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的时机与策略
2014-05-08马进超
马进超
【关键词】课堂提问 时机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A-
0036-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法已被摒弃,许多教师开始把“启发式”“讨论式”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应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当中,并利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中的核心手段——课堂提问,为学生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培养良好的问题意识。遗憾的是,当前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特别是一些年纪较大、已习惯于“老师讲,学生听”等教学方式的教师,不讲究提问的时机和方式方法,致使引入“讨论式”教学成了东施效颦,往往出现事与愿违的现象:师生教学活动不合拍,教师要么自问自答,自找台阶,唱独角戏;要么课堂上热热闹闹,学生无序讨论,答非所问。怎样才能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增值”呢?
一、准确把握提问时机是有效提问的关键
课堂提问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不能仅仅为了形式而走走过场,摆摆样子,不分场合、不合时宜地提问。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是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时提问。当学生还在“发愤”求“知”,但又不能立刻“知”,思维处于“困惑”之时,教师要做学生的知心人,要善于了解学生的疑难,掌握“火候”,及时“解惑”。具体来说,教学提问应当在教学活动之前,与学生进行交流活动之中和教学活动快要结束时开展。
(一)教学活动之前提问,引入新课
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课伊始,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都处于最旺期,是进行提问的最好时机,教师要乘势而入,把问题抛出。数学新知识与旧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利用这个特点和知识迁移的理论进行提问,不失为一个有效途径。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面积》时,笔者先从复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等学生已经熟悉的图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入手。然后启发学生: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中,怎样将未知的知识转化成已知?学生回答: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再从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中寻求答案。笔者再问:圆的面积计算能不能也像这些图形一样进行转化?又怎样转化?这样一问,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引入寻找圆面积公式推导的进程当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后,教师再作必要的启发、引导,学生的思维豁然开朗,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向,在此基础上,教师再作点拨,新知识的教学就迎刃而解了。可见,在开课之时,教师只要抓住了新旧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找准新知识教学的切入点,再把学生“扶上马,送一程”,新知识教学的任务就轻松完成了。
(二)在数学活动中提问,将学生的思绪引向探求知识的真谛
在数学活动中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探究,必定有所疑、有所惑,自然就会有发问质疑的意愿。此时,教师就要抓住时机,适时提问,引领学生发现新问题、分析新问题并解决新问题,实现学生的自我建构。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面积公式推导》时,当学生将圆分成8等份,拼接成近似平行四边形后,学生肯定会产生圆周的曲线是不是和平行四边形的边相等的疑虑。这时笔者提出:能不能不改变圆周的长度,而将它“拉”直?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启发学生把圆等分的份数不断增多,曲线就不断逼近直线了。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圆的面积看成与变形后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同。通过计算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得到要求的圆的面积。
(三)在教学活动将结束时提问,给学生概括提升的机会
新课教学结束后,教师可设计一些总结性提问,让学生在思考中得到提升。还是以《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为例,当学生弄清了求圆的面积可以转化为求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的面积后,我们可以提出问题: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与原来的圆之间有什么联系?让学生思考、交流,从而使学生得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圆的半径,它的底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或者“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它的宽相当于圆的半径”的关系。这样就水到渠成地得出圆面积公式S=πr2。
二、提问要讲究技巧,注重策略
教学是一门艺术,数学教师在这方面应有更高的造诣。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当教师设计好了提问内容,把握好了提问时机,选择好了提问对象,那么,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而这东风就是提问技巧和策略。
(一)精心设计问题,注重提问的针对性
问题的设计要根据教材内容,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学习目的要求展开,注重提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要把课堂提问作为开启学生思考之门的钥匙,架设师生开展交流、互动的桥梁。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提问时,要精心酝酿提问内容,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进行提问。一个经过精心设计、充满挑战的问题,可以把学生带入知识的殿堂。经过思考,他们就会有所发现、有所收获。而获得成功体验的学生,必将更加好思、乐学。如,在教学二年级运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时,起初,对100-27-23=100-(27+23)=100-50=50一类题目的算法,限于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及经验,学生很难理解,不明白为什么要把“减”变成“加”。面对学生的困惑,笔者提问了一个家里开有士多店的学生:“老师拿10元钱,买了一支3元的牙刷和一支5元的牙膏。你怎样确定该找回多少元钱给老师呢?”这个同学不加思索便回答:“3+5=8(元),你该付8元,我找回2元给你。”针对这个问题情境,笔者适时引导,结果全班绝大部分学生对减法性质有了深刻的理解。
(二)提问要难易适中,切忌作秀式提问
教师设置问题,首先要了解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的知识现状、学习态度和能力水平为依据提出问题,而不能为了追求问题的“高、大、全”而好高骛远、标新立异,使学生像雾里看花,似懂非懂,望而却步。当然,教师也不能认为自己的学生这也不懂,那也不会,不敢设置能够反映学生真实思维深度的问题,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坐失良机。这样的课堂就像一潭死水,毫无生气,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时,笔者抓住“周长”的概念理解这个关键,先让学生到操场上沿着篮球场边界跑一圈,学生回到课堂上时,笔者提问:“刚才我们跑了多远?”学生回答后,笔者顺着学生的思路指出:我们跑过的路径就是篮球场(长方形)的周长。通过这个情境教学,学生自然就懂得了“周长”的意义。在此基础上,笔者再问:“圆的周长怎样量度呢?有没有办法用尺子把它量出来呢?”一个提问就把学生带到了本课的难点。后面运用“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进行教学:用绳子沿着圆的边缘绕一圈再拉直度量,或“把圆沿着平面滚动一周”后量滚动的轨迹就得到圆的周长。就这样,一节较抽象的概念教学课,就在师生的一问一答中轻松完成了。
(三)提问要兼顾全体学生,避免厚此薄彼,造成教学不公
课堂提问作为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重要手段,在具体运用时,要兼顾全体学生,避免厚此薄彼。现在的小学生见多识广,思想开放,有较强的民主意识和平等意识。他们最反感教师对一些学生偏爱,而对另一些学生不闻不问的做法。因此教师切忌在一堂课上总是特别关注几个爱回答问题的学生,每堂课都让这几个学生包场,而让大多数学生受到冷落,或者为了让“潜力生”不分散注意力,专挑他们作为提问对象。只有充分尊重全体学生,设计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才能够积极思维、踊跃发言,课堂气氛才能活跃起来,达到“有效课堂”和品质要求,为提高教学质量、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总之,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潜质。而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提问的方式方法,在教学中的主要时间节点上适时提问,不失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潜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路径。
(责编 林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