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体育教学看课的有效视角—体育课堂中分工合作看课模式的一次实践与启示

2014-05-11马留杰浙江省杭州市袁浦小学310024

中国学校体育 2014年6期
关键词:分工合作器材教研

马留杰 (浙江省杭州市袁浦小学,310024)

构建体育教学看课的有效视角—体育课堂中分工合作看课模式的一次实践与启示

马留杰 (浙江省杭州市袁浦小学,310024)

看、评课是现在中小学体育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重要形式之一,但对于看课后的讨论,不仅仅是在于构建科学、有效的教研活动,更重要的是通过讨论,为体育教师充分地认识一节好课从哪些方面进行合理地设计提供方向,对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这也是以看、评课为载体的教研活动想达到的目的。但很多教师在看课中只能从一个视角来评论这节课的优缺点,因此在课堂观察中做到分工合作是开展教研的积极有效的一种途径。

一、分工合作看、评课描述

以2013年11月12日在浙江省杭州市求是竞舟小学开展的教研主题“以课例为研究,如何在观摩课中开展评课”为例(见表1)。

表1 分工合作看、评课具体内容

二、分工合作看、评课分析

本活动以课例研究为形式,在钱金林特级教师的统筹分工合作下,效率高、针对性强、分工明确地完成了《前滚翻》课例研究,下面从2个方面分析:

1.在合作中分享

本案例在观课前分6个观察小组,每个小组认领了不同的观课内容,并对内容做不同的统计、比较和分析。以第2小组主题分析为例(见表2)。

通过表2内容的呈现,对前滚翻这节课器材出现次数进行统计、器材作用进行分析、器材设计利用程度分析。在这个过程中使临场观摩教师都有所见证和启示,引导我们在教学中如何对器材进行科学有效的利用,启发各位教师对看课内容的深入思考。

2.在分享中提升

表2 第2小组“课堂器材”主题分析

表2仅仅是对前滚翻这节课所使用的器材进行了分析,在小组成员对主题进行意见交流时,还有对教师的语言、教学方法与手段、学生的练习密度、队形的调动等方面分别进行了分析。在这样的一个模式下,充分体现了教师的自然分工到合作分工,最后共同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每1组针对的视角不同,通过小组讨论把交流的内容优化,再由小组长发言交流,交流的过程对于其他看、评的教师就是一个学习提升的机会。在案例实施后,每一位教师对前滚翻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通过这种课例研讨,对前滚翻教材进行梳理,在学习观摩本节课优点、亮点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对教材重难点把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取、器材的有效运用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三、分工合作看、评课启示

看、评课作为一种日常的教研方式,它是教师之间互相进行沟通、交流,共同促进教学业务水平的提高,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渠道,也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发展的平台。

1.研究角度的转变

过去的看、评课往往只局限于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但是对课堂的主体—学生学习的真实状况则很少涉及到。分工合作看课则能对各个层次学生的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并结合访谈、测试等形式,以此反映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是否合理、可行和有效。从这个层面上说,分工合作看、评课研究的角度其实已经体现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所提倡的“体育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的教育理念。基于此,笔者对传统式与分工合作式看、评课进行对比(见表3)。

表3 传统式与分工合作式看、评课对比

以往的观摩课都是以观摩后专家点评,观摩教师与上课教师、指导教师、点评专家互动式的研讨,但在以上的案例中分工合作式看、评课就显得截然不同,这种形式激发每一位观摩课的教师参与到研讨中来,带着一个具体的课堂有效因素去观摩课,针对性强、易操作,是一种积极有效的看、评课组织形式。

2.研究方法的转变

过去的看、评课往往多以谈教师的各自感受为主。视野狭窄、信息单一,又比较模糊,感性成分居多,缺乏有说服力的证据,难以让人信服,常以权威的发言定论。分工合作看、评课能真实地再现了教学的全过程,不仅信息量大,对研究对象的观察既细致又深入,此种研究课堂教学行为的方法,能让教师不断摆脱经验束缚,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解决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事实证明,分工合作看、评课以“参与”和“合作”为特征的研究方式,正是“行动研究”所倡导的研究课堂教学的方向所在。

3.评价方式的转变

传统意义上的体育教学只是强调知识或技能的传递,强调教师对教学的控制,注重学生接受式的学习。如何把握知识重点、难度、讲深讲透知识等能力的评价。分工合作看、评课则更加关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参与意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个性差异,监控学生的运动过程,不同的学生在体育课上得到不同的提高。

四、分工合作看、评课策略建构

1.整体把握有效课堂要素

建立课堂观察量表需要对有效课堂进行全面、整体的把握,对组织者专业素养要求较高。表4是从《课标》的4个学习方面建立模拟课堂观察量表,二级有效课堂要素还需要对标准进行列举和细化,现主要提供一种思路。

2.多元化分组合作

组织者在整体把握课堂有效性的基础上精细划分各要素,确定分工板块。比如在教授运动技术这个板块,教师如何去教,可以从这几个要素进行简单划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运用,课堂教学前后学生掌握情况对比,教学辅助器材运用等方面。在看课中每小组任意选择几个要素进行针对性观察记录。如同案例中钱金林老师的引导,让看课教师自己去找一个点,带着这个点去看课。而现在是把一节优质有效的课堂分为4个大的板块,每一板块细化各个要素,如上面所述运动技术板块,在看课中以任务的形式发放给不同的看课小组,每组做好记录和分析。下面以4个小组分工合作举例(见表5)。

3.汇集小组记录

看课完毕,各个小组成员围绕本组观察项目进行交流,讨论并确定交流内容,呈现出书面内容,最好以表格形式填充交流内容,在表4的基础上细化到与表2类同。经过小组成员的认真看课和讨论,这样操作使下一步交流的内容既有效又清晰。

第1小组 第2小组 第3小组 第4小组领域 学习运动技术 身体锻炼 体验运动的成功和乐趣 促进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观察项目 目标 教材 组织 教法 目标达成度练习密度运动负荷组织参与出汗情况学习气氛面部表情参与程度感知体验 竞争 合作 人际关系 积极参与成员

表4 课堂观察量表

4.组间交流提升

经过小组记录汇总,小组代表交流汇集看课要素,组织者把小组记录分别发放给各小组成员。通过看、评课各个环节的分工合作,每位教师独立思考,集体研讨,对体育课堂的有效要素进行研讨,讨论后进行交流学习,发挥团队的合作能力,促进每位教师全面、迅速的成长。

六、结语

在看、评课中分工合作是开展教研活动积极有效的一种组织形式,这种形式以人人参与、人人思考、人人交流、人人提高为过程,搭建体育教师发展专业素养和能力的平台,从而达到提高体育课堂效益的目的。这就要求一线体育工作者,积极参与课堂观察中的分工合作,研讨和优化课堂的有效性,为开展学校体育工作搭建平台,只有课堂有效、高效了,学生的体质健康才能得到有效地提升。

[1]章佩国.新课程[J]太原:新课程,2012.3:62-63.

[2]汪海潮.探索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0.

猜你喜欢

分工合作器材教研
小龙虾历险记之夜幕下的晚餐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AV TOP 100!2020-2021年度优秀影音器材推荐榜简评
最贵的器材多少钱 Damian Demolder
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策略
谈分工合作在体育课中的教学拓展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