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育锻炼自觉性影响因素之研究
2014-05-09李鸿昕
李鸿昕
(郑州大学体育系, 河南 郑州 450001)
为了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使学生更好地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发展节奏,构建科学合理的自主性体育锻炼活动模式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举措。现在,大中专院校都非常重视学生自主锻炼意识的培养,把培养学生自主锻炼作为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大学生自主性体育活动意识的培养,直接关系到他们走向社会后是终止体育锻炼还是继续参加体育锻炼。笔者详细了解了影响河南省大学生体育锻炼自觉性影响因素,为河南省学校体育工作的制订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河南省部分综合性大学,以郑州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工业大学、中原工学院在校生体育锻炼自觉性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进行文献收集、检索;收集整理河南省部分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行为等相关材料,为本文的设计与构思提供了参考。
1.2.2 问卷调查法 以河南省部分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自觉性行为资料,制作了问卷,对部分大学生进行调查,其中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968份,删除无效问卷,实际有效卷960份,回收率为96.8%,有效率96%。
1.2.3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收集的数据,运用 Spss19.0 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分析,并根据统计数据进行表格制作和图表绘制。
1.2.4 逻辑推理法 利用分析、综合、归纳、推理的方法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处理,得出结论。
2 结果与分析
2.1 河南省部分综合性大学学生对体育课兴趣的现状调查分析
体育课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增强大学生的体质,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问卷调查和对河南省部分综合性高校大学生的访谈中我们可以看到:体育基础的必修课与体育选修课相比,大部分的学生更加青睐于体育选修课。
表1 河南省部分综合性院校大学生对体育课兴趣现状调查 n=960
通过表1我们可以看到:(1)将近一半的大学生同意在大学一年级开设体育基础必修课,从某种意义上讲,河南省高校设置的体育基础必修课是十分有必要的;(2)有87.08 %的大学生选择对体育选修课非常感兴趣。这说明体育选修课在大学生中受到广泛地欢迎,而且,也能够反映出河南省部分综合性大学对于体育课的课程设置非常合理,做到了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置科学的运动项目,有利于大学生体育技能的掌握,为其形成良好的终身体育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河南省部分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
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是指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观因素,是学生的一种心理过程。而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好与坏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就是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可以是通过好友的带动、也可以是自身在参加体育活动中领悟获得,直接决定着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
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原因,不仅是自己内心的动力因素,还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不是单一不变的。根据调查显示,我们了解到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呈现多元化的态势。从表2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最主要的动机是强健体魄,第二大动机是消遣娱乐,而塑造体形、扩大交际范围和提高运动技能也占到了一定的比例,这些都是积极的影响因素,有利于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但是,有一小部分学生选择应付体育达标考试,对于这部分学生,体育教师应给予正确地引导和帮助,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课外体育活动,并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儿童需要阅读,家庭需要亲子共读,通过不断的阅读实践,相信孩子能够在家长的引导下,走向更有效、更广泛、更灵动、更丰满的“活态”阅读体验之中。
表2 河南省部分高校大学生体育课外活动动机一览表
表3 河南省部分高校大学生对体育课外活动频率一览表
表4 河南省部分高校体育赛事开展情况的调查
表5 河南省部分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文化节态度的调查 %
2.3 河南省部分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频率
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频率指的是大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参加体育活动的次数,是在一定时间保障下,大学生经常性地参加体育锻炼,以致于提高其身体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
由表3我们可以看到,将近一半的大学生是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没有固定的次数,占到了49%。从调查的数据我们可以知道,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是不容乐观的,究其原因,随着网络的发达,大学生余暇时间休闲娱乐的方式也多样化,上网、玩游戏、看书等等,占据着大学生课外时间,再加上大学生处于青春年少时期,有旺盛的生命力和精力,没有积极主动的意识参加体育锻炼来增进健康,这就导致了大学生不参加或者较少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因此,学校应出台相应的约束制度和合理的政策来激励大学生养成自觉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习惯。
2.4 河南省部分高校大学生对学校开展体育赛事情况调查研究
高校的体育赛事是学校打造体育品牌的重要手段,能够吸引大学生积极地参加到体育锻炼中,也是促进大学生身体锻炼的基础。高校的体育赛事活动有利于学校形成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提高在校大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促进大学生终身体育形成的重要方法。同时这也是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培养大学生具备良好思想品德的重要途径。
从表4中的调查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到,河南省部分高校的体育赛事举办的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基本上能够满足学生对体育赛事的基本需求,能够在大部分的学生中产生积极的影响力,促进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另外,还有学生认为学校不经常举办体育赛事,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学校的资金不到位、宣传力度不够、体育赛事的组织管理不当等等,造成了大学生较少地了解体育赛事,因此,更不会承受体育赛事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2.5 河南省部分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文化节态度的情况调查
体育文化节的开展,能够改变师生的价值观念,它不仅是一种身体锻炼、增强体质的重要手段,而且,更是一种享受快乐、享受成功、享受合作的体验。它能够吸引大多数人关注、支持体育文化节的开展,促进多数人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表5是对河南省部分高校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竞赛情况的调查。
从表5中可以看到,大学生对第一类篮球、排球或者是足球比赛,持积极态度的与第二类和第三类比赛相比,所占的比例较少,占到了38.9%,而61.1%的学生表示无所谓或者不愿意参加球类比赛。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还是偏重于第三类趣味性的比赛,比如,24人25足跑,自行车慢骑比赛等,这些有趣味性的比赛更能吸引大学生的积极参与,这样的体育竞赛不需要学生掌握较高的运动技能,只需要拥有一技之长,它是集运动、趣味、娱乐为一体的体育活动,不仅能够吸引有运动天赋的同学,而且也能号召那些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的积极参与。因此,学校在举办展现运动技能的篮、排、足等球类比赛的同时,应加大对第三类趣味性比赛的投入,吸引更多的师生参与到运动中去,提高其身心健康发展。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3.1.2 河南省部分综合性大学有75.6%的大学生对于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持有积极的态度;而且他们以“强健体魄”和“消遣娱乐”为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的人数最多。
3.1.3 河南省部分高校的体育赛事举办的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经常举办体育赛事的高校占到了49.3%,基本上能够满足学生对体育赛事的基本需求。
3.1.4 参加体育文化节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能够改善其社会适应能力。调查显示:以趣味性为主的课余体育竞赛最受大学生的欢迎,占总数的63.4%。
3.2 建 议
3.2.1 政府应根据河南省部分综合性大学的实际情况,制定有关体育教学的法令和法规,统一体育教学大纲和教学成绩评核的标准,应继续保持现如今的体育必须课、选修课开设的现状,而且要增加对体育教学内容、方法中新颖性、趣味性和竞争性的设计,以提高大学生参加体育课的积极性。
3.2.2 河南省部分综合性大学应通过体育教师的正确引导、组织更多的体育活动来提高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动机和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以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锻炼其意志品质,进而促进校园的精神文化建设。
3.2.3 河南省部分高校应保持举办体育赛事的良好势头,争取多举办一些趣味性较强的体育竞赛,吸引更广泛的大学生参与到体育竞赛中,进而促进校园投入更多的体育场地、设施、器材,培养更多体育人才,促进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3.2.4 应加强体育文化节活动的举办,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增加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陶冶大学生的情操,有利于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促进校园的制度文化。
[1]刘丹.高校体育竞赛与校园文化建设互动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7.
[2]仇军.西方体育社会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76-180.
[3]潘前.美国中学校际体育竞赛体制初探[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6):45-49.
[4]刘芳.试论学生体育竞赛活动与校园文化[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1(3):56-57.
[5]邵汉明.中国文化研究 30 年: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郑捷,齐云飞.在高校文化建设中植入体育元素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7):85-90.
[9]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5-20.
[10]肖丹.石家庄市中学体育竞赛现状调查与分析[J].科学大众,2009(12):164.
[11]韩宁.高校校园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嘉兴学院学报,2006(3).
[12]陈玉彪.福建省高职院校体育竞赛活动与校园物质文化互动调查[J].辽宁高职学报,2009,11(12):104-107.
[13]魏纯镭,毛军平.体育教育与文化[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