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体育发展的新方向
2014-05-06于克巍李振平
于克巍 李振平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4-000-01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大众价值观念的转变,体育教学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体育的人文价值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并且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文章对大众体育和人文体育分别加以阐述和分析,揭示了我国体育发展的新思路,并为中国体育的发展方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体育发展 人文体育
人文体育与传统的大众体育不同的是,人文体育是从体育的目的这个层面来界定的。它所揭示的问题是通过体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其本质是人文精神的培养。进入新世纪,运动也已经竟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尤其是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之后,我国的体育发展更是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国民的体育热情也随之高涨。随着体育的进一步发展,“人文体育”也逐渐为人们发掘并且重视。
一、大众体育
所谓的大众体育也成为社会体育或者是群众体育,它的核心是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鼓励全民运动。一些西方国家甚至将体育运动归为人权的一部分,即每个人都有权利参加体育活动。可以说,大中国体育的发展不仅代表了一个国家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水平,更是人类社会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但是在这之前,体育往往被冠上“阶级”的帽子,尤其是在一些西方国家,他们认为体育只是少数人的特权。直至奥林匹克运动复兴以后,人类才意识到,体育运动不仅是少数人的特权,其应该属于全人类。而奥林匹克发展到现在,也已经不是体育竞技的代名词,其已经发展成为一种运动精神,倡导大众体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体育运动又衍生出了虚度新的含义,体育“塑心”的功能也被作为体育的人文价值逐渐的为人们所认识。
二、人文体育
从“身心”层面,有部分学专家把“人文体育”与简单的“生物体育”即大众体育进行了区分。胡小明就曾提出所谓的“人文体育观”指的是在对体育的认识中倾注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而生物体育观,则是把注意力都集中到了体育对人的生物性的效果之上,而且,胡小明在这个基础之上提出了“新世纪呼唤体育以人为本,体育不能无人”的主张。通俗一点来说就是,大众体育关注的仅仅是人的体质的一种体育,而人文体育则是强调体育的精神层面的教育。人文体育强调“塑心”,旨在在体育运动的过程当中塑造人的性格、健全人的心智,发现人的价值。概括起来就是,人文体育比传统的大众体育更强调体育运动的“以人为本”。进入新世纪,我国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政策,在社会中对体育的人文精神进行提倡,不仅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更对推进全民体育有着重要意义。而且,新世纪的体育也更加强调人文精神,可以说,人文体育是我国体育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三、人文体育——我国体育发展的新方向
可以说,之前的大众体育是衡量一个国家体育发展状况的一个标志,他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大众性,倡导全民运动,以前的体育运动还只是被人们简单的当作锻炼身体的竞技项目。但是随着人类进入新世纪,再加上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逐渐的对人文精神开始重视,而且,随着对体育的本质的认识,人们也逐渐的发现,人文精神与体育有着很强的联系。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人文体育实际上是作为大众体育的思想基础而存在的。其实际上是大众体育的一种内涵精神,也是大众体育发展的主导线。古代希腊曾经有这样一句名言,“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躯体之中”,而且,古希腊人把他们强壮、矫健的躯体视为神与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礼物。所以,他们把强壮矫健的身躯当作自身追求和崇拜的目标,古代的奥林匹亚竞技就是古希腊人崇尚健美的审美趣味的产物。在他们眼里,谁具有矫健的身躯,宽阔的臂膀谁就是美丽的。然而,最开始的奥运会只是作为人类展示健美身材的“盛会”,运动会通过设置一些竞技的项目,例如摔跤、赛马等等。但是奥林匹克发展到现在已经不是一项体育的盛会而已,他更代表了一种精神力量。可以说,现代体育的最大的魅力来自于它所体现的那种“超越自我、挑战极限”的那种精神气概,它也向人们提供了人类进行发现自我和超越自我的机会和可能。而且,奥运会的口号就是“更高、更快、更强”,尤其是奥运会在我国举办以后,国民对奥运会的热情更是达到了空前的热情,而这实际上也是人们对奥运精神的一种向往和崇拜,而人文体育也悄然发展。
进入新世纪,体育更是国民健康生活的一项重要衡量指标。而且,随着体育的发展和人文精神的注入,人文体育在近几年逐渐的为人们所认识,与传统的人文体育相比,人文体育更加强调人的全面发展,而且更加注重人的理性和情感,作为一种文化动物,文化是人化的结果,而文化创新是我国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体育文化作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自然也会受到我国的重视。尤其是在我国举行了北京奥运会之后,我们可以发现,人文体育已经成为我国体育发展方向的中流砥柱。进入21世紀,作为满足人们健身,育人的方式,以人文体育的发展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已成为21世纪发展的主体。在运动的过程中注重体育“塑心”的功能,不仅能促进人们主动参与意识,更能为我国新时期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 冯霞,尹博.人文体育观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01:25-27.
[2] 邱开金.人文体育 化成天下——论学校人文体育的功能和构建[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4:76-80.
[3] 李湘浓,付凯.试论人文体育与2008年“人文奥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08:1026-1028.
[4] 袁旦.时代呼唤人文体育价值观——工具理性体育价值观批判(1)[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