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有效追问

2014-05-08吴昌湖

广西教育·A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正数负数错误

吴昌湖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 有效追问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A-

0109-01

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过程,有效的数学问题不仅促进教学顺利完成,促进学生思考,还有利于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促进知识的迁移。而课堂中的追问既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是教师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的体现,恰当的追问能够让课堂成为生成智慧的天堂。

一、追问的原则

所谓“追问”,就是在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基本问题后,教师有针对性地“再次提问”,再次激活学生思维,促进数学问题的深入探究。但是课堂的追问不是漫无目的地提问,应该基于一定的教学目标,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

(一)追问应该有层次

在启而不发、问而无答时,为了降低难度,追问的形式可以将问题分解成几个相对容易的小问题,依次提出或者引导学生换一种角度去思考问题。有层次地追问,能体现知识的发生、发展的逻辑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例如在讲到如何利用一元二次函数的图象求最值时,可以分解成几个问题:

(二)追问讲究有效性

问题的提出是否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或者可以达到某种教学目的。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对不对?”“是不是?”“会不会?”这些问题,这些问题学生回答很是统一、简洁,虽然可以营造课堂气氛,但是过多答案单一的简单的问题常常导致表面热闹而不能使学生认识知识的本质,应尽量避免无效的提问。

二、数学课堂中的追问艺术

教师的有效追问,能够让学生在发生矛盾分歧中协调发展、在犯错误时迷途知返、在意外之时有所收获、在思维空白之处拨开迷雾。以下是笔者的几点认识,供同行分享。

(一)矛盾分歧中追问

在教学正数与负数的加法时,让学生思考:一个正数加上一个负数得到什么数?有的学生说是负数,有的说是正数,也有的说等于0。学生的思维处于矛盾分歧中,这时教师抓住时机追问:等于负数的理由是什么?请举例说明。待学生回答后继续追问:你有什么好办法去判断一个正数加上一个负数的结果呢?这样的追问将本节课的重点展示出来,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望,感受分类的数学思想。最后不仅理解分歧的原因所在,更让学生在思考中理解对有理数加法运算法则的认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

(二)错误之处追问

在数学课堂中,在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不应急于出示正确答案,应把握合理的纠错时机,正确解读学生错误的原因。例如,在解方程-=1时,有些同学算得x=5,教师经过观察分析发现,因为有的学生在化简时的通分和解方程时的去分母产生概念混淆从而运算错误。此时,教师可以提问:如何检验你的答案是否正确?学生把“解”代入方程后发现错误。教师可以追问:分式加减的法则是通分还是去分母?引导学生发现是通分。在追问下发现错误的原因在于等式右边没有乘以公分母6。在归纳时可以追问:解这样的方程的一般步骤是什么?要注意什么?如果只是一笔带过给出正确答案而没有对错误进行追问剖析,学生对通分和去分母的区别很难有正确的认识。

(三)意外之时追问

数学课堂少不了惊奇的时刻。例如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分解因式的“平方差公式”,教材主要体现公式的直接应用。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例举猜数最快的游戏,如去超市买一样东西单价10.2元每千克,重量是9.8千克,那么要付多少钱?有人在两秒钟之内算出。学生感到惊奇,到底是怎么算的呀?教师可以提问:9.8和10.2这两个数有什么关系?它们都在哪个整数附近?继续追问:由此你能想到什么?速算的法宝是什么呢?这样的追问,促进学生对平方差的公式结构特征及其应用价值有更深刻的理解。

(四)思维空白处追问

教师的有效追问是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的“金钥匙”,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勤于思考,善于追问,学生才会勇于探索,乐于学习。(责编 卢建龙)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 有效追问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A-

0109-01

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过程,有效的数学问题不仅促进教学顺利完成,促进学生思考,还有利于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促进知识的迁移。而课堂中的追问既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是教师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的体现,恰当的追问能够让课堂成为生成智慧的天堂。

一、追问的原则

所谓“追问”,就是在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基本问题后,教师有针对性地“再次提问”,再次激活学生思维,促进数学问题的深入探究。但是课堂的追问不是漫无目的地提问,应该基于一定的教学目标,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

(一)追问应该有层次

在启而不发、问而无答时,为了降低难度,追问的形式可以将问题分解成几个相对容易的小问题,依次提出或者引导学生换一种角度去思考问题。有层次地追问,能体现知识的发生、发展的逻辑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例如在讲到如何利用一元二次函数的图象求最值时,可以分解成几个问题:

(二)追问讲究有效性

问题的提出是否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或者可以达到某种教学目的。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对不对?”“是不是?”“会不会?”这些问题,这些问题学生回答很是统一、简洁,虽然可以营造课堂气氛,但是过多答案单一的简单的问题常常导致表面热闹而不能使学生认识知识的本质,应尽量避免无效的提问。

二、数学课堂中的追问艺术

教师的有效追问,能够让学生在发生矛盾分歧中协调发展、在犯错误时迷途知返、在意外之时有所收获、在思维空白之处拨开迷雾。以下是笔者的几点认识,供同行分享。

(一)矛盾分歧中追问

在教学正数与负数的加法时,让学生思考:一个正数加上一个负数得到什么数?有的学生说是负数,有的说是正数,也有的说等于0。学生的思维处于矛盾分歧中,这时教师抓住时机追问:等于负数的理由是什么?请举例说明。待学生回答后继续追问:你有什么好办法去判断一个正数加上一个负数的结果呢?这样的追问将本节课的重点展示出来,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望,感受分类的数学思想。最后不仅理解分歧的原因所在,更让学生在思考中理解对有理数加法运算法则的认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

(二)错误之处追问

在数学课堂中,在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不应急于出示正确答案,应把握合理的纠错时机,正确解读学生错误的原因。例如,在解方程-=1时,有些同学算得x=5,教师经过观察分析发现,因为有的学生在化简时的通分和解方程时的去分母产生概念混淆从而运算错误。此时,教师可以提问:如何检验你的答案是否正确?学生把“解”代入方程后发现错误。教师可以追问:分式加减的法则是通分还是去分母?引导学生发现是通分。在追问下发现错误的原因在于等式右边没有乘以公分母6。在归纳时可以追问:解这样的方程的一般步骤是什么?要注意什么?如果只是一笔带过给出正确答案而没有对错误进行追问剖析,学生对通分和去分母的区别很难有正确的认识。

(三)意外之时追问

数学课堂少不了惊奇的时刻。例如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分解因式的“平方差公式”,教材主要体现公式的直接应用。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例举猜数最快的游戏,如去超市买一样东西单价10.2元每千克,重量是9.8千克,那么要付多少钱?有人在两秒钟之内算出。学生感到惊奇,到底是怎么算的呀?教师可以提问:9.8和10.2这两个数有什么关系?它们都在哪个整数附近?继续追问:由此你能想到什么?速算的法宝是什么呢?这样的追问,促进学生对平方差的公式结构特征及其应用价值有更深刻的理解。

(四)思维空白处追问

教师的有效追问是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的“金钥匙”,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勤于思考,善于追问,学生才会勇于探索,乐于学习。(责编 卢建龙)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 有效追问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A-

0109-01

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过程,有效的数学问题不仅促进教学顺利完成,促进学生思考,还有利于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促进知识的迁移。而课堂中的追问既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是教师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的体现,恰当的追问能够让课堂成为生成智慧的天堂。

一、追问的原则

所谓“追问”,就是在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基本问题后,教师有针对性地“再次提问”,再次激活学生思维,促进数学问题的深入探究。但是课堂的追问不是漫无目的地提问,应该基于一定的教学目标,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

(一)追问应该有层次

在启而不发、问而无答时,为了降低难度,追问的形式可以将问题分解成几个相对容易的小问题,依次提出或者引导学生换一种角度去思考问题。有层次地追问,能体现知识的发生、发展的逻辑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例如在讲到如何利用一元二次函数的图象求最值时,可以分解成几个问题:

(二)追问讲究有效性

问题的提出是否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或者可以达到某种教学目的。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对不对?”“是不是?”“会不会?”这些问题,这些问题学生回答很是统一、简洁,虽然可以营造课堂气氛,但是过多答案单一的简单的问题常常导致表面热闹而不能使学生认识知识的本质,应尽量避免无效的提问。

二、数学课堂中的追问艺术

教师的有效追问,能够让学生在发生矛盾分歧中协调发展、在犯错误时迷途知返、在意外之时有所收获、在思维空白之处拨开迷雾。以下是笔者的几点认识,供同行分享。

(一)矛盾分歧中追问

在教学正数与负数的加法时,让学生思考:一个正数加上一个负数得到什么数?有的学生说是负数,有的说是正数,也有的说等于0。学生的思维处于矛盾分歧中,这时教师抓住时机追问:等于负数的理由是什么?请举例说明。待学生回答后继续追问:你有什么好办法去判断一个正数加上一个负数的结果呢?这样的追问将本节课的重点展示出来,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望,感受分类的数学思想。最后不仅理解分歧的原因所在,更让学生在思考中理解对有理数加法运算法则的认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

(二)错误之处追问

在数学课堂中,在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不应急于出示正确答案,应把握合理的纠错时机,正确解读学生错误的原因。例如,在解方程-=1时,有些同学算得x=5,教师经过观察分析发现,因为有的学生在化简时的通分和解方程时的去分母产生概念混淆从而运算错误。此时,教师可以提问:如何检验你的答案是否正确?学生把“解”代入方程后发现错误。教师可以追问:分式加减的法则是通分还是去分母?引导学生发现是通分。在追问下发现错误的原因在于等式右边没有乘以公分母6。在归纳时可以追问:解这样的方程的一般步骤是什么?要注意什么?如果只是一笔带过给出正确答案而没有对错误进行追问剖析,学生对通分和去分母的区别很难有正确的认识。

(三)意外之时追问

数学课堂少不了惊奇的时刻。例如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分解因式的“平方差公式”,教材主要体现公式的直接应用。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例举猜数最快的游戏,如去超市买一样东西单价10.2元每千克,重量是9.8千克,那么要付多少钱?有人在两秒钟之内算出。学生感到惊奇,到底是怎么算的呀?教师可以提问:9.8和10.2这两个数有什么关系?它们都在哪个整数附近?继续追问:由此你能想到什么?速算的法宝是什么呢?这样的追问,促进学生对平方差的公式结构特征及其应用价值有更深刻的理解。

(四)思维空白处追问

教师的有效追问是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的“金钥匙”,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勤于思考,善于追问,学生才会勇于探索,乐于学习。(责编 卢建龙)

猜你喜欢

正数负数错误
在错误中成长
“正数和负数”检测题
学好乘方四注意
历经艰辛的“负数”
非负数|a|、a2帮你轻松解题
不犯同样错误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
正数与负数(小相声)
可爱的错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