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质现状及体育教改需要克服的几个误区
2014-05-06刘诗萌
刘诗萌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4-000-01
摘 要 本文通过对一些现有文献、资料和新闻报道的分析,对当代大学生身体素质现状的总体情况进行了概括。基于现代体育教学与体育科学的基本理论,简要阐述了大学生身体素质与体育教学的关系,提出依据大学生身体素质合理设计运动负荷的体育教学思想。此外,针对目前大学生体育锻炼中经常存在的一些认识误区,深入探讨了大学生体育锻炼科学化、体育锻炼生活化和体育锻炼终生化的重要意义及其实现方法。
关键词 身体素质 体育教学 体育锻炼 体育科学
大学生的体质情况不仅关系到他们的身心发展,而且关系到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澄清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一些模糊的和错误的认识,培养其自主体育锻炼和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把握体育锻炼的科学知识,养成科学锻炼的体育习惯,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为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寻求方向,并将此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方向。
一、令人堪忧的大学生身体素质现状
进入到大学校园,大学生们繁重的学业加上就业、出国、读研等各方面的压力,尤其是蔓延开来的“宅生活”,正如有报道所称:学生上完课后,多窝在宿舍,上网、购物、看电视、玩游戏,消磨时间。他们吃泡面、叫外卖、请同学带饭是常有的事,一天不出门不足为奇,有的学生甚至“练就”几天不出门仍乐在其中的“本事”,其结果是大学生们的身体素质每况愈下。据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发布的“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最近25年来,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持续下降,肥胖、近视率明显增加,心肺功能与1985年相比下降了近10%;大学女生800米跑、男生1000米跑等反映耐力指数的测试成绩分别下降了10.3%和10.9%。
二、大学生身体素质与体育教学的关系
在大多数情况下,大学生身体素质与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应当是互为促进的关系。如果运动负荷过小,就达不到锻炼的目的;反之,运动负荷过大,超出了学生身体所能承受的限度,也会适得其反,有损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因此,体育教学就是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体质和健康状况及已有的运动能力,来摸索和把握这个阈值。
可见,合理地安排和调节学生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是对大学教师体育教学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评价大学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的锻炼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特别当到了大三大四体育课结束时,科学体育锻炼应当能够深深地植入到每个学生的理念中,成为他们自主体育运动锻炼的行为准则。大学生身体素质既是体育教学的依据,又是体育教学的目的。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要依据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设定,体育教学的目标在于最大限度的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教会学生自主地从事体育锻炼的科学方法。
三、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几点误区及建议
作者认为,面对大学生体质不断下降的严峻现实,需要对传统的体育教学进行审视和改革,而把握改革的方向需要重点澄清以下几个误区。
(一)体育锻炼与健康能否划等号
目前,学校体育受竞技体育“更快、更高、更强”精神的影响,并未把学校体育的终极目标与健康联系,即使在目标中设立了“为学生健康服务”这一条,但在评价手段中也没有科学的评价指标,健康并未在实施过程中有所落实,“健康”成了口号。
此外,大学生身体素质差是一个整体的宏观概念,反映在个体上则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例如,在体育课上快速跑完60米,有的学生心率达到180次/分以上,有的学生仅170次/分。因此,体育教学应当坚持“有量有度,有规有律,有节有禁,适合自己,量力而行,循序渐进,适应气候,适应环境,安全有序”的原则。可见,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的习惯,还更应当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科学健身的意识。
(二)体育与生活是否互无关联的两码事
体育简而言之就是一种人类努力拣回业已失去或正在失去的在物种进化过程中起过巨大作用的重要素质如力度和灵性的文化活动。因此,体育的本质就是“人的自然化”。当代大学生身体素质差只是一个宏观的统计,更为真实的是每个学生在身体素质上各不相同。从这一点上说,大学体育教学更应该注重帮助学生“发现自己”。
将体育融入生活对于大三、大四的学生更为重要,因为大三、大四就没有设置体育课程,这就使一些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方面容易出现问题,久而久之,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其实,就算开设了体育课程,也是一周一节到两节,要达到锻炼的目的,这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培养学生“终身运动”的思想是非常必要的,而将其落实在行动上,则“体育生活化,生活体育化”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
(三)体育教学被认为仅仅是体育课内的事
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没有硬性规定,远远超出了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范围,不受教学大纲的限制。从学生自发地游戏、郊游,到正式运动项目及其比赛,凡是能用于身心锻炼与娱乐的体育手段,都可以作为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学生活动的空间范围更为广阔。既可以在校园内,又可以在校园外;既可以在室外,也可以在室内;既可以在操场,也可以在教室;即可以在公共体育场所,也可以在大自然中。快速发展。
体育锻炼由课堂走向生活,由校园走向社会,与人的生命共始终,这是大学体育教学的成功所在。大学体育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体育锻炼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真正掌握今后能长期从事锻炼的项目和必要的锻炼知识,学会科学地进行锻炼,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
四、结论
(一)目前大学生整体的身体素质持续下滑,这一现象应当引起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重视。
(二)通过体育教学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一个重要的关键因素是对运动负荷的把握,运动负荷过小达不到预期效果,过大则容易对学生体质造成伤害。
(三)高校体育教学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体育锻炼由课堂走向生活,由校园走向社会,与人的生命共始终,这是大学体育教学的成功所在。
参考文献:
[1] 徐天.清华自主招生体测六成学生不及格无一人优秀[N].法制晚报.2012.03.18.
[2] 谭刚.运动负荷是决定体育课锻炼效果的关键[J].网络财富.2010(1):51-5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