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体育教学现状及发展建议
2014-05-06刘赣军黄健
刘赣军 黄健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4-000-01
摘 要 我国许多农村学校位于偏远的山区,地理结构与地形都较为复杂,一些地区一个镇只有一所学校,教育资金与教学设备严重缺乏,正是因为种种因素的影响,农村地区的体育教学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鉴于此,笔者依照农村教学的实际状况,分析了我国农村体育教学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农村体育教学的发展建议,希望能够为农村体育教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 农村 体育教学 发展
体育属于人类遵循身体的成长发育规律以及其活动规律,采用竞技比赛、体育锻炼以及技术训练等各种方法来达到增强身体素质、丰富文化生活以及提升运动技术水平为目标的社会类活动[1]。农村体育教学属于农村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其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的关键所在。所以,有效推动农村体育教学健康、持续的发展,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培养社会栋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体育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对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认知不足
相较于城市中的一些学校来说,我国许多农村学校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认知还存在一定的落后性,无论是教师、亦或是学生家长,其给学生灌输的概念都是“考试大学是最为重要的”,导致农村学校在教学的时候,只注重高考科目的教学,体育教学通常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忽视。将近9成的农村学校为了提高自身的升学率,大量占用学生的体育课与课外活动时间,将其用于重点科目的教学当中,一些毕业年级的体育课甚至直接被取消。如此一来,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与体育活动时间根本不能得到有效保障,长久以往,在农村学校中基本上就形成了“体育教学完全是可以不增设的教育学科”的观念。农村学校当中的各个领导大部分都是成长于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体系下,在潜意识里,其都认为体育教学是让学生进行玩耍的课堂,自然也就无法意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二)体育设施严重缺乏
活动场所、体育设施的严重缺乏,导致体育教学难以有效的开展。根据一些实地调查可知:一些条件较好的农村学校在每个学期的新器材费用通常只有一千左右的预算,大部分农村学校对于体育教学场地与设施根本无法承担,而一些偏远山区的学校就可想而知了,所谓的操场,通常都不具有正规塑胶的泥土或碳渣操作,学生在这样的条件下,自然难以提起对体育课堂的兴趣,即便是一些学生喜爱体育运动,然而因为硬件设施的缺乏,其运动的兴趣都难以得到保持。
二、农村体育教学的发展建议
(一)改善场地、设施条件
针对农村学校体育场地与设施严重缺乏的情况,应当增加对于体育教学硬件设施的投资,广大农村体育教师应当主动向学校领导正确相关的经费,将体育场所、运动设施的改善纳入学校的议事日程当中。针对学生感兴趣的、具有较高锻炼价值的体育项目应当优先建设,教导学生科学合理的使用体育场地与器材,使得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合理运用教学模式,缓解农村体育教学组织困难的情况
在教学的进程当中,体育教师应当尝试做一些教学方法的改革。比如,一些教师运用分组不轮换的模式来进行授课,将班级中的学生分成两个组,教师着重辅导一组,而另一组则是在体育委员的带领下,根据教师所安排的任务进行练习,而下一节体育课,则将两组学生的位置对换;而一些教师则运用多组练习的模式来进行教学,将班级中的学生分成若干组,将练习的内容进行统一,疑惑让学生依照自己的爱好来选择对应的内容来练习,教师则在每个组之间进行巡回指导。上述两个模式都能够有效缓解农村学校人数多、场地设施不足的问题。因此,在设施、场地允许的前提下,科学合理的运用适当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缓解因为农村学校人数多而导致的练习过少、组织困难等情况。
(三)多渠道拓展体育教学资金
各地农村学校应当依照自身所处地区的实际状况来开展多渠道的体育教育资金筹集,应当积极动员当地企业与广大社会群众的力量来争取农村学校的体育资金,要依照学校的实际状况来制定对应的措施,科学合理的利用有限的资源,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尽量节约各项开支,使得农村学校体育教学水平、教学设施得到有效改观。
(四)全面提升教师的素质
教学改革要想获得良好的成效,教师是关键条件之一。因此,农村学校与相关部门应当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体育教师的培训教育工作,或者安排相关的专家、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授课,通过这些措施来提升农村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学校应当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争取教育资金,同时鼓励全体师生协同合作,科学合理的利用有限的资源来不断提升体育教学的成效,如此,才是农村体育教学的生存发展之道。
参考文献:
[1] 杜伟,曹卫民.体育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农村学校体育的现状与课程改革的思考(上)[J].中国学校体育.2006(09).
[2] 王超凡,张龙宝.农村中小学体育科学研究现状调查与对策的分析[J].中国学校体育.2007(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