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河从这里流过

2014-05-09ArticlePictures卢凤霞

河南电力 2014年11期
关键词:内乡内黄县内乡县

文 Article/图 Pictures_卢凤霞

和全国一样,我省很多市县的名称都与境内的河流有关,命名依照“水北为阳,水南为阴”的原则。如洛阳,在洛河之北;濮阳,在濮水之北。而内黄县的得名,则与曾经流过此地的黄河有关。

内黄县历史悠久,县名命名的时间可追溯到2200多年前。据《内黄县志》记载:“汉高祖九年(公元前198年)始置内黄县。”和其他地方不一样,现在的黄河并不经过内黄。有哪些证据证明内黄之“黄”就是指黄河呢?

据史料记载,黄河自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流经内黄东,金明昌五年(1194年)改道南迁,流经内黄1796年,留下黄泽、金堤、高堤、鲧堤等历史遗迹。2003年6月,在内黄县梁庄镇三杨庄村实施水利工程时发现一处因黄河泛滥而被整体淹没的西汉村落,成为黄河流经内黄的重要依据。

黄河水带来灾难,同时也冲积来肥田沃土。从上古时期以来,先民们便在黄河沿岸开荒耕作,繁衍生息,黄河泛滥便避往他乡,黄河水退就举家回迁。秦末汉初,天下乱象结束,正是盛世开创之时,黄河北岸人口众多,已达到必须设郡县治理的程度。汉高祖九年,内黄县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史书之中。当时,内黄一带隶属魏郡,其郡治在邺城(今临漳县邺镇,内黄县西北50公里处)。立足魏地,自我观物,黄河以北近者为内,黄河以南远者为外,又因为在黄河南岸设有外黄县(属陈留郡),因此,便起名内黄。

关于县名由来,还有一个民间传说。据说内黄刚置县时,地方官员因为县名争论不休,互不相让。恰好刘邦巡视天下路经此地,一众官员便将此事上奏刘邦,刘邦听后便道:“黄河南有外黄县,此地处黄河北,与外黄相对,就叫内黄县吧。”这个传说其实还是有一定真实性和参考价值的。据史料记载,刘邦年轻时在外黄令张耳的门下当过门客,由此可见,刘邦年轻时曾在外黄生活过一段时间,一统天下后在黄河北岸筹置新县,便不由自主地联想起对岸的外黄来,起名内黄顺理成章。

从县名的构成来看,内黄的“黄”字就是黄河,而内黄的“内”字,除了内部、距离近解释之外,是否还有别的意义?翻阅中国行政区划,目前中国有三个县是以“内”字开头的,除了内黄县,还有河北邢台的内丘县和南阳的内乡县。通过资料查阅对比,发现内乡与内丘的县名由来居然原因相同。内丘县,西北有蓬山,丘在其间,故名中丘。内乡县,因地处南乡与北乡之间故名中乡县。隋开皇初年,因避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名讳,将“中”改为同义的“内”字,中丘改为内丘、中乡改为内乡。

既然内丘、内乡是因为避讳而由“中”改“内”,那么内黄的“内”字是否也含有“中”的意思呢?如果以魏郡郡治邺城为起点,画一条直线,经过内黄县西汉故城(在今汤阴县任固镇),至西汉黄河故道为终点,可以清楚地看到,内黄故城基本处于这条直线的中心位置。由此可见,内黄的“内”字也含有“中”的意思。

多重历史证据足以表明,内黄曾经是一个黄河流过的地方。

猜你喜欢

内乡内黄县内乡县
内黄县举办第四届 “村干部爱心助学,圆学子梦”金秋助学活动
让“扶贫月季”开出“致富花”——河南省内乡县人大常委会助推月季产业侧记
内乡县衙话石材——中国古代河南内乡县衙石材应用一瞥
河南南阳内乡县拟投资80亿元建石材基地
遗山县令的民生情怀
内乡县
内黄县
“亮”出职责 “晒”出担当 “评”出压力 “改”出实效——河南省内乡人大常委会“四字诀”为代表工作装上“助推器”
探究理学名儒王检心、王涤心二兄弟对内乡的历史影响
内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