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宁市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社团裁判协会的现状和未来

2014-05-07

四川体育科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裁判员裁判协会

卓 倪

在我国全民健身运动日益普及,休闲体育日益广泛,基层比赛越来越丰富的情况下,积极开展高职高专在校学生裁判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裁判知识的学习可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各类运动项目的基本技能。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并以此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对于一个大企业或工厂单位来说开展体育活动是为了提高职工的身体素质,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职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培养团队精神,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体育活动的开展需具有懂得竞赛规则和具有裁判能力的组织者。只有掌握了竞赛规则,胜任裁判工作,才能带动和组织本单位和周围的人开展体育竞赛活动,所以他们是体育活动的积极参加者和组织者,提高高职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将有利于推动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成功率。

然而在高职院校的裁判协会组织工作中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例如:没能很好的结合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完全脱离地域性的特色运动项目;缺少有经验的老师进行指导;开设的培训项目较少、老套、陈旧,提不起90后学生的参与热情等等。因此,针对这一现状,以南宁市西乡塘片区8所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体育裁判协会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并对其量化和分析,旨在对各高职院校裁判协会的发展现状进行全面、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发现存在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促其发展和完善。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南宁市西乡塘区8所高职高专体育裁判协会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高职院校体育裁判协会的相关论文、书籍,掌握其目前研究进展,并对其进行分析整理。

1.2.2 访谈法 拜访了区体育局裁判协会的相关研究专家,访谈南宁市高职院校从事裁判协会工作的教师和学生,了解存在的问题,掌握第一手资料,同时对问卷的设计做准备。

1.2.3 问卷调查法 (1)问卷设计:在大量阅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初步设计了问卷,然后咨询专家意见,修改问卷。再进行小范围的发放,回收问卷,根据调查情况对问卷进行再次修改。最终确定了《南宁市8所高职院校体育裁协调查问卷》和《制约学生选择裁判协会因素调查问卷》其中包括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内容分为调查者基本情况、体育裁判协会的开展情况(目的、活动情况、存在困难、影响因素等)。

(2)问卷发放:按照南宁市高职院校分布区域,抽取了西乡塘区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相思湖校区、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相思湖校区、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8所高职院校体育裁判协会的学生和从事过裁判协会组织工作的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放教师问卷80份,回收76,剔除无效问卷3份,有效问卷73份,有效回收率91.2%;发放学生裁判员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86份,回收率为96.5%,剔除无效问卷14份,有效问卷372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3%;发放非学生裁判员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77份,回收率为94.2%,剔除无效问卷20份,有效问卷357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9.2%。能满足分析和统计样本量的基本要求。

1.2.4 数理统计法 SPSS11.0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南宁市高职院校学生裁判协会的发展现状

2.1.1 高职院校中开展的裁判培训项目共计5个 根据调查结果可知,在所调查的8所高职院校中,开展较广泛的运动项目有篮球、排球、足球、气排球、羽毛球共计5个裁判培训项目,基本上涵盖了目前高职院校中开展的较为广泛和普及率较高的运动项目。

2.1.2 男生倾向于同场对抗性运动项目,女生倾向于隔网对抗类项目 在对学生选择裁判培训项目的调查发现,性别差异明显。篮球裁判员是最受男生喜爱的培训项目,选择率为57.3%,除篮球外的其他项目分别是足球、羽毛球、气排球和硬式排球,这五个项目占男生总数的43.7%。在女生中,羽毛球裁判员是最受女生喜爱的培训项目,选择率为33.8%,除羽毛球外的分别是气排球、篮球、硬式排球和足球(表1)。

2017年某石化公司制氢装置K1901氢压机气缸缸体由于裂纹需要更换,新的缸体运至现场后发现缸体接管与缓冲罐接管间距不合适。尽管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焊接工艺控制的措施,焊接后缓冲罐接管法兰与缸体法兰面的(平行度)偏差仍然差2.4mm(这里由于与转动机械相连,要求法兰间隙最大最小值偏差<0.3mm)。因此,现场采用火焰矫形的方法进行处理,缓冲罐接管(φ406mm×11mm)法兰矫形过程,按照下述方法进行矫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图1为接管重新焊接后测量法兰间隙偏差情况,图2为现场实测记录,最大最小差值为2.4mm。

表1 男、女生选择裁判培训项目情况

由表1可以看出,男、女生在最喜欢的裁判培训项目的选择上存在较大的差异,男生的选择更倾向于同场对抗性的运动项目。女生的选择更倾向于隔网对抗类的无身体对抗的运动项目。在今后高职院校体育裁判协会项目的设置上要多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向学生喜欢的项目倾斜。

2.1.3 电视和网络媒体的信息传播是男生喜欢同场对抗类项目的最主要原因 通过调查了解到男生喜欢参加对抗类运动项目的裁判培训,原因依次为网络媒体的传播(57.4%)、电视(40.7%)、学校经常开展的比赛项目(40.1%)、老师的介绍(29.8%)、上课接触过(25%)、与生俱来的性格有关(22.8%)(图1)。虽然电视和网络媒体的信息传播是男生喜欢对抗类裁判项目的主要原因,但这些都属于学校不可控制的。然而学校常开展的比赛项目、老师的介绍和上课接触过的运动项目这些都属于可控因素。这提示我们,今后在组织培训男生裁判员的工作上,要充分发挥我们校园的第二课堂作用,多开展同学们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充分利用课堂这个平台进行裁判知识的传授和培训。

图1 男生选择参加同场对抗类裁判项目培训的最主要原因

此外,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互联网(网络媒体)信息的媒介传播,对当代90后大学生有着较深的影响力,各类体育比赛项目通过互联网的传播逐步被大学生所接受和喜爱。

2.1.4 无身体对抗是女生喜欢隔网类项目的最主要原因通过调查了解到女生喜欢参加隔网对抗类运动项目的裁判培训,原因依次为没有身体对抗(60.8%)、学校经常开展的比赛项目(44.1%)、老师的介绍(43.8%)、上课接触过(35%)、没有其他的项目可选(22.1%)、个人性格(19%)(图2)。女生选择隔网类裁判培训的主要原因是运动项目在比赛中无身体对抗,判罚的难度较低。这提示我们,今后在组织培训女生裁判员的工作上,运动项目的选择需要根据女生性格的特点进行安排,隔网类或表现难美性的裁判员工作更受女生的喜爱。

图2 女生选择参加隔网类裁判项目培训的最主要原因

2.1.5 兴趣爱好和一技之长是学生选择进入裁判协会的最主要目的 由(图3)可知,学生选择参加培训裁判项目的最主要目的是兴趣爱好(41.2%),因为在这些运动项目当中大部分是同学们在课堂上接触过的,对它们都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所以,希望通过培训来提高自己的兴趣爱好。另一重要目的是具有一技之长(30.9%),学生都能深刻的认识到毕业以后用人单位的选人标准,他们更喜欢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其次为结识朋友(20.3%)、社会实践加分(6.6%)、其他(1%)。

图3 学生选择进入裁判协会培训的最主要原因

2.1.6 校级赛事和社团活动是锻炼和提高裁判协会学生临场执裁能力的主要途径 通过调查发现(图4),学生主要通过5种途径提高裁判员的临场执裁能力。最主要的途径是在校级组织的比赛中(61.4%),学校认真贯彻国家实行的阳光体育健身方案,每年都会举办许多丰富多彩的体育赛事,从中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这也提示我们,要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赛事活动,利于提高学生裁判的执裁能力;其次是在学生社团活动(46.4%),目前在高职院校中成立了许多形式多样的体育社团(如:篮球、足球等),社团间会经常组织社团内部的比赛以及同外校外单位的友谊对抗赛等,所以,裁判员队伍的不断壮大对推动社团组织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再次就是在课堂上(33.8%);接着是学校承办外单位各体育赛事(6.5%),执法外单位的体育赛事不但能提高裁判员的临场执裁能力,还能为裁判协会获得一定的经费奖励和支持,对协会的发展壮大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采用其它形式练习更少,仅有3.1%。

图4 提高裁判协会学生临场执裁能力的主要途径

表2 学生参加练习的频率

调查发现19.9%的学生每周练习新兴体育项目的时间在1h以内,60.7%学生的练习时间在1-2h/周,练习时间为2-3h/周的学生占总数的12.5%,只有7%的学生练习时间超过3h/周。可见,大部分学生从事裁判员的练习时间仍然较少,这与其练习频率也是相对应的。

表3 学生每周参加练习的时间

2.2 制约高职院校裁判协会发展的因素分析

2.2.1 开设的培训项目较少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是制约学生选择裁判协会的最主要因素 研究对象为非学生裁判员,该研究对制约学生选择裁判协会组织的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表4):(1)“没有开设学生喜欢的项目”是阻碍学生选择从事新兴体育项目练习的最主要因素(48.1%);(2)缺少指导老师(41.5%),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团委在组织开展裁判协会的培训项目上过于单调、老套、传统,没能很好地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脱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办学特色,缺少新颖、时尚、有趣、刺激的运动项目,例如:深受90后大学生喜爱的网球、跆拳道、啦啦操、散打、瑜珈、轮滑等裁判培训项目在调查中都没有发现,因此就如之前所说的只有裁判员队伍的不断壮大才能推动社团体育组织的发展,才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外体育活动当中来。(3)是缺少指导教师(41.5%),这主要是在学生社团或课外活动时间,因为体育教师都没有指导学生的任务,所以,师资相对不足,学生在培训裁判期间没有教师指导也就不足为怪。这与教师问卷的调查结果相一致,在调查的73位体育教师中,只有37位老师(50.6%)曾经指导过裁判协会社团,其它的36位老师(49.4%)没有指导过裁判社团。由于最近1年,全国已经开始对高校教师逐步实行绩效考核制度,其中学生的社团指导也属于考核内容的一部分,因此相信今后不久的将来缺少指导老师的现象会有所改观。

其它选择频率相对较高依次为以前从没接触过(35.8%),不感兴趣(33.2%),学校条件不满足(26.1%)。以前没接触过35.8%,因为在我国中小学阶段体育课或课外活动期间开展运动项目的裁判培训相对较少,所以大部分学生都没有接触过,因此从中也不会感兴趣。其次是学校条件不满足(26.1%),主要就是场地紧张,由于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致使学生人数饱和,导致场地的建设往往难以满足学生课外活动练习的需求。

表4 制约学生选择裁判协会组织的主要因素

3 南宁市高职院校体育社团裁判协会的发展对策

3.1 引进学生感兴趣、最具地方特色的裁判培训项目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提出开设的裁判培训项目,社团根据学生的选择情况向团委提出申请开设相应的运动项目,从而提高学生对裁判协会的参与度。同时体育部也要主动提高对具有新颖、时尚、地域性特色的体育项目宣传,引导学生能够正确的选择,如网球、跆拳道、啦啦操、散打、瑜珈、轮滑。南宁市最具特色普及率最高的气排球和羽毛球,这些裁判员项目都需要有正确的引导,才能够让学生进行更好地选择。只有当裁判员队伍不断壮大起来以后才能够更好地推动体育社团组织的健康良性发展,从而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外体育活动当中来。

3.2 加大体育社团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体育社团的作用

“高校体育社团的开展,是未来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和群体活动开展的有效手段”。通过调查可知,体育社团是除体育课以往学生接触裁判培训最主要的途径和最主要的场所,要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学校、团委和体育部要给予体育社团相应的政策、经费扶持,体育社团通过活动经费的合理利用和支配组织更多的体育赛事,从而能够更好的提高裁判员的执裁能力。

3.3 注意性别差异性

男生的选择更倾向于同场对抗性的运动项目。女生的选择更倾向于隔网对抗类的无身体对抗的运动项目。在今后高职院校体育裁判协会项目的设置上要多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向学生喜欢的项目倾斜。

3.4 在中小学开展多种项目的裁判培训

在调查中发现,“没有接触过”、“没有基础”是影响学生选择裁判员培训的两个重要因素。这充分说明让学生尽早接触裁判培训是多么重要。同时也反映出,问题的根源在中小学。所以,要在中小学体育课中或第二课堂上开设裁判培训项目,在广大中小学形成学习裁判知识的浓厚氛围,为学生今后从事参加更多有兴趣的体育项目打下基础。

[1]马新东,许林亚,高前进,周 越.对当前我国大学体育社团功能的调查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2).

[2]关丽萍.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裁判员的探讨研究[J].技术与教育,2009,23(2).

[3]杨士荣.普通高校学生篮球裁判员的培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

[4]杨耀华.普通高校学生篮球裁判员培养体系的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5,27(4).

[5]华厚杰,尤 佳,张 铮.湖北省高校足球裁判员培养模式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3(05).

[6]郑兆云.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裁判能力培养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2(6).

猜你喜欢

裁判员裁判协会
娄底市翻译协会简介
短道速滑裁判员的临场执裁能力及其培养路径
法官如此裁判
法官如此裁判
法律裁判中的比较推理
清代刑事裁判中的“从重”
山东省青年排球裁判员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县级医院是分级诊疗的“裁判员”
协会 通联站
协会 通联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