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丢掉传统的教学模式

2014-05-12丘晓丽

新课程·上旬 2014年2期
关键词:课堂改革传统教学学情

丘晓丽

摘 要:不管当下课堂改革的声音有多高,从学生学情出发,对于传统教学方式,应该“吸其精华,去其糟粕”,唯有此才能更好地把知识真正灌输给学生,也能让学生真正清楚行文所体现的古代风俗以及作者真正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关键词:课堂改革;传统教学;学情;教学方式;教学效果

《滕王阁序》是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2教材篇目,也是“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代表散文。从文本上看,虽然课后解说文字较多,但是因为涉及典故较多,相对而言还是比较晦涩难懂的。在现代的教学改革中,很多人反对用“串讲”——听听、读读、讲讲、议议、练练的教学方式来讲授古典诗歌以及文言文,认为在“串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明显、思考问题的时间不够以及没能进行充分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等等。但是,基于我校学生的基本特点,我个人认为,对于古典散文的教学,采用“串讲”的方式,即老师边引导、边讲授,能更容易把这篇文章讲得通透,而学生也能更容易理解文本内容以及把握行文感情。所以,对于文言文,不管是必修还是选修,我们还是要遵循传统教学中的以下方法。

一、知人论世

认识作者,这里的认识不是仅通过生平介绍的了解,而是联系作者的时代背景全面、深入透过文本理解作者在文本中的情感、态度,进而认识作者的思想情怀、生活态度、人格操守等等。清代章学诚在《文史通论·文德》中说过,“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王勃虽有文采,身处盛世,但没能被重用,所以文中多表现其怀才不遇的愤懑。但其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也不容忽视,所以“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能成为著名的励志名言。

二、了解字音

在文言文中,多存在“通假异读、破音异读、古音异读、多音字、生僻字”等现象,我们应明确这一点,然后结合文本来理解文本内容。比如说,“潦水尽而寒潭清”这句中,潦是多音字。一是读音lǎo,意指雨水大或路上的流水,积水。二是读音lào;古同“涝”,雨水过多,水淹。三是读音liáo,有潦倒、不得意的意思。因为行文的意思是到了秋天,蓄积的雨水已经消尽,所以潭水寒冷而清澈。所以这里的“潦”应读lǎo,而我们还可以在正确朗读的过程中在脑海里想象一幅如诗如画的秋景图。

三、注重朗读

注重课文的朗读,是我国的语文传统教法。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只有对课文反复朗读,才能让文言文中的无声语言变成声情并茂的语言艺术。对课文的美产生审美体验,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才能培养语感,提高表达能力,才能使学生体会课文内容、感情、特色。并且语文教材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运用各种朗读方式,如全班齐读、男生齐读、女生齐读、小组齐读和个人朗读等方式,让学生能感知文本,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理解并掌握文本的相关内容。

四、明确典故

古人写诗词,喜欢引用过去有关人、地、事、物的史实或语言文字,来增加词句的含蓄与典雅。使用典故有多种方式,如明用、暗用、连用和反用等。但是典故用得多了,容易使行文晦涩难懂。所以,典故往往对于理解诗词的内容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必须将典故的内涵讲清楚。比如说,在“纤歌凝而白云遏”一句中,王勃化用“响遏行云”的典故来突出此次宴会上管弦之美;在“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一句中,王勃使用邺水集会和谢灵运的典故来凸显此次宴会主客的文采之好。教师对典故的讲解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五、讲清习俗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习俗较为丰富,不少古诗文都涉及相关方面,理解这些文化习俗对我们理解文章内涵是有帮助的。比如说,本文是饯别序,跟宴会有关,当然也与酒有关。常言道,“酒是水质的诗,诗是心酿的酒”,诗酒不分家,所以古代文人大多喜欢饮酒赋诗,也因此留下了很对著名的文人集会,如兰亭集会、睢园集会和金谷园集会等等。行文中“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这一句中,作者运用典故来表现参与宴会的宾主不仅酒量好,而且文采更好。符合“四美”和“二难”的要求,所以此次宴会不但很豪华,而且更容易激发与会主宾的豪迈之情。

总而言之,不管当下课堂改革的声音有多高,作为我校学生的知识传授者,对于文言文的教学,我们还是应该借鉴传统教学方式中的精华部分,只有这样,才能把知识真正灌输给学生,也能让学生真正清楚行文所体现的古代风俗以及作者真正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参考文献:

[1]司徒婉儒.不能丢掉传统的教学模式:短歌行教学反思[J].语文月刊,2013(5):31-34.

[2]徐琳.“我”很重要:浅析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结构文本的重要性[J].语文月刊,2013(5):13-16.

(作者单位 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华侨中学语文组)

猜你喜欢

课堂改革传统教学学情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培养历史探究能力, 促进课堂自主学习
慕课结合传统教学对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