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液相色谱信息的西青果化学成分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数学模型的构建
2014-05-08王定颖朱靖博寇自农杨兰苹
王定颖, 朱靖博,2*, 丁 燕,2, 寇自农, 杨兰苹
(1.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辽宁 大连116034;2.大连工业大学植物资源化学与应用研究所,辽宁 大连116034;3.大连工业大学实验仪器中心,辽宁 大连116034)
单味及复方中药、植物源功能性食品的活性评价方法是公认的难点,其主要原因是物质体系组成和作用机理的复杂性。在现有的科学技术水平下,研究者们普遍采用针对混合物中已知或主要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或针对全成分指纹图谱阐明其化学组成色谱信息的方法进行分析[1]。但由于化合物成分对靶点同时存在协同、拮抗等复杂作用,这一方法对于植物源功能性食品、单味及复方中药等复杂体系活性评价的局限性是不言而喻的[2,3]。各种类别的色谱分析在获得复杂体系化合物组成及含量方面信息具有明显的优势,如运用分子生物色谱筛选中药活性成分及其质量控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药材中某主要化合物或某杂质的含量,结合质谱分析确定药材中某主要化合物或某杂质的化学结构等[4-7],因此在获得提取物活性数据的基础上,结合色谱信息构建数学模型来评价这些复杂体系的活性,可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复杂体系的色谱信息包含成分组成、比例、含量等多方面,其对活性的影响可随色谱信息的变化而变化,且这一变化不呈简单的线性加合作用。回归分析常被用作处理一系列变化的因素对某单方面探测目标的影响效应,包括变化因素之间的幂响应、相互作用效应、多重共线性与超饱和模型等[8,9]。逐步回归法(stepwise regression,SR)是回归分析中的一种模式,采用在基本自变量回归的基础上逐一筛选其余自变量,并通过对已剔除的自变量进行多轮筛选过程,改变显著自变量项选入和剔除的标准,获得包含主要效应分量的优化回归方程。由于每步都做检验,因而保证了最后所建立的回归方程中所有自变量都是显著的[8,10]。SR已广泛应用于农学、经济学、社会学、地质学等行业[11-16],在中药活性研究中仅见于筛选血竭中活性成分和药物质量控制中有所运用[17,18]。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可以良好地抑制餐后血糖升高,已成为降低餐后血糖的一线药物[19,20]。目前人们已发现大量植物提取物或有效部位可明显抑制α-葡萄糖苷酶,并对其有效成分进行分离富集研究[21-26]。已有的研究证明,西青果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抑制α-葡萄糖苷酶作用,较现有的治疗糖尿病临床药物阿卡波糖(acarbose)具有明显的优势[27-29]。因此,本论文建立了基于复杂体系色谱分析信息、生物活性信息的数学模型来表征与评价天然产物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方法,对于开展植物源功能食品、中药研发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试剂与材料
P230-Ⅱ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大连依利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DZF-6050真空干燥箱、R502B旋转蒸发器(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公司);SK-1快速混匀器(常州国华仪器有限公司);MDFF2LASO.25反渗透纯水机(大连美德环保设备公司);BS2245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仪器公司);BT100-1J蠕动泵驱动器(保定兰格恒流泵公司);1.5 mL PE离心管(美国Axygen公司);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迪马科技公司);Galaksil EF-C18M120A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加莱克色谱科技公司);超声波清洗机、恒温水浴锅等实验室常用设备。
对-硝基苯基-α-D-吡喃葡萄糖苷(p-nitrophenyl-α-D-glucopyranoside,PNPG,纯度99%)、α-葡萄糖苷酶(来自酿酒酵母,规格为7.14 U/mg)、牛血清白蛋白(BSA,纯度≥95%)均购于Sigma公司;阿卡波糖片(acarbose,50 mg/片,批号 H19990205;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
甲酸、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碳酸钠、磷酸购自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对-硝基苯酚(PNP)购自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工业级甲醇、乙醇、丙酮、正己烷(均重蒸后使用),购自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乙腈、甲醇均为色谱纯,购自美国Tedia公司;超纯水为实验室仪器自制。
西青果原药材:生产批号090301,购自河北聚仁堂饮片有限公司。
1.2 研究方法
1.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Galaksil EF-C18M120A;流动相A:乙腈;流动相B:0.02 mol/L 磷酸二氢钾溶液(磷酸调节pH=2)。梯度洗脱程序:0~40 min,10%A~18%A;40~55 min,18%A;55~60 min,18%A~70%A;60~70 min,70%A;70~73 min,70%A~10%A;73~80 min,10%A。流速:1.0 mL/min;进样量:10μL;柱温:常温;检测波长:254 nm。检测过程每组样品平行测定3次。仪器检出限:峰高>6.0 mV,峰面积>50.0 mV·s。
1.2.2 组分样品的制备
取212 g西青果原药材经乙醇加热回流提取得到 TCR-crude。取 TCR-crude 60.0 g经 HPD-100大孔树脂除去蛋白质、氨基酸、无机盐以及部分极性极小的物质,得到富集后的产物TCR-pur,编号S1。取TCR-pur 9.5 g进行Sephadex LH-20色谱分离,得到28份组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混合物样品组,编号S2~S29。分别浓缩、干燥、称重,并将其配制为1.00 g/L的甲醇溶液,密封保存作为后续HPLC成分检测与PNPG活性检测的样品。制备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组分样品制备过程Fig.1 Preparation process of the samples
1.2.3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检测
酶液配制:取14 U/mg规格的α-葡萄糖苷酶7.14 mg,用含0.20%牛血清白蛋白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H6.8,浓度0.067 mol/L)溶解后定容于100 mL容量瓶中,冰箱冻存,使用前经解冻并稀释10倍后即得0.1 U/mL的α-葡萄糖苷酶液。
采 用 HPLC-PNPG 法[30,31]检 测,反 应 在 1.5 mL的PE管中完成。具体操作方法:加入0.067 mol/L pH6.8的磷酸盐缓冲溶液50μL、0.1 U/mLα-葡萄糖苷酶60μL、待测样品的甲醇溶液5 μL,振荡混匀,于37℃水浴中恒温孵育20 min;再加入40μL4.0 mmol/L PNPG,振荡混匀,于37℃水浴中恒温孵育反应30 min;最后加入0.2 mol/L Na2CO3溶液160μL终止反应,加超纯水稀释定容至1 500μL,混匀机中混匀,经0.45μm滤膜过滤,待HPLC检测。实验设样品组、空白对照组(blank control,以等量磷酸盐缓冲溶液代替酶液)、阴性对照组(negative control,以等量纯甲醇代替样品溶液)和阳性对照组(positive control,以等量同浓度阿卡波糖溶液代替样品溶液)。HPLC检测条件: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甲酸水溶液(45∶55,v/v);等度洗脱8 min;流速:1.0 mL/min;进样量:10μL;柱温:常温;UV检测波长:315 nm。检测限:峰高>0.0 mV,峰面积>0.0mV·s。
活性大小采用相同浓度的样品对酶的抑制率(W)来表示,使用PNP峰面积-浓度标准曲线法计算浓度。标准曲线的绘制:准确称取PNP标准品0.034 7 g,用重蒸纯水超声辅助溶解,定容于25 mL容量瓶中,配制成10 mmol/L的PNP母液,再将 其 稀 释 成 0.8、0.4、0.2、0.1、0.05、0.01、0.005、0.002 5 mmol/L 系列浓度的PNP标准液,过0.45μm水系滤膜,经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检测条件同PNPG法活性检测中的HPLC条件。以PNP峰面积为横坐标,PNP浓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抑制率 W 计算公式:100%,式中:A为阴性对照中PNP的浓度(扣除相应空白);B为样品组(包括阳性对照)中PNP的浓度(扣除相应空白)。
1.2.4 数学模型的构建
以样品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 W 为因变量、样品HPLC谱图中各组分的峰面积3次测定的平均值(Vi)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在这个模型中,样品个数N=29,样品维度(所有样品峰的总数)P=55,属于典型的超饱和模型(P>N),且单个样品中的不同成分之间会对活性产生难以预估的相互作用,或者某个成分的单独作用可以相抵其他若干组分的共同作用,即待考察的项数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故选用逐步回归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具体操作中使用统计软件SPSS13.0中的“Regression Analysis/Linearity/Stepwise”程序进行数据处理,选取F分布概率区间为进入F(α=0.05),移出F(α=0.10)。
2 结果与讨论
2.1 HPLC条件的确定
为了获取充分的色谱信息,本文考察了Diamonsil C18、UniPS 5-100、Hypersil BDS C18、Sino-Chrom ODS-BP等色谱柱对样品的分离效果,确定了 Galaksil EF-C18M(250 mm×4.6 mm,5μm,填料孔径12 nm)作为分析色谱柱,选择乙腈与0.02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磷酸调节pH=2)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此条件下西青果提取物达到了较好的分离(见图2)。
2.2 组分样品的制备及其HPLC检测
图2 西青果乙醇提取物的HPLC谱图Fig.2 HPLC chromatogram of Terminalia chebula Retz.extract with ethanol
TCR-crude经 HPD-100大孔树脂富集处理后 得 到 黄 褐 色 细 干 粉 状 TCR-pur 40.3 g,经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柱分离得到29个成分连续变化、组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混合物样品组。对各组样品采用HPLC检测各样品的化学组成,结果见图3。
每组样品平行测定3次,根据出峰时间对不同组分的各个峰进行排列,将保留时间相同或相近、峰形相似的峰进行识别和匹配,记录峰面积数值并计算其平均值与相对标准偏差(RSD)(具体数据略)。
2.3 样品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检测
对上述样品进行PNPG法活性检测,所得结果的标 准 曲 线 方 程 为 y=0.000 2x+0.002 3,r=0.999 2,根据方程计算各组分的PNP浓度及其相应的对酶抑制率,对各样品活性检测数据取3次测定的平均值,所得结果见表1。
表1 PNPG法测定的29组样品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n=3)Table 1 Inhibition ofα-glycosidase enzyme for the 29 samples by PNPG method(n=3)
图3 29组样品的HPLC谱图Fig.3 HPLC chromatograms of the 29 samples
2.4 样品成分与活性对应的数学关系模型的构建
由 SPSS13.0软件中的“Regression Analysis/Linearity/Stepwise”程序处理得出如下结果:模型拟合概况及方差分析见表2,其中的复相关系数R表明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复决定系数R2反映V引起W 的变异性。当自变量V7、V18、V29、V4、V11、V36都进入方程时,R=0.854,表明自变量与因变量有良好的相关性。R2=0.729表明上述6个自变量可以解释因变量72.9%的变异性。检验回归方程6种模式的F统计量分别为6.962、7.112、4.296、7.641、5.053、4.909,均大于对应的F0.1(1,54)=2.81,F0.1(2,53)=2.41,F0.1(3,52)=2.20,F0.1(4,51)=2.06,F0.1(5,50)=1.97,F0.1(6,49)=1.90。6步回归的显著F 变化值(Sig.F change)依次为 0.014、0.013、0.049、0.011、0.034、0.037,均小于0.05,差异显著,所以回归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模型6的方程更显著,更有统计学意义,为最优回归方程。
在回归系数分析表(表3)中,回归系数(B)的绝对值反映了组分对酶的抑制率程度,绝对值越大,表现出对抑制酶活能力的影响越大,影响包括促进与阻碍两种作用。表3中列出了回归模型的自变量系数与常数项及个体的t检验。由第6步回归分析的t检验可以知道,对 V7、V18、V29、V4、V11、V36检验的 Sig.F change值依次为 0.018、0.006、0.000、0.001、0.016、0.037,均小于0.05,差异显著,表明回归方程在个体上有意义。且由Model 1、Model 2可看出,V18引入后使V7的回归系数绝对值减小,说明前者可部分抵消后者的作用。同理,V29可部分抵消V7、V18的作用,三者的回归系数均为负值,表明该成分对酶的活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V4、V11的回归系数为正,表明该成分对酶的活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V11的引入使V4的回归系数变大,即V11可以增强V4的抑制作用;V36的回归系数为负,且V36的引入使V7、V4的回归系数的绝对值变小,V18、V29、V11的回归系数绝对值变大,表明V36本身对酶活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其可抑制 V7、V4的作用,促进 V18、V29、V11的作用。
表2 模型拟合概况及方差分析Table 2 Model summary and analysis of variance
表3 6个数学模型的回归系数分析Table 3 Analysis of the coefficients of the six models
逐步回归方程:
Model 1:W =V7× (-0.035±0.013)+77.336±5.921;
Model 2:W=V7×(-0.032±0.012)+V18×(-0.175±0.066)+80.439±5.472;
Model 3:W=V7×(-0.031±0.011)+V18×(-0.155±0.051)+V29×(-0.043±0.021)+84.582±5.529;
Model 4:W=V7×(-0.048±0.012)+V18×(-0.117±0.058)+V29×(-0.095±0.026)+V4×(0.057±0.021)+84.018±4.918;
Model 5:W=V7×(-0.052±0.011)+V18×(-0.126±0.054)+V29×(-0.135±0.030)+V4×(0.081±0.022)+V11×(0.069±0.031)+82.553±4.596;
Model 6:W=V7×(-0.034±0.013)+V18×(-0.155±0.051)+V29×(-0.142±0.028)+V4×(0.079±0.020)+V11×(0.074±0.028)+V36×(-0.117±0.053)+85.669±4.476。
综上,对酶活性影响显著的物质依次为第18、29、36、4、11、7号峰对应的化合物。
2.5 模型的稳健性与普适性分析
在29组样品中随机抽取15组进行任意混配,制得5组新样品并配制为1.00 g/L 的甲醇溶液,编号 S1N、S2N、S3N、S4N、S5N,采用上述方法重复HPLC成分检测与PNPG活性检测。5组样品的HPLC检测化学组成结果见图4(相应的色谱信息具体数据略)。从HPLC成分检测可知此5组样品构成的新测试集包含数学模型6中所述对活性影响显著的全部化合物,故可采用此组数据验证模型的稳健性。
图4 模型稳健性考察样品的HPLC谱图Fig.4 HPLC chromatograms of the samples for the steadiness of the model
根据模型方程式可预测该5组样品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分别为88.48%、99.76%、78.49%、26.94%、93.88%,按其大小顺次样品排列为S2N>S5N>S1N>S3N>S4N。采用PNPG法实际测得样品的 抑 制 率 分 别 为 93.36%、99.98%、76.65%、31.15%、97.03%,按大小顺次样品排列为S2N>S5N>S1N>S3N>S4N。该数值变化规律与计算所得数据吻合,存在正常范围内的随机误差,说明模型的稳健性良好。
中药组分是天然的混合复杂化合物体系,不同中药组分的复杂程度不同,西青果组成成分与药理活性已被多位学者深入研究。本论文通过构建西青果提取物中多个化学成分与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之间对应关系的数学模型,建立了一种基于复杂体系色谱分析信息、生物活性信息的数学模型来表征与评价天然产物某方面活性的方法。相信这一研究思路同样适用于单一植物的多种成分与其他方面活性、不同中药资源的成分与多种不同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这对于开展植物源功能食品、中药研发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3 结论
本研究借助SPSS13.0软件,探索了结合色谱学与统计学表征复杂体系中成分与活性对应数学关系的可行性。研究中构造了一系列组成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连续变化样品组,测定其成分信息与活性信息,采用多元线性回归中的逐步回归法建立数学关系模型来表征多个化合物的混合复杂体系中各物质含量与活性大小的关系并证明了该关系模型的稳健性良好。结果表明这一探索是可行的。此关系模型可表征化合物混合体系中各物质含量变化引起的活性变化,对药物开发以及质量控制中的关键活性物质的确定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为应用数学在色谱分析学领域的使用开拓了一个新的思路与方法,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由于本研究时间及条件所限,未能确定对活性影响较大物质(第18、29、36、4、11、7号峰对应化合物)的具体的化学结构,后续研究中可在此方面做进一步的探索。
[1] Cheung F.Nature,2011,480(7378):S82
[2] Ma L,Wang Y F,Lin Z Y,et al.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emical Biology and Chemistry Biomedical Cross International Symposium(马林,王渝芳,林志云,等.第四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暨国际化学与生物医学交叉研讨会论文集),2005
[3] Qi L W,Zhou J L,Hao H P,et al.Journal of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齐炼文,周建良,郝海平,等.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10(3):195
[4] Wang H L,Zou H F,Kong L,et al.Chinese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汪海林,邹汉法,孔亮,等.色谱),1999,17(2):123
[5] Niu X X,Cui X S,Su H,et al.Chinese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牛晓雪,崔旭盛,苏贺,等.色谱),2012,30(2):211
[6] Zhao L L,Liu F F,Peng Y,et al.Chinese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赵路路,刘菲菲,彭缨,等.色谱),2012,30(12):1271
[7] Zhu P X,Ding L X,He J J,et al.Chinese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朱培曦,丁丽霞,何佳佳,等.色谱),2012,30(10):1026
[8] Mi H,Zhang W Z.Practical Modern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 and SPSS Application.Beijing:Contemporary China Publish House(米红,张文璋.实用现代统计分析方法及SPSS应用.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
[9] Wang H W,Zhang Z H.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s in China(王惠文,张志慧.管理科学学报),2006,9(4):27
[10] Wang L B.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Models,Case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SPSS.Beijing:Economic Science Press(王力宾.多元统计分析:模型、案例及SPSS应用.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11] Fu Y,Wang L J,Chai F M,et al.Earth Science Frontiers(付勇,汪立今,柴凤梅,等.地学前缘),2009,16(1):373
[12] Mo H D.Agricultural Experiment Design.2nd ed.Shanghai:Shang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ublishing House(莫惠栋.农业试验统计.2版,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2
[13] Gu S L,Hui D F,Bian A H.J Biomath,1998,13:426
[14] Liu J,Liu Y,Liu X,et al.Am J Hum Genet,2007,81(2):304
[15] Liu G B.Journal of Tianj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刘桂宾.天津农学院学报),2007,14(3):33
[16] Liu X Y,Meng J.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刘晓宇,孟军.中国农学通报),2012,28(7):223
[17] Wang J G.[MS Dissertation].Shanghai:Shanghai University(王继国.[硕士学位论文].上海:上海大学),2004
[18] Li S Z,Bian H R,Liu X L.Journal of Guiyang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李姝臻,边洪荣,刘晓龙.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4):297
[19] Sun H X,Li R L,Zhao S Q.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Drug-Use in Hospitals of China(孙会仙,李瑞林,赵尚清.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1,11(1):94
[20] Goto Y,Yamada K,Ohyama T,et al.Diabetes Res Clin Pract,1995,28(2):81
[21] Zhu Y P,Li X T,Li L T.Journal of Chinese Institut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朱运平,李秀婷,李里特.中国食品学报),2011,11(4):154
[22] Xu Q Y.[MS Dissertation].Dalian:Dal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许芹永.[硕士学位论文].大连:大连工业大学),2012
[23] Nilubon J A,Megh R B,Jun K.Food Chem,2007,103:1319
[24] Megh R B,Nilubon J A,Gao H,et al.Food Chem,2008,106:247
[25] Zhu Y P,Yin L J,Cheng Y Q,et al.Food Chem,2008,109:737
[26] Li D Q,Qian Z M,Li S P.J Agric Food Chem,2010,58:6608
[27] Xiao Y F,Liu X L,Liu S,et al.Journal of North Pharmacy(肖云峰,刘小雷,刘爽,等.北方药学),2011,8(11):19
[28] Cheng D Y,Wang Y L,Liu Y H,et al.China Pharmacist(程东岩,王友联,刘永宏,等.中国药师),2011,14(10):1521
[29] Gao H,Huang Y N,Xu P Y,et al.Food Chem,2007,105:628
[30] Zhu W J,Kou Z N,Zhang X,et al.Foo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朱文佳,寇自农,张曦,等.食品研究与开发),2012,33(8):171
[31] Xu Q Y,Zhu J B,Song Q N,et al.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Food Industry(许芹永,朱靖博,宋青楠,等.食品工业科技),2012(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