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2013年全球教师地位指数》报告
2014-05-12张建国
张建国
近年来每逢教师节之际,有关教师地位的问题都会引发公众的热烈讨论。这表明,教师地位已经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2013年10月8日国内数家门户网站(如腾讯、网易等)几乎同时在“教育”栏目的显著位置转发了标题为《21国教师地位调查:中国100分居首以色列垫底》的新闻。报道一出,众皆哗然。大量网友立即强烈质疑该结论的可靠性。10月9日,《新华日报》在调查了若干名教师的自我感觉后,指责“洋调查”不“接地气”[1]。
这份“洋调查”是瓦尔基环球教育集团基金会于2013年10月3日发布的一份报告——《2013年全球教师地位指数》(The 2013 Global Teacher Status Index,下文简称《指数》)。这份报告不仅在中国引发了争论,在国际上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在分析这些报道后,笔者发现:与国内媒体几乎一边倒的怀疑态度相反,国外媒体似乎要平和许多,它们更多的是将这份报告作为反思本国教师地位的参考。
当然,新闻报道不同于学术研究,为吸引公众的眼球,它们往往有意或无意地渲染某些研究结论。但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讲,研究者必须批判性地审视这份报告,并有责任为公众提供关于“热”话题的“冷”思考。因此,研究者有必要回答以下三个问题:《指数》究竟是怎样的一份报告?它对我们理解中国教师的地位问题有何意义?它是否与中国教师地位的实际不符?本文将会详细分析这份报告,并对各问题逐一解答。
一、《指数》报告的概况
发布《指数》报告的组织是一家名为瓦尔基环球教育集团基金会的机构。它通过鼓励入学、全球的教师培训项目和宣传运动以提高处境不利儿童的受教育质量,其宗旨是“教育改变生活”。
该基金会之所以研究教师地位,是因为教师地位已经发生的变化:在许多国家,教师不再拥有过去所享有的崇高地位。如果教师不再被尊重,儿童在班级中就会不听教师的话,父母也不会再强化来自学校的信息,最有才华的毕业生也将不会把教学视为一项专业。教师地位的不断下降损害了学习和学习机会,最终也将会损害整个社会[2]。基于此,该基金会提出了一个可衡量教师在不同国家受尊重水平的指数。这是世界上首次有机构尝试对各国教师地位进行综合性比较。
为使此次调查具有代表性,研究者最终选择了包括芬兰、英国、美国、中国等在内的21个国家。他们希望包括以下国家:(1)基于“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简称PISA)和“国际数学与科学评测趋势研究”(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简称TIMSS)测试的成绩,要选择表现最优异的国家(如芬兰、韩国等)和最差的国家(巴西、土耳其等);(2)那些在政策上最重视“国际学生评估项目”分数的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3)从每个主要大陆或文化圈中至少选择一个国家;(4)选择“金砖四国”(BRIC)中发展最快的中国和巴西。研究数据由调查公司帕普勒斯(Populus)利用网络对各个所选国家16~70岁的1 000名受访者进行问卷调查所得。问卷调查围绕9个问题进行,它们依次是:(1)与其他专业相比,教师的受尊重程度是怎样的?(2)教师在社会上处于什么样的位置?(3)父母是否鼓励子女从教?(4)在公众看来,儿童是否尊重教师?(5)公众认为教师应得的报酬是多少?(6)公众是否认为应当按照学生表现来支付报酬?(7)公众是否信任他们的教育系统?(8)公众在多大程度上相信教师能够提供优质教育?(9)教师工会是否拥有过大的权力?研究人员将这些问题划分为三个主要领域:第一个领域直接探讨教师地位,主要体现在前四个问题;第二个领域探讨公众对教师报酬的感知,主要体现在第五题和第六题;第三个领域探讨公众对教师组织和控制的看法,主要体现在最后三个问题。
为构建一个指标以衡量教师在不同国家的受尊重程度,研究者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一组影响教师地位的、相互关联的变量进行处理,进而提出了“地位指数”的概念。“地位指数”的大小取决于四个变量的值:(1)小学教师相对其他专业的排名;(2)中学教师相对于其他专业的排名;(3)与教师最类似的专业的相对地位排名;(4)公众感知到的学生对教师尊重程度的评级[3]。
二、《指数》报告的主要结论
从目录来看,该报告的主体包括三部分:第一,全球教师地位指数;第二,全球教师地位报告;第三,分述21国的教师地位概况。其中,第一、二部分对理解教师在各个国家的相对地位很重要。从中国的角度看,第三部分中个别国家(如芬兰、美国等)的状况对理解我国教师地位具有参照意义,因此将其置于后文第三部分探讨。
1.全球教师地位指数
在“全球教师地位指数”部分,该报告提供了21国在三个方面(教师地位指数排名、教师的工资收入、学生的PISA成绩排名)的数据。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教师的地位指数最高,为100,但是工资收入是17 730美元[按“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简称PPP)调整后的值],在21国中排倒数第2位,仅高于埃及的10 604美元。总体而言,中国、韩国、土耳其、埃及和希腊较其他欧洲国家更尊重教师,以色列和巴西排名最低,其教师地位指数分别是2和2.4[4]。
2.全球教师地位报告
“全球教师地位报告”部分包括了三方面内容:教师地位的状况、公众对教师报酬的感知及教师组织和控制。
教师地位的状况是从受访者对四个问题的回答中获得的。这四个问题是:(1)在14种专业(小学教师、中学教师、校长、医生、护士、图书管理员、地方政府办事员、社工、网站设计员、警察、工程师、律师、会计师、管理顾问)中,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的地位排名如何?(2)父母是否鼓励子女从教?(3)教师与何种专业最接近?(4)在公众眼中,学生是否尊重教师?
在14种专业中,21国教师的地位平均排名是第7位。中国、韩国、埃及和土耳其最尊重教师,而以色列、巴西和捷克最不尊重教师。在被问及“是否鼓励子女从教”时,中国50%的受访者积极鼓励子女从教,这一比例最高。以色列、葡萄牙、巴西和日本鼓励子女从教的可能性最低。在对“教师专业与何种专业最接近”的回答中,2/3国家的受访者将教师类比于社工。只有在中国,人们认为教师最接近于医生[5]。关于“学生是否尊重教师”,平均有27%的受访者认为,学生尊重教师。在中国,这一比例高达75%,是各国中最高的。欧洲国家的受访者普遍认为,学生不尊重教师[6]。
在“公众对教师报酬的感知”方面,研究者比较了三类数据:估计报酬、公平报酬和实际报酬。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国家的受访者眼中的“公平报酬”接近于该国教师的“实际报酬”,然而他们也认为,教师应当获得的报酬其实应该高于其目前水平[7]。为评估教师工资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研究者分析了PISA成绩与估计报酬、公平报酬、实际报酬的关系,结果发现教师工资越高,学生成绩越好[8]。
在“教师组织和控制”方面,研究者从三个角度询问了受访者:(1)是否相信教师能提供优质的教育?(2)他们的教育系统如何?(3)工会是否对教师工资和工作环境影响过大?对第一个问题,21国受访者给教师的评级平均分是6.3分(最高为10分)。其中,芬兰和巴西的受访者最信任教师,以色列、日本、韩国和埃及的受访者最不信任教师。研究者发现,公众对教师的信任程度与学生的教育成就、教师地位指数无关。在分析公众对教育系统的评级后,研究者认为,一般来说,公众对教师的信任高于其对教育系统的信任,21国教育系统的平均得分是5.6分(共10分)。中国教育系统的得分(5.8分)略高于平均水平,排名第9位。在调查工会对教师的影响时,研究者发现,在英国等欧洲国家有更多的人支持工会对教师的报酬和工作条件施加更大的影响。在捷克、中国、埃及和土耳其,教师工会发挥的政治作用很小[9]。
三、《指数》对理解我国教师地位的意义
《指数》为理解我国教师地位提供了一种国际参照,有助于我们认清中国社会在对待教师方面的优势与不足。中国的教师地位指数表明,我国教师在公众中仍享有很高的尊重水平。可是,媒体和公众普遍质疑其可靠性。他们难以理解:为什么我国教师地位最高,但工资收入却处于最低水平(倒数第2位)?这说明我国公众普遍误解了“地位指数”。
在《指数》中,“全球教师地位指数”(以下简称“地位指数”)是表征教师在一个国家受尊重水平的指标,它建立在四个因素的基础之上,而这些因素与工资收入水平没有直接关系。也就是说,“地位指数”本身并未涵盖教师的经济地位。因此,出现以下两种极端情况是很正常的:在21国中,中国(第1位)和埃及(第6位)的教师一方面享有很高的社会尊重水平,另一方面却拥有最低水平的工资(工资分别为17 773美元、10 604美元,居倒数);美国、以色列的教师拥有极高的工资水平(工资分别为44 917美元、32 447美元,分别居第2、9位),但其受尊重程度却不高(分别居第9、21位)。在媒体和公众看来,教师地位无疑应包括经济报酬方面的考虑。正是由于不少媒体和读者疏于考察《指数》报告对“地位指数”的界定,这才导致了他们对“中国教师地位最高”这一结论的普遍怀疑。
教师受到较高程度的尊重是一个社会吸引优秀人才从教的必要条件,也是改善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指数》的结论意味着,我国公众深受“尊师重教”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仍然是一个受人尊重的职业。在21国中,中国教师是唯一能够与医生相媲美的职业群体。50%的中国受访者对子女从教持积极的态度,这也是所有国家中最高的。而且,在信任方面,中国受访者为教师打了6.8分(最高为10分),是第4高分。这表明,公众对教师具有较高的信任度。社会对教师的高度尊重和信任是教育改革成功的必要条件,国家应当珍惜“尊师重教”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氛围。
然而,媒体和公众对《指数》的普遍“误解”,也从侧面折射出一个严峻的现实:在我国,大部分教师的工资水平仍然偏低。少数发达地区的教师待遇已经不低。但是,在中西部边远地区,大多数教师的待遇仍然偏低。有研究表明,2006年与1990年相比,我国教师工资虽然平均提升了8.9倍,但教师工资增长速度不仅落后于GDP、财政支出等国民经济指标的增长率,而且与其他行业相比,其仍处于较低水平[10]。国家应当看到,社会对教师的经济报酬与尊重之于教育事业同样重要。可以预见,如果教师的工资长期低于人们的心理期待,那么社会对教师的尊重将不可避免地下降。
“地位指数”与研究者对四个问题的调查有关。整体来看,中国的受访者给予教师的尊重都是最高的。其中,第四个问题是:学生是否尊重教师?75%的中国受访者认为学生尊重教师,这一比例远高于第2位的土耳其(54%)。因此,“中国教师地位最高”意味着,“中国学生最尊重教师”。在主要的欧美国家,学生“不太尊重”教师。仅33%的美国受访者认为学生尊重教师,在21国中排名第7位,而主要欧洲国家的排名更低,如瑞士为28%(第11位)、英国为26%(第12位)、芬兰为20%(第15位)、德国为18%(第16位)、法国为15%(第17位)。在中国,教师通常被认为是社会的模范,在学生眼中是高高在上的权威。因此,中国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很大程度上是对教师权威的敬畏。这种师生关系更可能使学生倾向于认同和服从教师,从而不利于学生怀疑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学生“不太尊重”教师,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学生不是将教师当作不可怀疑的权威。多年来,我国教育改革者不断呼吁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和创造能力,倡导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但成效甚微。也许,“中国教师地位最高”折射出一种尴尬的现实——中国社会和教育仍强调学生对教师,乃至对权威的顺从,而不是培养学生的怀疑和批判精神。
“地位指数”与教师的经济报酬无直接关系,它主要体现的是社会在精神上对教师的认可。因此,与他国相比,中国更重视给予教师精神报酬。在我国的传统观念中,有所谓“天地君亲师”之说,教师被置于极高的地位。高度的评价意味着,中国社会更重视对教师提出精神方面的要求,尤其是道德水平。例如,我国历来倡导教师应有默默无闻、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教师要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从儿童成长和文化传承的角度看,重视教师的伦理道德有其必要性。但是,对教师伦理道德的过度甚至片面化强调,实质上是对教师的禁欲主义要求。一个社会“过分尊重”教师,拔高其形象,这就在无意中贬低了其他职业群体,也为教师增加了不必要的声名负累。这种做法极易为社会忽视教师作为普通人的物质需求提供道义上的合法性,也会使优秀人才将教师职业视如畏途,最终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中国教师地位最高”所受的广泛质疑表明,中国社会还不够重视教师的物质需求。也许,社会对教师的尊重“不那么高”才能更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此外,《指数》报告中的其他数据也揭示了我国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受访者对我国教育系统的评级为5.8分(10分为最高),在21国中排名第9位。这一数据处于中间位置,但它却表明公众对我国的教育系统缺乏信心。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近年来公众对教育系统强烈不满的现状。在询问“您是否认为教师工会对教师报酬和工作条件有过大影响”时,只有不到10%的中国受访者给出了肯定回答,该比例在21国中位于倒数第5位。在研究者看来,这表明教师工会扮演很次要的政治角色[11]。结合教师工资水平的现状,这一数据意味着我国教师工会应当在维护教师利益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以改善教师群体当前的物质待遇水平。
四、《指数》的局限性
《指数》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不同国家对教师的尊重水平,但是其结论亦引发了不少质疑。《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的一位评论员发现,根据《指数》报告,美国有80%的受访者支持将教师报酬与学生表现挂钩,但该结论却与2013年菲德尔卡潘/盖洛普(PDK/Gallup Poll)的调查相矛盾。后者显示,58%的公众反对将教师评估与学生分数挂钩[12]。一位曾负责过PISA测试的专家也认为,这项调查的一些结果令人费解,比如,在教育成就极差的希腊,其教师地位排名却高于表现最好的芬兰[13]。在笔者看来,“地位指数”的研究至少存在三方面不足。
第一,“地位指数”本身具有较大局限性。从社会学角度看,教师的社会地位至少涵盖三个基本要素:经济收入、社会声望和权力。“地位指数”建立在受访者对四个问题的回答基础上,与经济报酬和权力因素无关,它似乎仅仅涉及教师的社会声望。这限制了“地位指数”作为概念的解释力,甚至导致其产生了一些背离常识的排名。芬兰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长期以来,芬兰以其高质量的教育和卓越的师资享誉世界,法律规定教师必须拥有硕士学位,高中毕业申请进入大学教育学院就读,录取率只有10%。芬兰教师在社会上与医生、律师一样受人尊重[14],但其教师地位指数只有28.9,排名第13位。第二,该研究在调查对象的选择和样本数量方面存在不足。这项调查选择对象的依据之一是PISA和TIMSS测评成绩,但是在中国大陆只有上海参加了2009年的PISA测试。而我国教育水平的地区差异极大,因此上海并不能代表中国的整体情况。并且,调查样本偏少——仅1 000名受访者。中国拥有超过13亿的人口,一千多万的中小学教师,而且各地区的教师地位悬殊。第三,该研究采用的是网络调查。这种方式本身具有网络调查所固有之不足:一方面,它排除了那些无法接触网络的人,这使样本的代表性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它也不易于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总体而言,《指数》报告虽有瑕疵,但它毕竟首次提出了衡量不同国家教师受尊重水平的指标,是对教师地位进行国际比较研究的有益探索。这份报告开阔了我们探讨中国教师地位的视野,有助于我们认清中国社会尊重教师的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蒋廷玉,王拓.中国教师“地位最高”为何受质疑[N].新华日报,2013-10-9(第A06版).
[2][3][4][5][6][7][8][9][11]Peter Dolton, Oscar Marcenaro-Gutierrez, 2013 Global Teacher Status Index [R/OL].013.https://www.varkeygemsfoundation.org/sites/default/files/documents/2013GlobalTeacherStatusIndex.pdf.
[10]杜晓利.1990年以来我国教师工资水平的实证分析[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上海:中国教育经济学分会,2008:266-272.
[12]Stacy,T. K. Teacher Status Around the World: How the US Stacks Up[EB/OL]. http://www.csmonitor.com/USA/Education/2013/1002/Teacher-status-around-the-world-how-the-US-stacks-up/ (page)/2, 2013-10-2.
[13]William S. Raise Teacher Pay, Not Status, to Boost Results [EB/OL]. http://newteachers.tes.co.uk/content/raise-teacher-pay-not-status-boost-results,2013-10-04.
[14]陈照雄.芬兰教育制度——培育高品质之国民,建立平等、安全、福利之社会[M].台北:心理出版社,2007:203-204.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责任编辑:龚道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