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提高体育特长生原地推铅球成绩
2014-05-06王昌俊
王昌俊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4-000-01
摘 要 原地推铅球是体育高考素质项目之一。要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开展原地“蹬、转、送”徒手模仿练习;最后用力阶段左肩动作技术对运动成绩有决定作用等。
关键词 提高 体育特长生 铅球 成绩
原地推铅球是体育高考素质项目之一。由于铅球在空中的运行路线为抛物线,所以铅球的远度取决于出手的速度和铅球在空中运行时间。而运行时间取决于铅球的高度,高度又取决于出手角度。所以,其成绩主要取决于推铅球的出手角度和出手速度。铅球出手前不允许滑步、摆腿,原地把铅球推出去,要想取得好成绩,除具备一定力量素质外,掌握其技术显得格外重要,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所谓发散思维,是根据已有的信息,从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线索,向不同的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发散思维具有多端性和灵活性两个特点,在体育教学中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和机会,激发学生大胆探索,引导多向思维:
一是通过设疑、提问等手段,发展思维。如推铅球的出手角度为什么是40°-42°而不是45°呢?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讨论,各抒己见,找出解决问题的根本措施,开发潜力,发展个性,促进多向思维。
二是让学生先实践后总结归纳,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会、思考、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
只有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学生才学得生动活泼,学习主动性才会明显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落实,教学效果就会提高。实践证明,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与无目的、无计划的流于简单技能教学,其效率和效果都是明显不同的。
二、开展原地“蹬、转、送”徒手模仿练习
在练习时要求右脚蹬地有力,右脚、右腿、右髋转动迅速,并且每次都要力争转正,在转动的同时髋部积极向前上顶送。上体放松,不要积极转动或向上抬起。左臂放松,紧扣左肩使肩轴和髋轴形成交叉,身体处于扭紧状态。主要让学生体会下肢的用力顺序。完成蹬地转右腿,推送右髋的练习。学生做好预备站位姿势站立,然后右脚积极蹬地转右腿,推送右髋,身体重心从右腿移动到左腿上;或与同伴一起做蹬、转、送、抬体徒手模仿练习,模仿者做好预备推铅球姿势,同伴在其后面抓住其右手,起到固定作用,模仿者反复进行蹬转送抬体练习。
三、最后用力阶段左肩动作技术对运动成绩有决定作用
在投掷项目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理,那就是超越器械原理,可以说超越器械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投掷成绩的好坏,而超越器械的好坏与左肩的动作有密切的关系。超越器械要求下肢运动的速度快于上体的运动速度,在投掷运动中好多运动员很难很好地做到这点或做得不充分,原因在于他们上体运动的速度过快。因为左肩在最后用力阶段的动作技术对最终成绩的好坏起一定的决定性作用,对于这一点每个人都不会否认,但是左肩在投掷过程中到底应该怎么做?这恐怕是好多人在探究的问题了。如果我们在掷铅球最后用力时,有意识地把左肩向右收紧,使非投掷臂向右后方贴近身体,直至在最后出手瞬间将左肩突然制动的话,就会比较容易的形成掷铅球所要求的超越器械。这样做还可以更好地使上体与下肢形成扭紧状态,从而有利于发挥人体的速度,进而可以提高铅球出手瞬间的初速度。
四、提高维持身体平衡能力,确保成绩有效
要求:用力顺序正确,做好左侧支撑,把握好左、右腿交换的时机和位置。
铅球出手后,要及时交换左右腿的位置,屈膝、屈髋降低身体重心或改变身体重心运动方向,从而维持铅球出手后的身体平衡,确保成绩有效。因为推铅球出手时,由于身体重心较高,再加上有很大的向前惯性,身体容易失去平衡而冲出投掷圈造成犯规。我们在训练过程中可采用:第一,原地持轻器械最后用力完整技术练习。第二,原地徒手最后用力完整技术练习。第三,原地持球最后用力完整技术练习。注意事项:推完铅球后,眼睛不要看铅球的落点,集中注意力做好维持身体平衡動作,从场地后场退出。
五、掌握好正确的最后用力顺序
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以下提法更为恰当,正确的最后用力顺序可概括为八字要领:蹬、转、送、抬、挺、撑、推、拨,是自下而上的用力顺序。在做好预备站位姿势的条件下,应即时蹬转右腿,推动右髋向投掷方向推送,上体迅速抬起,在左臂牵引下,迅速转体挺胸,在左侧有力支撑下,依靠身体侧弓反振动能,力量由下肢,经髋、腰、胸、肩、上臂、前臂、手腕,最后传至手指,将铅球有力地沿38°-42°角掷出。虽然在教学中对原地推铅球动作要领的理解存在着较多的异议,有人提出仰、蹬、转、挺、推、拨;有人提出蹬、转、挺、推、拨;还有人提出蹬、转、送、挺、推、拨;以上种种提法虽各有侧重,但显然不够全面。正确的应为“蹬、转、送”是蹬转右脚、右腿,向投掷方向推送右髋的下肢动作。“撑”是指左侧保持高重心的有力支撑。“抬、挺”是指抬上体挺胸动作。“推、拨”是指快速推球拨指。
参考文献:
[1] 体育学院通用教材.田径运动高级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10.
[2] 上海市中学体育中心教研组.体育教材教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 最后用力阶段非投掷臂对投掷影响的比较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