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首家炮弹复装基地

2014-05-15曲亚东丁帅俊华

军工文化 2014年3期
关键词:弹药炮弹军工

曲亚东+丁帅+俊华

为取得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1948年7月20日,在辽沈战役打响前的一个多月,一个新生命在长白山下的千年敖东古城西南郊诞生。没有鲜花,没有庆典。也许是契合了东北人直率豪爽的性格,只给它起了一个硬梆梆的名字——炮弹复装厂,即今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三○五工厂前身。

66年的沥血拼搏,工厂为解放东北、解放全中国,为抗美援朝、对印反击战、珍宝岛保卫战和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胜利,留下了光荣而不朽的业绩……

口哨声中支前忙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撕毁停战协定,发动了空前规模的全面内战。在严峻的形势面前,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奋勇反击,仅用几个月的时间就扼制住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开始全面反击,东北战场上,国民党军队在东北民主联军的打击下,退缩在几个城市里。根据党中央指示,东北民主联兵要配合进关的解放军对国民党发起全面反攻。当时解放军装备极其简陋,收缴的枪炮、弹药很少能直接使用。日军投降时扔下的枪炮多被损坏,弹药原件、枪、炮零部件扔到山沟、湖泊。为了收集这些枪炮、弹药等武器,一些部队专门派出分队完成这一任务。由于收集的枪炮、弹药数量不断增多,维修、复装任务繁重,各部队相继成立了修械所。最早成立的牡丹江修械所的位置过于偏远,为适应扩大修理火炮、弹药任务和运输需求,部队决定将工厂设在日本人开设的巴尔普纸浆厂。此处依山傍水,场地开阔,交通便利,厂房、库区修补即可利用。经军工部同意,在巴尔普纸浆厂址改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弹复装厂”就定了下来。

艰难总在初创时。148名拓荒者面对的是一片废墟,诺大的生产区里只有一栋工房可以勉强使用,家属区没有几间整房,70多名单身军工挤在一处四下透风的房子里,晚上把头扎进铺盖就是宿舍,白天卷起铺盖就是工房。

创业者的生活异常艰苦,他们却以苦为乐。时常搞点娱乐活动,如掰腕子、摔跤、比吃饭速度、比谁的口哨吹得响,吹得最响的人就自然当选了上班下班的铃声员。每天早晨一声长而响亮的口哨声起,一天的工作即开始。但是随着生产任务越来越多,前线需求量越来越大,每天往往上班的口哨声还未响,人们早就开始在岗位上忙碌起来,而下班的哨音吹响后,人们仍不肯放下手里的活儿。为缓解大家的压力,吹哨员就一边干活一边吹出《到敌人后方去》、《八路军军歌》等雄壮有力的曲子,也吹出一些浪漫的东北二人转等曲调,时间一长,冷不丁某一天大伙听不到这优美的哨声,就闷得慌,车间有个姑娘居然被这美妙的哨曲迷得不行,后来竟然嫁给了口哨员,过得恩恩爱爱。

生产任务紧急的时候,军工们可以几天几夜连轴儿转。难得的休息日里,大家又得为家里的日子奔波忙碌。面对累,他们说为了解放全中国累中有乐。面对苦,他们说为了当家作主人苦中有甜。因为他们的身心被压迫得太久太久,对新中国充满着渴望。当前来接弹的部队领导在大会上庄重地说:“你们的名字将被载入解放战争的史册,你们是新中国第一批光荣的炮弹复装英雄!”大家一下欢呼起来,从此干劲更足,男女老少都学会了吹口哨,且哨声浪漫,一个比一个吹得美妙动人。后来在一次比赛中,一个体格健壮的女工的口哨不但以哨声高吭过人,且技巧浪漫多变而拿下冠军。从此上下班的“铃”声易主。

军工们边建设边生产,为修复出更多的炮弹和枪炮支援前线,在1949年的第一个月里,他们争分夺秒,夜以继日,顽强奋战一举修复了5500多发炮弹。当一发发身穿“绿军装”的炮弹装上火车,送往辽沈战场的时候,他们心里突然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多像送自己的孩子参军上前线呀!激动而自豪的泪溢出眼角。

今天仍健在的李老爷子回忆当年的情景,仍抑制不住喜悦:“那时日子过的好苦哇,却人人都乐乐呵呵,从来没人偷懒耍滑,大家吹口哨谁都不服谁,那水平可是了得……”说着说着老爷子就努起嘴要来两口儿。

誓陪战争战到底

从1948年7月20日建厂至1950年6月30日解放战争结束,历尽艰辛的第一代三三○五厂人,仅仅两年就修复各种炮弹38.7万发。不难想象,这些炮弹在解放军的炮管里怒射出去时,将给敌人以何等毁灭性打击啊!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三三○五这个距中朝边境仅二百公里的军工厂,立即成了志愿军后续保障部队最重要的弹药基地。从工厂运出的一批批炮弹带着保家卫国的满腔愤怒,伴随浩浩荡荡的志愿军大部队,“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

面对繁重的支前任务,全厂职工战严寒、斗酷暑,不计时间,不计报酬,在三年的时间里,为抗美援朝前线生产工程炸药近3万吨,各种口径后膛炮弹135万发,爆破筒3.2万根,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发出了中国军工惊天动地的吼声。每当电影《英雄儿女》出现英雄王成双手紧握爆破筒,跳向敌群的镜头时,零五人都要无比自豪地说:英雄手中的爆破筒是我们亲手生产的哩!

为支援朝鲜人民,工厂党组织举行了全厂性的迎接“红五一”大游行,军工们争先恐后签订爱国公约活动。每一个人都登台纷纷表达爱党爱国、崇尚正义的坚定志愿,他们加班加点,义务献工,并纷纷将个人微薄的薪金拿出来捐献给国家。工人阚振才、刘珍还捐出了自己喜爱的金戒指。

在抗美援朝开始的第一年,工厂提前一个月完成了全年生产任务,职工们写信向毛主席和局首长报捷。令人激动的是,1951年1月4日,工厂收到了中共中央书记处秘书室代表毛主席给工厂的来信,信中表扬了三三○五厂职工的“英勇精神”,号召大家继续“发挥工人阶级的生产积极性”,“在抗美援朝的生产战线上再接再厉”。毛主席来信啦!这对当时刚刚过完两岁生日的三三○五厂来说,是做梦都想不到的喜讯,他们以特别能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出色的业绩奠定了工厂在军工企业中的地位。

1953年5月14日,国家领导人朱德元帅与肖华上将来工厂视察工作;1965年,总后勤部政委李聚奎上将来厂视察;1969年,沈阳军区司令员李德生上将来厂视察工作。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带给了零五人莫大的光荣和幸福感,成为了激励零五人拼搏进取的巨大力量!

在抗美援越战争中,三三○五厂充分展示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给予越南应有的支援。1957年至1959年,越南民主共和国一行8人来到工厂学习火工业务,工厂用半年多时间对他们做了专门培训。培训结束后,工厂又派技术科长、工程师杨书成赴越南用半年多时间帮助考察建厂,协助其军工生产,被越南民主共和国授予金质国家勋章。

1969年4月,在中苏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上级给三三○五工厂下达紧急生产命令,工厂连续突击奋战,生产了2426发照明弹及时运往前线,出色完成了任务,得到了上级的好评。

1979年,工厂响应中央军委的号召和命令,积极投入到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生产品种多达8个,共计54万发,圆满完成了任务。特别是工厂研制的将高射炮弹改制成为反装甲炮弹,得到了战场上炮兵的高度赞扬。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中,有着许许多多坦克战的镜头,我军一发发炮弹准确地打在敌人的坦克上,顷刻间,敌人的坦克变成一堆堆废铁,这是工厂的改制弹发挥的神威,为此工厂受到了中共中央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委的通令嘉奖。

1984年,我国为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举行欢迎仪式恢复了鸣放礼炮制度。来访的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成为第一位享受到我国恢复鸣放礼炮礼仪的外国领导人。同年8月,工厂接到上级命令生产礼炮弹任务,自行研制,将日本的山野跑改制成为礼炮弹,经过20多天的加班生产,国庆节前将礼炮弹运送首都武警总部。三三○五工厂用第一发礼炮弹迎接了和平,天安门前响起那21门迎宾礼炮声,是零五人的光荣,更是中国军工人的自豪。

零五人常说,世界上的战争一天不停止,我们的奋战就一天不停歇,誓陪战争战到底。

使命雄堀在奉献和牺牲的图腾中

三三○五是服从命令听指挥的模范之旅,更是一支除弹理废的敢死队。从解放战争到今天,他们奉命完成了无数除弹排雷高度危险的使命任务,有的军工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1991年9月8日,总部下达工厂去西藏军区就地销毁对印战争回撤弹药的任务。工厂处废分队先后两次开进拉萨,面对缺氧、头痛、四肢无力等严重高原反应,尤其面对脱离了保险的各种引信和零部件散落在包装箱里的各种弹药等极度危险的作业环境,小分队19名勇士以丰富的经验,完成了所有拆卸火箭弹引信10万发,露天散放16种弹药4.9万发,引信火工品5万个,烧毁、炸毁28种废旧弹药6万余发,各种引信15万个,各种火工品35吨,被部队称为“除弹尖兵”。

中越自卫反击战后,有3000吨回撤弹药储存于云南建水、砚山弹药仓库。为彻底清除搁置了近二十年的巨大隐患,1996年7月,总部首长把这一艰巨的任务交给三三○五厂。理废小分队整装赴滇,面对弹体扭曲变形、形态各异的各种弹体,他们顶着高温和潮湿,与死神展开了较量……经过44天的艰苦作业,他们安全圆满地完成了全部销毁任务。总部首长称赞他们是“和平时期的真英雄”。

66年,挥间弹指。历史不会忘记,“敢打胜仗,能打胜仗”的零五人以卓然的智慧和超强的战斗力,为军队、为国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尤其近九年来,工厂全面建设和发展突飞猛进,工厂产值、利润和人均收入迈进了本系统企业的前列。工厂被授予“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全国环境优美企业”、“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

长白山下,高危产业,甘于奉献,敢于牺牲,三三O五人,一群铁打的军工。使命,雄崛在奉献和牺牲的图腾中!

猜你喜欢

弹药炮弹军工
树上长“炮弹”
军工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分析
口径的选择 What Is the Proper Caliber?
装填炮弹
“炮弹”表妹
世界五百强:中国军工风云榜
积木炮弹
微观航母之弹药贮运作业(上)
军工股上涨
军工版“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