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里清溪别乾坤

2014-05-06黄在玉安徽

四川文学 2014年8期
关键词:洪家长生殿杨玉环

黄在玉(安徽)

去西溪,看自然景观,仿佛有回了一趟老家的感觉。爱新觉罗·玄烨赋诗云:“十里清溪曲,修篁入望森。暖催梅信早,水落草痕深。欲藉渔为业,园绕笋作林。民风爱淳朴,不厌一登临。”那里一马平川,有水塘、河套,有芦苇、高瓜、喂猪草,有苦楝、水桦、椿树、楮树、香樟、淡竹,有桃、杏、柿、桑,有桂、梅、木槿、美人蕉等等,凡此种种我们老家沿江江南都有。老实说,去西溪不是冲着这些,而是冲着国家湿地公园、AAAAA级景区、电影《非诚勿扰》选景地的名气。

去了西溪,才恍然,西溪别有乾坤。旅游胜地的氛围不必说,那里众多而非特有的石桥、徽派建筑和沿河的再力花,是我们那里根本没有的东西。石桥颇具现代元素,乏善可陈。稀奇的再力花是洋植物,来自北美,叶似美人蕉,花如风信子,茎出污泥,一如青莲。而粉墙黛瓦或青砖小瓦的徽派建筑居然凸现在浙江钱塘(今杭州)天堂之地,可见业主的身世非同一般,必定卓尔不群。果不其然,那是大名鼎鼎的 “洪府”——源自徽州婺源的名门望族的宅第。历史一样凝重的建筑群里,聚合着自南宋以来,洪氏家族的人脉、兴衰和荣辱。累世高官、书香门第的洪家,到了清初,即顺治二年(1645年)七月初一,东方红、太阳升,洪家弄璋出洪昇,是为洪家二十二世孙。后来,洪昇使洪家偏离宦门,也使洪家辉煌千秋。

阅览《洪昇传》可知,身为官宦子弟,他在诗礼传家的祖训中长大,少年时代即谙熟诗词曲赋,尤谙韵律。成为国子监荫监生后,起初是想 “学成文武艺,售予帝王家”的,孰料,他才情过人,个性狂狷,虽作了数首颇见功底的诗词,却无缘仕途,只得落寞而归。康熙十二年(1673年),年近而立的洪昇,因感诗仙李白之遇,遂作《沉香亭》传奇,希冀能像谪仙那样得遇明君,亦不过是压箱底之作。当他结束自己颠沛流离和 “有妇却如鳏”的生活,在山清水秀的前溪,心境变得 “兴随流水远,心与野鸥闲”时,又将旧稿《沉香亭》翻出修改。这次是如外科医生般从头至尾动了手术,删 “斗酒诗百篇”的李白,增邺侯李泌辅佐萧宗中兴,凸显唐明皇李隆基、贵妃杨玉环之爱恋,并更名为《舞霓裳》。剧中,李杨爱情故事虽继承白居易《长恨歌》、白朴《梧桐雨》的基调,却以爱情寓兴亡,同时对 “史家秽语,概削不书”,从而淡化了李隆基荒淫爬灰的丑行,忽略了杨玉环原为寿王妃且与安禄山私通的史实,将李杨净化为 “古今情场真心到底”的有情人,突破了《长恨歌》、《梧桐雨》因宠至乱的思维局限。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史上最伟大的传奇剧作之一的《长生殿》在《舞霓裳》的基础上修改定稿并闪亮登上舞台。从此,一颗耀眼的星星高挂在古代经典文学的苍穹之上。 “稗畦(洪昇号)填词四十余种,自谓一生精力在《长生殿》。”相对《舞霓裳》而言,《长生殿》改变了单纯言情的创作倾向,把帝妃之爱放在安史之乱的背景下去演绎,抒发了离乱之际,人的心灵压抑与苦闷,充满了强烈的社稷兴亡之感;并进一步淡化了《长恨歌》里重色轻国、红颜祸国的色彩,渲染了李杨之间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美好情缘和生死爱情。

一部词律俱佳的《长生殿》, “爱文者喜其词,知音者赏其律”,成为舞台和案头兼美之作,同时也是中国古典戏曲的压卷之作,让洪昇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不朽的盛名。

令人扼腕叹息的是洪昇之死。据记载,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 “春末,应江南提督张云翼之聘,往游松江。张延之为上客,开长筵,盛集宾客,为演《长生殿》。江南织造曹寅闻之,亦迎致洪昇于江宁。曹集南北名流为盛会,独让洪昇居上座……自江宁返,行经乌镇,酒后登舟,堕水而卒。时为六月初一,《长生殿》刊印甫成。”时年差一月六十整。 “潦倒名场四十年,归途竟作水中仙。”凑巧的是,洪昇忌日,恰为杨玉环之生日。不巧的是,早在康熙十年(1671年),自谓 “天地一穷人”的青年洪昇,从钱塘出发经由当涂而北上大梁时,出于对李白的钦羡和膜拜,他曾登上采石矶,慨叹李白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幸运,体味李白酒兴捞月的感受,这或许是他后来创作《沉香亭》的缘起。没成想,三十三年后,他与李白的死亡方式何其相似乃尔。其好友戴熙怆然吟诗,概括了戏曲家凄惶的一生: “名士生多厄,才人死亦奇。烟波空浩渺,魂魄竟何之。太白骑鲸日,三闾赋诗时。茫茫天地间,万古使人悲。”

有了大自然的恩赐,西溪的美景天然质朴;有了洪氏家族,西溪的人文更具内涵;而流芳千古的洪昇及《长生殿》无疑是洪家的荣耀,西溪人的自豪,华夏民族的骄傲!

猜你喜欢

洪家长生殿杨玉环
洪家光磨削二十年
香尽空珊珊
“素面朝天”究竟是面对谁
长恨歌
大唐艳景中的女性幻象
洪家光
论《长生殿》的现代改编缺位
从《长生殿》看帝王恋
《汉宫秋》与《长生殿》中爱情悲剧及其审美体验的比较研究
韩伍古代人物画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