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访:敞开法治大门

2014-05-07靳子

检察风云 2014年8期
关键词:信访工作难题民众

靳子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中医针灸学理论揭示了人体规律,也同样具有了社会学的意义。

气脉受阻,当及时疏通。信访,历来是我国民众寻求权力救济的一大途径,有话要讲,有冤要诉。因此,设立信访窗口,及时倾听民众的呼声,体察民众的疾苦,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一大重要端口。

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转型,以及民众的维权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社会矛盾以案件形式进入司法领域,出现了“诉讼与信访交织、法内处理与法外解决并存”的状况,导致一些地方出现“信访不信法”甚至“以访压法”等现象。如何实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与维护司法权威的统一,成为涉法涉诉信访工作必须面对的一项改革。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意见》,要求改革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机制,把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纳入法治轨道,由政法机关依法按程序处理。《意见》释放的“把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纳入法治轨道”的思路,为标本兼治信访难题制定了法治方略,也向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主要“责任方”——检察机关提出了新的挑战。

为此,最高人民检察院提出,将全面把握诉访分离、程序导入、案件办理、终结退出、司法救助、责任追究等改革重点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破解工作难题,扎实推进涉法涉诉信访改革。

猜你喜欢

信访工作难题民众
提升人大信访工作效能的若干思考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九图带您读懂《信访工作条例》
借调难题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浅谈人大信访工作在地方立法中的作用
难题大作战
巧解难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民众怎么看?
做好医学鉴定信访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