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批注式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4-05-08韦鹏

广西教育·A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意蕴手法文本

韦鹏

【关键词】语文教学 批注式阅读

实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A-

0078-01

批注式阅读是指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用精练简洁的文字写批语、做注释,突出学习重点,提高对文本的理解的一种阅读方法。在初中语文课堂开展批注式阅读教学,能够摆脱单纯依靠教师传授知识的情况,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开展批注式阅读教学,教师要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大胆质疑,同时将读与写、学与思结合起来。下面笔者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批注式阅读教学谈谈自己的实践。

一、对文章的写作手法进行批注

一篇好的文章,除了具备好的题材,还要有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因此,在语文课中进行批注式阅读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仔细分析文章运用的写作手法,在相应的地方进行批注。通过批注式阅读,学生能够熟悉文章所采取的各种写作手法,并能在写作中学会运用,提高写作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文章采取的写作手法多种多样,如设置悬念、前后照应、层层铺垫、夹叙夹议等。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要对课文中采用的写作手法进行批注,在相应的地方写上课文在什么地方采用了何种艺术表现手法,在写作时如何使用类似的写法方法,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等。比如,在学习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文《智取生辰纲》时,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仔细分析作者采用的写作手法,如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是运用了明暗两条线的变化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这两条线分别是:杨志押送金银担(明线)→时间、地点←吴用智取生辰纲(暗线)。此时,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对明暗两条线的变化进行批注,并在旁边标注明暗两条线变化中的三组矛盾,写下文中采用的表现手法,如设置伏笔、层层铺垫、设置悬念等。通过分析问题和写批注,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文章的结构和主题,有助于学生掌握小说的写作手法。

二、对文章的意象进行批注

从文学理论方面来看,任何一篇文学作品都是作者主观心理和客观物象的统一,是意和象的统一,把握了意象,也就能够抓住作者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脉络,领会文章的主旨。因此,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的意象,即指导学生对文中的客观事物的描写进行批注和分析,从中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例如,在学习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课文《祖国呀,我亲爱的祖国》时,教师可以请学生对诗歌中出现的“老水车”“路基”“矿灯”“黎明”等客观事物进行分析和批注,虽然这些事物很普通,但在作者笔下却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比如,对“熏黑的矿灯”“破旧的老水车”这些客观事物的描写,象征着祖国的贫穷落后,而“古莲的胚芽”“绎红的黎明”则象征着在全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人民奋发图强、励精图治,向灿烂美好的前程迈进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意象进行批注和分析,能够让学生明白如何把握客观事物描写与作者情感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三、对文章的意蕴进行批注

阅读一篇文学作品,只有把握文章的意蕴,才能够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在精神。然而,文章的意蕴是通过文本的关键语句体现出来的,因此,教师在开展批注式阅读教学时,应该指导学生学会抓住文章的关键语句,领会作者的思想。以学习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例,由于这是一首充满丰富联想和想象的词,在进行批注式阅读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对词中的句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进行批注和分析,挖掘词的意蕴,在这句话的旁边写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比如,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洒脱、旷达的性格和对人生无奈的感叹。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蕴,教师在开展批注式阅读教学时,还要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空白处。对文本的空白处进行批注,有利于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和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例如,在学习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课文《孔乙己》时,对于孔乙己的结局,虽然作者没有说明,但是文中的空白处给予了读者很大的思考空间,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批注,在旁边写上:结尾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科举制度下文人被扭曲心灵的抨击。

开展批注式阅读教学,能够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可是,让学生独自进行批注还不够,教师应该对文章的精彩处和关键处进行适当地引导,指导学生对有质疑的地方进行推敲,提高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效率。

(责编 欧孔群)

猜你喜欢

意蕴手法文本
层递手法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七步洗手法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历史课点评的意蕴
论秦观词的感伤意蕴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意蕴难求
牵引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9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