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全球外交的收获
2014-05-14哈维尔·索拉纳
哈维尔·索拉纳
(前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北约秘书长、西班牙外交部长。现任ESADE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中心主任、布鲁金斯研究所杰出研究员)
圣战主义正在泛滥成灾;西方与俄罗斯的紧张局势不断激化;伊朗和“E3+3”(来自欧盟的英法德与中美俄)之间的协议仍然遥遥无期,与此同时,谈判各方的国内政治问题使已经复杂的过程进一步复杂化。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中期选举中遭受了重大失利,现在必须对付一个完全由共和党控制的国会。在欧元区,经济增长依然乏力,迫使领导人的目光转向国内。
由此,我们可以轻易得出结论:世界正陷入动荡的漩涡。然而,过去的一个月也出现了一些充满希望的时刻,为了不向悲观主义屈服,对它们进行分析和研究十分必要。
与伊朗就其核计划达成协议依然是全球事务中的未竟项目。维也纳谈判未能达成一份对地区及全球稳定至关重要的协议。然而,当时的气氛是积极的,伊朗按照去年的临时协议履行了义务,“E3+3”也表示愿意结束制裁。完成谈判的最后期限已延长至2015年6月。
西方拥有独特的机会窗口。为了避免在中东出现新的、并且有可能是灾难性的冲突,达成协议是必不可少的。谈判和外交手段是长远解决伊朗核问题和使伊朗在地区安全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正常化的唯一途径。
此外,11月份还有其他几大充满希望的进展。新一届欧盟委员会已于11月1日履新,并推出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将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的总额提高至3150亿欧元(约合3920亿美元)。同样,在布里斯班,二十国集团(G20)通过了一揽子经济措施,承诺到2018年实现全球经济额外增长2.1个百分点。此外,二十国集团领导人还赞成全球基础设施倡议(GII),据此将成立全球基础设施中心,作为各国政府、私营部门、开发银行以及国际组织的知识共享平台。
在北京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也达成了几项重要的协议。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中美双边气候协议,这将为明年在巴黎召开的至关重要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COP21)铺平道路。如果印度采取相似的立场,希望还会更大。
同时,联合国绿色气候基金因额外的融资承诺,使得资金更加充实,这是通往巴黎路上的又一重要的垫脚石。该基金由发达国家资助,旨在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目前,美国承诺了30亿美元、日本15亿美元,法德也增加了先前承诺的数额,此次筹资对于确保发展中国家在COP21峰会上的参与热情十分必要。
欧盟还希望巴黎遵守欧洲理事会通过的欧盟委员会《2030年气候与能源政策框架》。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欧洲能源使用总量的比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进各成员国之间的电网互联方面,该框架均已设定了目标。
中美在APEC峰会上达成的另一项双边协议将有助于消除世界贸易组织《信息技术协议》的障碍,从而降低信息和通信技术产品的关税。这项协议因中国试图保护国内产业而被冻结了一年,据奥巴马政府估计,一旦付诸实施,全球的年度GDP将增加至1900亿美元。
在同一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开启拥有17个成员国的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的进程。该经贸合作可为这片地缘政治关系紧张的地区的外交带来福音。同时,美国支持的泛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在北京也有所推进。虽然这两大工程因中国缺席TPP而通常被视为竞争关系,但二者是可以互补的。如果着眼于战略眼光而发现二者的交汇点,亚洲的稳定则会得到显著增强。
在中东,11月召开的海湾合作委员会临时会议也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好消息:沙特阿拉伯、巴林和阿联酋在时隔8个月后承诺派大使重返卡塔尔。
同时,在突尼斯已执政数月的过渡性政府进行了民主转型。在10月底的议会选举中,世俗党派“突尼斯的召唤”战胜了伊斯兰复兴运动党。一个月后,突尼斯人参加投票,这是该国自2011年宰因·阿比丁·本·阿里下台以来第一次选举总统。
突尼斯仍是该地区希望的灯塔。联合政府的出现表明,破坏性的赢者通吃的中东政治范式能够被打破,权力也可以共享。这应该引起阿拉伯世界的注意。
在耶路撒冷,圣地问题引发的紧张局势正日益上升,凸显出以色列-巴勒斯坦和平进程的艰难。双方均视耶路撒冷为圣地,随着该城市暴力袭击事件的升级,这场冲突更多地呈现出宗教色彩。在这种背景下,以色列政府立法建议明确以色列是犹太人的单一民族国家的做法是极其有害的,这样会让以色列在民主方面优先犹太人身份,从而危及少数人的权利。
如今,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相信,如果欧盟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巴以和平进程会迎来新的转折。这样的成效已经在11月有所显现。我们应该努力保持这一良好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