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故事点亮课堂
2014-05-08刘春花
刘春花
【关键词】故事 课堂 《鹬蚌相争》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A-
0085-01
李振村老师说:“当课堂上缺少了故事,语言中缺少了情感,教学也就变成了风干的丝瓜,了无生趣,苍白干瘪。”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用生动有趣的小故事为课堂增姿添彩,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如笔者在本校举行的评课活动中,听了一位年轻教师执教苏教版语文第六册《鹬蚌相争》一课后,引发了几点思考。
【课的开始】
师:孩子们喜欢听故事吗?
生:喜欢!
师:战国时候,中原大地并立着七个小国:秦、楚、韩、魏、赵、燕、齐(出示:战国七雄图)。在这七个国家中,秦国的国力最强大,而其他六个国家势力较弱,秦国国王野心勃勃,一直想消灭其他六国一统天下。但秦王心里明白,如果秦国直接与六国为敌,即使自己国力再强大,也很难如愿以偿。于是,他一直在等待着机会。有一回,赵国和燕国闹了点小矛盾,赵王大怒,决定攻打燕国出口恶气。秦王听了这事后大喜,他相信统一天下的机会就要来了。然而,赵国有个叫苏代的人急忙去求见赵王。苏代只给赵王讲了一个故事,便使得赵王立刻打消了攻打燕国的念头。一个故事居然制止了一场战争,是什么故事能有这么大的力量呢?
【反思】
一位教育家说:“兴奋与激动会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对学习内容表现出兴趣,进而使他们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课始,教者抓住小学生普遍喜欢听故事的心理,声情并茂地讲述了一个历史小故事,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使课堂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的情感,师生间有了心灵的共鸣。而故事在关键处却戛然而止,教者抛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一个故事居然制止了一场战争,是什么故事能有这么大的力量呢?”学生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师板书课题“鹬蚌相争”,达到未见其文先知其势的教学效果,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使学生迫不及待地投入文本的学习中,课堂出现了全班学生专注阅读的场景。
【课中演练】
师:鹬啄蚌,蚌夹鹬,一来一往,互不相让。他们一开始争斗时是怎么样的?咱们分角色来朗读他们的对话好吗?
(生分角色朗读)
师:对“鹬”的引导——多么鲜美的蚌肉,可惜它死死夹住你的嘴。你会甘心吗?对“蚌”的引导——现在鹬就在你的面前,它一心要啄你的肉,你会怎么样?
(“鹬”和“蚌”激烈地争吵,互不相让。双方开始时是大声地呵斥对方,而后争吵声渐渐变小)
师:“鹬”和“蚌”后来感觉怎么样?
生:太累了!我都大汗淋漓了!(学生趴在课桌上,有气无力状)
【反思】
在学生分角色读“鹬”和“蚌”争吵的对话时,教师要言不烦的点拨让学生感悟并读懂语言文字,走进故事体验“鹬”和“蚌”的心理活动。在此基础上,“鹬”和“蚌”激烈地争吵,双方僵持不下,随着争吵的加剧,“鹬”和“蚌”精疲力竭,声音越来越小。在这一生动的教学情境中,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之弦被深深地触动,他们不仅理解了“威胁”“筋疲力尽”等词语的含义,更深刻体会到,正是因为它们互不相让,只顾眼前利益才落得两败俱伤,最后被第三者——老渔翁捕获的下场。课堂教学以生为本建立在即时情境体验当中,真正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为深刻、透彻。
【课的结尾】
师:当年苏代给赵王讲的就是这个《鹬蚌相争》的故事。如果你就是赵王,听了这个故事后你会怎样想呢?
生1:真是多亏了苏代的这个故事。要不然燕国和我们赵国就真的成了秦国的“瓮中之鳖”了!
生2:看来我应该多读一些书,才能见多识广啊!
生3:古语说得好: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原来小故事中也蕴藏着大智慧!
……
师:小故事蕴藏大道理,这就是寓言的魅力。
师(出示著作《战国策》):“鹬蚌相争,渔夫得利”这个故事就是出自这本著作。(出示“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辕北辙”“惊弓之鸟”等寓言故事)你们听过这些寓言故事吗?这些故事也是出自这本《战国策》。这部著作善于运用巧妙生动的寓言故事揭示深刻的道理。大家课后多读一读这部著作,一定能从中感受无限的精彩!
【反思】
卢梭说过:“当我们没有回忆线索的时候,是很难把孤立的事实和论据长久地记在心里的。”通过一节课的文本学习,教者在课的结尾密切联系开头的故事,抓住揭示文本核心内容的这条线索提出问题:如果你是赵王,听了这个故事后你会怎样想呢?”学生通过深思、交流,不仅系统地归纳了故事内容,而且通过入情入境的师生对话深化了对寓言的理解,使整堂课首尾呼应。更难能可贵的是,在理解寓意之后,教者进一步介绍《战国策》中更多的寓言故事,给学生课外阅读提供入口,把学生的思维和视界引向更开阔之处,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打下基础。
纵观本节课,课堂教学的亮点就在于一个小故事。故事真正打动了学生的心灵,打开了学生的心门,朝向更广阔的阅读天地。这也充分说明了,好的语文课堂,要有生动的故事来点亮。
(责编 杨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