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血糖致眩晕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2014-05-07潘梅丽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4期
关键词:熏洗耳穴低血糖

潘梅丽

(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浙江 景宁 323500)

低血糖致眩晕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潘梅丽

(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浙江 景宁 323500)

目的总结低血糖致眩晕的护理方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将73例低血糖致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护理,观察组在西医护理基础上实施针灸、中药熏洗双足、中药治疗、耳穴压豆等中医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血糖恢复正常及眩晕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脑干损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低血糖致眩晕患者在西医护理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可提高治疗成功率,促进低血糖及眩晕消失,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眩晕 低血糖 中医 护理

低血糖是多种因素引起的血糖浓度<2.8 mmol/L的一组综合征,表现为神经缺糖及神经兴奋症状,包括心率加快、焦虑、出汗、乏力、眩晕、意识模糊等[1]。高效、优质的中医护理可有效控制低血糖患者血糖,促进眩晕消除[2]。本研究对37例低血糖致眩晕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护理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73例均为2011年3至2013年3月本院收治的低血糖致眩晕患者,均符合《糖尿病学》[3]中有关低血糖诊断标准,并经血糖监测确诊。将73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 41~71岁,平均(57.20±4.80)岁。观察组37例,男性19例,女性18例;年龄44~75岁,平均(57.80±4.40)岁。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抢救方法 立即帮助患者取平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的给予吸氧支持;指压患者合谷穴及人中,快速测量患者脉搏、血压、呼吸,并采用袖珍式毛细血管快速血糖仪监测血糖;明确诊断后,立即建立静脉通道,给予50%葡萄糖注射液60~100 mL静脉注射;注射后患者血糖仍未恢复或仍未清醒,可给予100 mg氢化可的松静脉注射,无效者可皮下注射胰高血糖素[4]。

1.3 疗效标准 痊愈:眩晕及其他伴随症状完全消失,血糖恢复正常。有效:眩晕症状明显减轻,血糖基本恢复正常。无效:眩晕无明显好转,血糖未达到正常范围。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见表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表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2.2 两组眩晕消失及血糖恢复时间比较 见表2。观察组血糖恢复正常时间及眩晕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1例,对照组3例因昏迷太久至脑干损伤,但两组脑干损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血糖恢复及眩晕消失时间比较(h,±s)

表2 两组血糖恢复及眩晕消失时间比较(h,±s)

组 别 眩晕消失时间 脑干损伤(%)观察组 7.14±1.13△ 1(2.70)对照组 9.85±2.02 3(8.33)n 血糖恢复时间37 6.31±0.81△36 7.52±1.63

3 护理

对照组实施环境、病情观察、饮食、血糖自我监测及眩晕的应急处理指导等常规西医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灸、中药熏洗双足、中药治疗、耳穴压豆等中医护理。

3.1 西医护理 (1)环境护理。 病房要保持安静、舒适,光线柔和,将窗户打开,保持空气新鲜,减少噪音等不良刺激,使患者能闭目养神。枕头不宜过高,以15~20°为宜,使颈部与躯干成一条直线。在护理操作时遵循快、准、轻的原则,帮助患者变换体位时动作要缓慢,避免病床晃动而加重眩晕。(2)病情观察。严密监测患者血压、脉搏、呼吸、意识、面色、皮肤及血糖变化,记录眩晕发作时间、持续时间及程度等。如果患者有头痛剧烈、血压升高、恶心、呕吐表现时,应提高脑干损伤警惕性,嘱患者不要做旋转、低头、久蹲等动作,立即通知医师并积极配合抢救。患者应穿防滑软底鞋,在沐浴、如厕时均应有人陪伴。(3)饮食护理。患者饮食应以清淡、低盐、低脂、低胆固醇、易消化为主。患者意识清醒后可给予薏米粥、玉米粥、冬瓜汤、芥菜汤、香菇、海蜇、虾等食用,多食西瓜、桃子、雪梨等新鲜水果,防止便秘。忌食动物肝脏、动物油等油腻食物及烟酒、咖啡及冰冻等刺激性食物。(4)血糖自我监测。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血糖自我监测方法,并告知患者在尝试新的食物,出外就餐后,没有按量、按时就餐时,有心慌、眼花等症状时应增加血糖监测的频率,预防低血糖眩晕发作。(5)眩晕的应急处理指导。对于正在进行降糖药物治疗的患者,应随身携带急救卡及饼干、糖果等甜食。在出现乏力、出冷汗、心慌等表现时,应立即食用甜食,并就近休息。急救卡中应详细填写患者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主治医生电话及急救电话,并在卡上标明自己为糖尿病患者,如出现心慌、面色苍白、出冷汗表现时可能是低血糖眩晕,请帮助拨打急救电话通知医院或本人家属。

3.2 中医护理 (1)针灸护理。眩晕发作时,取双足三里、涌泉、双三阴交为主穴,施灸时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腧穴部位,距皮肤2~4 cm施灸,以患者局部温热,无灼痛感为宜。一般每处穴位施灸时间为20~30 min,以局部皮肤出现红晕为量度,每日1次,2周为1个疗程。对于严重者可针刺曲池、风池、百会及合谷穴;心悸失眠时可针刺内关、神门安眠;恶心、呕吐者可针刺内关配合止吐;昏迷者急按人中穴[6]。(2)中药治疗护理。观察组给予当归芍药汤治疗,方剂组成:芍药15 g,当归15 g,泽泻12 g,茯苓12 g,川芎10 g,白术9 g[7]。水煎取汁400 mL,煎药时间宜稍长,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10 d为1个疗程。有恶心、呕吐者可少量多次频服。对于饮药呕吐的患者,可先饮少许生姜汁,再缓慢进汤药,并针刺内关配合止吐。失眠严重者可加菊花、桑叶。(3)中药熏洗双足。于患者睡前将400 mL煎好的浓缩外用中药加热至80℃后放入盆中,再加入开水至5000 mL,根据患者耐热程度取合适距离、温度熏蒸,同时盖上大浴巾,待药液温度降至40℃左右,即患者接受的程度时,可将双足浸入药液中泡洗[8]。熏洗完毕后趁双足温热时上床睡觉。每晚睡前1次,30 min/次,每日1次,2周为1个疗程。(4)耳穴压豆护理。将耳豆对准耳穴处黏贴,给予适宜的按压、揉捏,使耳穴处产生胀、酸、麻等刺激感应。主穴为内耳、脑点、神门、额、枕、交感等;配穴为脾、肾、肺及皮质下等[9]。一般隔2 d换药1次,2周1个疗程。天热出汗时贴压耳穴不宜太多,时间也应酌情减短,注意防水,避免脱落;对胶布过敏者可采用3M脱敏胶布代替黏贴。对于年老体弱、过度疲劳、精神高度紧张者或孕妇按压时宜轻柔;患者急性疼痛时宜采用重手法刺激。

4 体会

低血糖属于中医学“消渴”范畴,而眩晕则属“虚证”范畴。中医护理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10]。针灸护理借助灸火的热力给患者以温性刺激,并通过针刺穴位而发挥舒经通络、活血化瘀的作用,增加脑部血氧浓度,促进眩晕消除。当归芍药汤养血疏肝,和血利湿之功效,改善胰岛细胞功能,促进血糖恢复正常。本研究中,熏洗双足采用补肾养血、托毒透邪方进行足部熏洗,药性可通过足部穴位导致腑脏,改变机体电磁场,调整阴阳,进而改善神经功能,减少脑组织损伤。耳穴压豆可通过按压耳穴使耳穴处产生胀、酸、麻等刺激感应,进而改善神经传导功能,促进脑组织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对低血糖致眩晕患者在西医护理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可提高治疗成功率,促进低血糖及眩晕消失,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1]谢莉,苏振福.严重低血糖误诊为耳源性眩晕症1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6):3797.

[2]冯艳敏.糖尿病的中医护理[J].河北中医,2010,32(3):448-449.

[3]许曼音.糖尿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28.

[4]李春华,陈锦秀,胡腊先.危重症新生儿并发低血糖的营养支持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1,26(15):37-39.

[5]白丽红. “痰浊上蒙” 型眩晕患者中医综合护理效果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6):195-197.

[6]李淑芬.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血虚眩晕68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8):1342.

[7]杜淑艳.定眩汤治疗眩晕50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3):447.

[8]邓旭,覃勤,王雪娟.眩晕中医特色护理体会[J].北方药学,2013,10(3):152-153.

[9]刘红霞,曹艳伟.眩晕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9):152.

R248.1

B

1004-745X(2014)04-0780-02

10.3969/j.issn.1004-745X.2014.04.112

2013-08-21)

猜你喜欢

熏洗耳穴低血糖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糖尿病反复低血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8例
退黄熏洗方药浴预防新生儿黄疸60例
混合痔术后熏洗方坐浴与中医护理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中药熏洗治疗透析致皮肤瘙痒30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