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校绩效管理,完善教师多元评价
2014-05-10■赵岩
■赵 岩
加强学校绩效管理,完善教师多元评价
■赵 岩
天津市和平区万全小学校长
●以责任心培养责任心。
●校园里的每一个人都是重要的。
●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如果一个孩子从来没有苦苦地思索过某一个问题,从来没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从来没有一个令他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走进过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那么,他就没有在这所学校受到真正的、良好的教育,而给予每一个孩子这样理想的教育正是我们永远不懈追求的教育理想!
善良、坚毅、聪慧、勤奋,是赵岩给人留下的印象。
2012年,她担任了万全小学的校长,“校园里的每一个人都是重要的”,这是她任职后给予每一名师生的承诺与希冀。在老师们的心目中,她是严谨务实的知心人,在学生们的眼中,她是高雅知性的“故事校长”。她要求自己非常严格,时时处处率先垂范,“创新的领路人、实干的排头兵”是大家对她的评价。她遵循教育规律,凭借着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德育实践工作经验,总是能够最快地接受先进理念和新鲜事物,总有数不尽的精彩创意,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平安和谐校园、全国特色学校、全国德育科研先进学校、全国红旗大队。她所具有的实践与研究的能力使她接连成为天津市“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学员、天津市“131创新人才”培养人、和平区领军人才培养人、和平区名校长培养人……
接过打造百年名校的接力棒,她没有丝毫懈怠,以“开放教育”为特色的学校发展之路在她的引领下愈加宽阔。每一天,她都在以智慧和热情书写着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份执著,让大家看到教育改革的浪潮中,飞舞的那朵美丽的浪花!
(本刊记者韩大勇,天津师范大学教授王慧来)
科学的绩效考核方案是保障学校内涵发展的有力支撑和保证,因此必须加强学校绩效管理,完善教师多元评价。
一、科学评价,实施科学管理
我校根据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建立了一套符合教育教学规律,适应学校实际和教职员工职业特点的考核制度。在考核标准上,重点把握以下八个方面。
1.宏观考核与微观考核相结合,侧重微观考核。
宏观考核就是由教育局向学校提出的关于考核工作的宏观性指导意见,强调面上的管理和带有普遍意义的规范要求。微观考核主要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按照上级部门的考核指导意见,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具体考核方法,使考核方法更具有针对性,更便于学校微观操作。学校应制定切合实际的考核评价标准,坚持科学性、全面性、实绩性的原则,注重奖勤罚懒、多劳多得,政策、制度向一线教师倾斜,向关键岗位倾斜。
2.集中考核与民主考核相结合,侧重民主考核。
集中考核是以领导为评价主体的考核形式。民主考核以群众为评价主体,它充分发挥广大教职员工的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作用,提高了教职员工的主体意识,使考核工作能够更广泛地采纳群众意见,做到了客观、公平、公正,杜绝了领导说了算、标准不统一的现象。
依托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平台,在不断完善现代学校制度的同时,学校充分积极发挥教代会、家委会作用,坚持集中考核与民主考核相结合,侧重发挥民主考核的作用。如评定班级转化工作奖,学校将各班级在教学和德育方面的基本数据提供给任课教师,请大家进行投票选举。俗话说得好,群众的眼光是亮的,评定主要参考投票结果。
3.综合考核与分类考核相结合,侧重分类考核。
综合考核是指对全体教职员工全方位的考核。分类考核是指对学校内特定群体的考核。在制定教职员工考核标准的同时,细化分类分级考核指标,对不同岗位的人员,在考核要素的权重赋分上给予区别,例如,根据岗位职责,考核对象共分为三类人员:一线教师、行政人员和教辅人员。对一线教师的评价进行必考项目和奖励项目相结合的方法;对教辅人员以等级的方式进行评价;对行政干部的考核学校采取述职后由教代会评定等级并与工作业绩相结合的办法。这样,多角度多层面的考核制度使不同的群体,都能获得符合其特点的公平、公正的评价。
4.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侧重定量考核。
定性考核是指对被考核对象素质和工作业绩质的方面的考核,偏重于肯定与否定,如教学研究、班级博客、护导工作、班主任工作等;定量考核是指对被考核对象素质和工作业绩量的方面的考核,侧重于变化与发展,例如考核中关注班与班之间的差异,年级与年级之间的不同。
5.内部考核与外部考核相结合,侧重外部考核。
内部考核是指学校内教职员工之间的考核,外部考核是指学生、家长、社会对教师工作、学校工作的考核。侧重外部考核能使教育置于社会监督之下,学校将社会满意度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
在我校,外部考核的主要力量来自学校的教育议事委员会和三级家委会组织。教育议事会(是由家长代表、学生代表、教师代表、行政代表、社区代表、共建单位代表、公务员代表、专家代表组织形成的体系)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为教学管理提供真实的考核数据。这种内外结合的考核方式增强了学校和教师的社会责任感。
6.专业考核与师德考核相结合,侧重师德考核。
专业考核是考核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情况。师德考核是考核教师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况,特别是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的情况。在考核标准中,学校把教师的师德考核摆在全部考核指标的首位,加大了师德在考核中的权重。
7.惩罚考核与激励考核相结合,侧重激励考核。
(4)医院财务信息不公开,成本核算监督体系不完善。当前,每年国家卫生计生委财务司只公布年度经费的执行情况,公众根本无法知悉每个医院具体的财务状况,外界对医院会计核算工作起不到监督作用。因此,必须加快医院成本核算监督机制建设,形成有效监督。
惩罚考核是以惩罚为目的的考核。激励考核是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为目的的考核。考核的目的不是惩罚,而是为了发挥它的激励作用。侧重激励考核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实施重教育、重引导、重激励的人性化管理。对有违反师德表现、有损学生利益和造成恶劣影响的教师,实行“一票否决”。对工作出现失误、差错的教师,不是全盘否定,而是看长处、重发展、促改进;对业绩突出、成绩显著的教师,在职称晋升、评特评优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8.终结考核与过程考核相结合,侧重过程考核。
终结考核是一种结论性的考核,只重结论不重过程,只重当前不重历史。过程考核是充分考虑教师的一贯表现,不以一时一事成败作为考核依据。过程性考核成效明显,有利于教师的发展。学校尊重教师主体地位,考核工作也充分体现教书育人的专业性、周期性,通过建立教师发展档案的方式,实施动态、全面的评价。在学校考核制度中,设有月考核和学期考核两部分。月考核体现了过程评价,学期考核则为结果评价,二者既独立又相辅相成。
二、注重创新,全面推进落实
1.不断改革考核方法,使考核更加科学化。
如何更科学地进行评价管理是学校每年都在思考的问题。结合学校、教师的实际情况,学校也在不断地改革、创新考核办法。例如,随着硬件设施的提升,采取多种方式评价教师常态课水平。从之前的推门听课,逐步加入抽签课、网络巡课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执教能力,以此督促教师钻研教材,向四十分钟要质量。
2.不断丰富考核内容,使考核更加人性化。
随着亮点工作不断涌现,学校也及时丰富考核内容,激励教师积极投入到各项改革浪潮中去。为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学校先后设立了“优秀教研组”“奉献奖”“勇挑重担奖”“财产保管奖”“安全工作奖”,等等。
学期考核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每年的教师考评总结会上,学校都赋予它新意,为其“包装”,吸引所有教师的眼球。形式多变的考评会是为了每一位教师都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捧着奖状高高兴兴回家,以利再战。但教师的考核不管形式怎样变换,它的宗旨始终是:促进教师发展。
三、认真思考,品味考核内涵
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把深化干部教师对考核的认识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二是关注考核后的及时反馈与沟通,这直接关系到考核目标的实现;三是要深入研究考核的权重问题。
我推荐的书
◎《一盏一盏的灯》,吴非(王栋生)著,江苏教育出版社
◎《班主任可以做得这样有滋味》,郑英著,教育科学出版社
◎《做最好的老师》,李镇西著,文化艺术出版社
◎《忠告中层》,郑杰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责任编辑 韩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