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冷墨不冷

2014-05-12郭成

投资与理财 2014年9期
关键词:李皓胡伟水墨

郭成

“冷墨”音似“冷漠”,名字就暗示了一种酷酷的距离感。当我走进这个7人水墨小组聚会的一刹那,这种距离感荡然无存。在缭绕着烟的房间里,伴随着欢声笑语的热烈讨论,一屋子文质彬彬的年轻人呈现的状态是——冷墨不冷。

“冷墨”是谁?

李飒、于洋、方志勇、李皓、黄祺、孔妍、金京华,7位成员组成了冷墨小组,他们都是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胡伟老师的研究生。大多毕业于传统中国画造型专业的他们,从传统的皴擦点染,转型到对艺术理念的探索,融入了冷墨小组对国际政治、经济的不断论证和对传统文化的严肃思考。

有一段对“酷”(cool)的解释,非常适合对冷墨的描述。“‘酷’就是站在事件之外,随时可以进入,也可以跳出,保证自己是在玩,而不是被玩。”冷墨的“墨”,高于材料,抽离出基于中国精神的意象,指向中国文化的核心。冷墨翻译成Coldink,比Cool更酷,就是要以坚定的中国立场和极其冷静客观的方式,来思考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精神的发展方向,并拓展其形式化的边界。

以冷墨的方式

2013年7月,博闻善辩的李飒在创作中提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性”问题。他在对全球重要文化间的对比中,发现了中国文化的种种特质:柔和、温润、丰富、深邃……这些关键词共同指向了“墨”这种最基础的材料。“我说的‘墨’,不是指的墨汁本身,我们强调的是‘墨’所承载的文化精神。”李飒在解释冷墨的时候,言语中透露着对学术的激动。李飒带着中国性的问题,找身边的朋友交流,在胡伟老师工作室的同学中引起了强烈共鸣,一呼即应,这个小组便应运而生。

孔妍在谈论自己的作品时说:“我从开始学习中国画,老师就强调传统。但是,我后来在这么多新的艺术思潮中,已经不知道传统是什么了。”胡伟老师开设的综合材料绘画专业,鼓励同学们尝试新的材料和技法,在对材料边界不断地扩展使用的过程中,实现其意义的新探索。而冷墨小组的7个成员,大多毕业于中国画系,传统技法在胡伟老师新的教学思路中失效了。

怎么办?

用展览的方式展开讨论。2013年8月于798艺术区芳草地画廊开幕的《关于物象与意象的边界》展览,是冷墨成员集中呈现作品的第一回。2013年正值当代水墨作品在艺术品市场异常繁荣的时期,冷墨的出现。在市场繁荣的当下,提出严肃的学术主题,代表一种冷静的态度,关于“物象与意向的边界”,我们不妨转化成“市场和学术谁更重要”的讨论。

2013年12月,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举办“水墨艺术:中国当代绘画的前世今生”展览,将中国艺术界的眼光吸引到这样一个西方美术馆行为上。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艺术博物馆之一的大都会博物馆,其水墨展览的策展思路引发了国内艺术界的热烈讨论。关于这个展览的一切,在冷墨小组的例会讨论中成了重要的素材。通过对美术史的思考、国际局势的讨论以及艺术品市场运作等多方面的考察,冷墨小组提出第二次展览的主题——“水墨还重要吗?”

市场与学术的对抗

如果说探讨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文化发展不足以标榜冷墨的独特性,那么加上另一个方向的定位,将为我们准确锁定冷墨小组的坐标。当代艺术领域中,口号是识别艺术家和作品的标签,而大量的经验告诉我们,一旦艺术家和作品获得了市场的认可,这个标签将被市场迅速消费,不管你是什么。我们看到对抗政治的被消费掉、贩卖私生活的被消费掉,水墨作为符号,更是在2012年、2013年成为市场的新宠。冷墨,就是要对抗火热的市场。

李飒说:“冷墨就是要在市场过度关注当代水墨的时候,保持理性、理性、再理性。在这种现状下,怎么强调理性都不过分。”他们并没有酷到不食人间烟火。于洋在对市场问题的讨论中提到,“我们不是拒绝市场,而是在过热的市场中保持冷静,不被市场俘虏。”在艺术品市场上已经小有成绩的李飒和李皓,谈话中从来不会因为作品在市场上有好的反响而夸夸其谈。李皓的作品由一家香港的画廊代理,刚刚出道,有大的资本运营商找到他谈合作——“我们可以一起‘运作’你的作品。”——这被李皓一口回绝。他现在与香港画廊以严谨的方式合作,拥有自己固定的收藏家。他想在这种健康的合作当中,找到机会出国留学,目的是为了在学术上找到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的准确定位。

摄影 王宁

猜你喜欢

李皓胡伟水墨
家有坑娃的爹:一个学霸在暴动
水墨
Coherent Controlling Single Photon Asymmetric Transmission in the Atom Chirally Coupled Waveguide System∗
Study on the Amyloid Aβ42 with Accelerated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谎言
胡伟
胡伟艺术作品
思想者的艺术表达——胡伟访谈录
红嘴鸥
当代水墨邀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