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省肉牛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2014-05-10林胜华

四川畜牧兽医 2014年4期
关键词:存栏肉牛牛肉

林胜华

(四川省畜牧总站,四川 成都 610041)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和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城镇居民肉类消费结构的变化,牛肉消费持续快速增长,2010年全国人均消费4.87千克,比2000年增长50.6%,年均增长率为4.2%,但仍不足同期世界平均水平10千克的50%。

在牛肉消费大幅增长的情况下,我国肉牛存栏量近10余年来却大幅下降,从2000年的9657万头下降至2010年的6739万头,降幅高达30%。2013年全国的肉牛存栏数下滑至4630万头,这大致相当于每28人拥有1头肉牛,而美国是每11人拥有1头,世界牛肉生产第一大国巴西是1人拥有1头牛。近年来,全国基础母牛每年的下滑幅度在15%至20%之间,个别地方甚至接近60%。四川省情况与全国类似,从2008年开始,牛存栏量逐年下降,到2013年底的6年时间,存栏下降超过15%,而期间牛肉价格上涨超过100%。受生产成本变化、农民进城务工减少养殖、肉牛繁殖周期长等多重因素影响,四川省牛肉生产增速减缓,存栏的下降趋势和消费的增长趋势在未来几年都将难以改变,供需矛盾会更加突出。

1 肉牛养殖的基本情况

1.1 存栏情况 全省2008年存栏牛1163万头,其中黄牛占40%,水牛占20%,牦牛占38%,奶牛占2%。2011年存栏1090万头,2012年940万头,估算2013年存栏下降100万头以上。预计未来几年全省黄牛、水牛存栏还将逐年持续减少,牦牛稳中有降,奶牛存栏少量增加。

1.2 牛肉与肉牛活体价格 从2008年开始,全省牛肉价格开始出现较大变化。当年1~9月牛肉价格保持小幅上扬,9~12月上涨加速,全年均价24~28元/千克;2009年以后持续走高,2012年大幅上涨,均价为42.55元/千克,年底已达48~50元/千克,五年涨幅100%;2013年部分地区达70元/千克。成都、达州、泸州、德阳等地优质西杂牛活体2013年底已达25-30元/千克。根据供需情况分析,未来几年全省牛肉价格还将持续稳步走高。

1.3 养殖区域与规模 四川全省都是肉牛养殖的传统区域,低海拔地区饲养黄牛、水牛、奶牛,高海拔地区饲养牦牛,以农户或牧民散养为主要养殖形式。2012年全省年出栏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占比仍然不足5%,而全国平均水平大于14%,肉牛年出栏10头以下的散养比例达72.38%。

近两年来,受肉牛价格持续上涨,养殖效益相对较好的驱动,四川省肉牛养殖投资快速增加,巴中、达州、南充、自贡、宜宾、泸州等地区增长迅速,以宜宾、泸州一带的白酒金三角地区增长更加明显。一批存栏超过200头,年出栏超过500头的较大型肉牛养殖场陆续兴建,2011年,全省只有1家肉牛场的存栏达到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的规模,到2013年,全省共有9家国家级示范场,还有一批省市级示范场正在发展之中。

四川省三州地区肉牛存栏基数较大,但受地理环境、生产方式与交通条件的影响,生产能力较低。

1.4 良种推广 四川省从1976年就开始了良种肉牛的推广,主要用西门塔尔牛改良本地黄牛、么拉牛改良水牛,期间引进过少量利木赞、安格斯、夏洛莱等品种。目前,在宣汉、巴中、中江等主产区杂交改良面超过了80%,其中培育了兼用牛新品种蜀宣花牛群体。2009年,四川省参与国家肉牛良种补贴项目,开始了新一轮的大规模肉牛改良,当年采购各类肉牛冻精56万支(包括肉用西门塔尔、皮埃蒙特、夏洛来、利木赞、安格斯等品种)和乳用西门塔尔牛冻精4万支。至2013年,全省改良肉牛348万头,乳肉兼用西门塔尔牛17.5万头,全省主要生产区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2 肉牛产业发展矛盾突出

2.1 牛肉供需矛盾突出 全省牛肉消费需求总量不断增加,2000年全省人均年消费2.8千克,2012年达3.4千克,预计2013至2020年平均递增将达4%。到2020年,预计全省人口将达0.945亿,人均消费量将达到4.2千克,牛肉需求量将达到40万吨。

然而,我省用于牛肉生产的黄牛、牦牛、水牛等存栏从2008年达到1163万头高峰以来,每年以2%左右的速度连年递减,到2013年总存栏已低于900万头,下降了20%以上,奶用公牛育肥所提供的数量有限。2012年全省牛肉产量29万吨,与日益增加的消费量差距甚大,造成供需矛盾尖锐突出。

2.2 消费增长与存栏下降之间的矛盾长期存在 四川省人均牛肉消费量不到同期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档肉食品消费的持续增长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同时,农区大量原来养牛的农民进城发展,黄牛、水牛(主要是原耕牛)存栏大幅下降,牧区推行禁、休、轮牧和草畜平衡,存栏稳中有降,以牛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为主要方式的肉牛杂交生产面临运行机制的制约而难于大面积有效展开,农区肉牛规模化养殖才刚刚起步,全省肉牛生产下降的趋势也将在相当长时间内存在。

2.3 肉牛良繁体系建设停滞不前 全省肉牛良繁体系建设多年停滞不前,甚至有所倒退。据四川省畜牧总站2013年统计,全省畜牧系统近600个基层配种站点设施基本老化,技术人员短缺,运行成本高昂,生存普遍艰难,不少配种站点处于停滞状态。用于冻精保存的易耗品液氮在凉山州大部分县价格超过30元/升,内地农区也超过10元/升,而液氮只是肉牛配种工作所需的必需品之一,价格高且易消耗,运行的高成本制约了全省良种肉牛的推广。

2.4 肉牛养殖技术与管理水平两低 肉牛养殖技术主要包括繁殖、饲养、牛场经营等多个方面,各类新技术的推广运用都必须建立在规模化饲养的条件之下。而全省传统肉牛养殖以农区散养和草原放牧为主,高度依赖田间、草山、草坡的杂草及天然草场。截止2013年底,全省专业化的以肉牛(兼用牛)繁育为核心的规模养殖场只有2家,国家级肉牛标准化养殖场9个,省级示范场17个,而且主要都是最近一两年新建的以短期饲养为目的育肥场,养殖技术与管理水平远没有专业化,存栏量有限,一旦架子牛源不足,经营持续性难言乐观。

2.5 各级政府重视不够,投入力度严重不足 全省地方部门在肉牛生产方面投入寥寥,除农业部开展的“肉牛国家良种补贴项目”和“标准化示范场”建设项目近几年较为稳定之外,省、市、县三级政府基本没有配套资金,以至于“肉牛国家良种补贴项目”在四川省开展面临诸多困难。

3 推动四川肉牛产业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四川省肉牛养殖基础原材料资源(玉米、豆粕、饲草等)不具优势,要依靠充分开发利用农作物副产物,通过品种改良、科技推广与饲养方式的转变来提高单产,以此推动全省肉牛业持续稳定发展。

3.1 繁育体系建设是肉牛产业发展的关键点 肉牛生产有其特殊性,良种的推广主要通过冻精的推广运用来实现。加强推广渠道建设,保障本地黄牛不断通过杂交改良源源不断地生产杂交牛,不断提高杂交代次,扩大良种覆盖率,在全省牛存栏不断下降的长期趋势下,增加良种肉牛的存栏比例,保证后备良种肉牛的供给,全省2013年肉牛良种覆盖率仅40%,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3.1.1 加强畜牧(农业)系统自身的力量。主要包括在基础设施建设、人员技术培训、保障运行资金等方面加大力度,提高服务质量。

3.1.2 积极引导规模化肉牛场、独立技术人员等民间资金投入配种站点的建设,畜牧(农业)系统推广体系与市场化体系相互配合,才能保持繁育体系的长期良好运行。

3.2 加大规模养殖场建设力度 通过集中繁殖、自繁自养、集中育肥、家庭牧场、公司加农户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规模养殖场数量,为肉牛饲养技术水平的推广创造必要的基础条件,只有规模化饲养,养殖新技术才能更好得到推广,肉牛单产才能增加,生产效率才能有效提高。

肉牛规模化养殖投入高、周期长,风险大,要积极引导民间资金投入,主要投入两个方向:一是规模与适度规模育肥场,肉牛养殖主产区应做好科学规划,每一个育肥场都应引领一定区域的繁育区,不能盲目新建育肥场,要有足够的农户养殖繁育基数做支撑,尽量减少大量跨区域收购架子牛育肥的经营方式;二是鼓励育肥场建立相应的繁育技术合作区,在合作区建配种站点等服务机构,提供配种及相关服务,独立经营,配种站点可与畜牧(农业)部门的站点相融合,保障区域内架子牛的生产,也为育肥场提供稳定的牛源。

3.3 加强新技术的推广 对省内肉牛养殖新技术推广部门加大支持力度,通过加强公益性技术指导与培训,在肉牛人工授精、犊牛管理、集中育肥、牛场建设、牛场经营与管理、疫病防控、人工种草、饲草加工与贮存等方面加快新技术传播速度和推广面,加快本地役用黄牛的杂交改良及相关配套技术的推广运用,为更多养殖者提供技术支持。

3.4 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 良繁体系建设、规模场建设、新技术推广都离不开各级财政的支持,牛肉作为“菜篮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各级财政部门有责任高度重视。在财政资金支持方面,应因地制宜,做好长期的区域产业规划,对产业规划区保持长期的重点支持,以利于建设一批肉牛优势产业区,只有肉牛养殖规模达到一定的水平,形成了以基地繁殖、集中育肥、牛肉深加工等较为完整的优势产业链,市场化调节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总之,把握住四川省肉牛产业的关键点、加大对产业的扶持力度和引导,采取一些力度较大、中长期连贯性的具体措施,将对全省肉牛养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存栏肉牛牛肉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肉牛口炎咋防治
鸡蛋存栏偏低 价格上涨
酸汤牛肉里的爱
7月份生猪存栏首次实现同比增长
寻味牛肉
牛肉怎么做,好吃又嫩?
农业部发布 2017 年 4 月 400 个监测县生猪存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