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沉睡已久的耳朵
2014-05-12卞丽华
卞丽华
英语听力是听懂以英语为媒介所进行的口头交际活动的能力。听是语言交际中最基本的形式之一,也是语言学习过程中最初的感知环节。根据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语言的输入是语言习得最基本的条件。听力作为一种输入型技能,在学生的语言习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今的英语教学尤其强调交流,听力就显得越发重要。但听力教学却又是我们教学过程中尤为薄弱的一个环节,如何才能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呢?下面我就听力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谈一下我个人的观点。
【情景再现】
每次举行学业检测前,学生都会问我的一个问题“老师,这次英语检测有没有听力内容?”当我给出肯定的答复时,不管是优秀生还是学困生常会异口同声:“啊?惨了!”
【原因分析】
看着他们一个个沮丧的样子,作为英语教师的我,心中不免一阵阵刺痛。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学生如此反感“听力”呢?我思来想去,觉得原因有二:一方面源于他们内心对“听力”的恐惧心理;另一方面是对听力技巧掌握不够熟练。如何才能消除学生心头恐惧的阴影,让他们不再惧怕听力呢?
【解决对策】
1.重视心理指导,增强学生信心
心理因素对学生听力理解有极强的影响作用。人的心理因素是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非智力因素,如学生的兴趣、注意力、学习情绪和态度、意志力等因素。虽然这些非智力因素不是学习过程的直接介入者,但对学习的效果起着促进和抑制作用。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对英语这门学科提不起兴趣,从心理上产生了抵触情绪,尤其是在听力训练中很少积极参与,大多是在教师的监督下敷衍了事,被动应付。学生的抵触情绪愈发高涨,学习兴趣就愈发低落,听力水平当然很难提高。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应该首先着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逐步帮助学生树立起学好英语的信心。
2.精听与泛听相结合
在听力过程中,一字不漏地把听力原文全部记住,难度很大。这就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应学会有侧重点地去听,养成精听与泛听相结合的习惯。精听是让学生不仅听懂整篇文章的意思,还要听懂每一个句子。泛听,不要求学生听懂文章中的每一个句子、每一个单词,主要是抓住文章大意,重点是对语篇的理解。在听力教学中,应该把精听与泛听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基本功,积极思维的听力习惯和语篇理解能力。精听是训练基本功,泛听是巩固和扩大精听的成果,一个是手段,一个是目的,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提高听力教学的目的。
3.手脑并用,养成速记习惯
听力过程也并不只是一个独立“听”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学会耳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一边听一边写,对听力过程中出现的人物、时间、地点、事件、数字等(when,who,where,what,why,etc)重要信息适当地记笔录,以免忘记;一边听一边算,尤其是在数字教学和要经过运算后得出结果的听力训练中,要经过大脑的思考,做一些运算,培养运算和思维能力;一边听一边猜,猜不认识的词,猜接下来的信息,预测最后产生的结果等。在听力过程中,有的学生没有养成耳、手、脑、心并用的习惯,往往对听力内容应接不暇,顾此失彼,影响听力效果。
4.扩大知识面,补充社会文化背景知识
英、汉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它们之间的差异形成了语言、生活习惯和行为准则的完全不同。以dog为例,dog是个十分简单的词。但由于中英文化的不同,意义也截然相反。“狗”一词在中国人看来总是贬义的,人们常用“癞皮狗”“丧家之犬”“走狗”“狗头军师”等等来描绘所厌恶的人。但在英美,狗往往含有褒义的含义(尤其在谚语中)。如Every dog has his day.(人人皆有得意时);You are indeed a lucky dog.(你真是个幸运儿)等。语言意义的理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理解。只有了解以英语为本族语者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熟悉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习惯,了解他们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风俗习惯,才能真正深入地掌握好英语,才能在听说英语时游刃有余。
5.听力练习多样化,留心处处皆学问
法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如何才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听英文歌曲填歌词、欣赏英文版电影、收听英语频道的广播节目都是我们可以应用的办法。看着学生抱着心爱的MP4如痴如醉地欣赏着Michael Jackson,我们何不用MJ的歌给他们出上一道听力练习呢?说不定效果要比强制着他们听上两三遍课文要好得多。
当然,提高听力水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但只要我们重视听力教学、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沉睡已久的耳朵一定会被我们唤醒。
(作者单位 山东省滨州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