地引导学生做到由易到难、到点到面,由基本史实到历史本质,由横向比较到纵向比较的立体式复习,既要科学整合单元复习的教学资源,又要合理体现“协进课堂”模式的实用高效,做到在“协进课堂”模式下彰显单元复习的整合效应。endprint

猜你喜欢

宋元史实脉络
福州吟诵调留存脉络梳理
延安时期的党建“脉络”
再发展期|宋元明清
组织场域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
浙江湖州寺前宋元遗址
《宋元语言词典》释义商兑
“知行并进”与“从做中学”理论脉络的比较
宋元以来桂林回汉饮食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
对八路军留守兵团几则史实的考证
中国工农红军第17军史实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