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中年级学生阅读兴趣
2014-05-05侯姗姗
侯姗姗
摘 要:阅读是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字毕竟比较抽象,对于学生而言是干枯乏味的,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迫在眉睫,有了兴趣学生就不会视阅读为负担,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中年级学生正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黄金阶段,抓住这一阶段,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关键词:中年级学生;阅读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077-01
一、引言
近年来,国内外都非常重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而我国,特别是农村小学,学生阅读面窄,老师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少,学生阅读兴趣不浓厚,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至于学生的阅读量不够,习作和口语交际上词语匮乏。针对于此,我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二、内容和策略
1、转移重心重视“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确,只有多读,学生的想象才可能丰富思维才能迅速提高。例如:《桂林山水》一课,在多读中可以背记佳词妙语,作者在文中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势。并运用了总分总的写作方法,使文章更有层次感,首尾呼应,条理清晰。学生可以在习作中加以应用,而且,在读中,学生既体验到语言之美,又体会出情境之美,达到语言美和情境美的统一。
2、创造条件促进“读”
(1)推荐读物。一部好作品就如同是一本好的生活教科书。它能够陶冶人的情操教人怎样做一个正直的人。
(2)保证阅读时间。首先:减少作业量,教师应在作业的设计上下功夫,使作业少而精,为其创造阅读时间。其次:开设阅读课,每周一节自由阅读课,记得上次自读课有位学生为大家推荐了一篇毕淑敏的《我很重要》,他还把其中的一段话圈出来,为大家读,这段话是:“对于我们的父母,我们永远是不可重复的孤本。无论他们有多少儿女,我们都是独特的一个。假如我不存在了,他们就空留一份慈爱,在风中蛛丝般飘荡。”瞬间陷入沉默的教室,暗中汹涌的心海……他们常常会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推荐给我,我仿佛看到他们灵动的双眸里是满满的信任和依赖。习作中我发现,学生修辞手法运用得当,并能够正确引用名家名句。在他们的习作中,我是他们最爱的人,长大后最想成为的人。批改时瞬间红了眼眶,这一路上受的所有委屈瞬间化为乌有,我的所有付出变得那样值得。
三、养成习惯热爱“读”
文章大体分三种体裁: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而这三种文章各有不同的阅读技巧,如: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传授知识为根本任务,以解释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形式、成因、关系、功用等为主面目的文体。说明文在小学阶段通常会采用两种写作手法:1、列数字,例如:长城全长一万三千多里。2、举例子如:“力大无比的项羽,有“乌骓”相伴;手持青龙偃月刀的关云长,有“赤兔”相随;纵然是《西游记》中的“白龙马”,也如此的忠诚与神奇;再看一看徐悲鸿的《八骏图》,那是一个充满中华神韵的马的世界。” 阅读时,边读、边思、边记这些要点,紧抓重点,这样就可以牢牢抓住采分点。2、训练“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说,看书尤其要做一点笔记。读《苦糖》中“陶醉”一词时,引导学生回忆,“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中“醉”的另一种解释,(1)微微醉意。(2)表示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让学生加以批注,增进理解。我们可以要求孩子读书时,顺手记点儿什么,慢慢的孩子就会形成批注的习惯。
四、开展活动强化“读”
开展多种活动培养阅读兴趣。班级有计划地举行交流活动。在一次辩论赛中,我们班级对:“无规矩不成方圆”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学生分成两派:一派认为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规矩、规则、做法、否则无法成功。另一派则认为,规矩,禁锢了我们的想象力,使人类固步自封,无法前行。最后,双方在一再的切磋磨合下达成一致: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各行其是,社会就会陷入混乱,陷入无秩序的混乱中。但是,作为新新人类的我们,应该培养我们的发散性思维,努力创新,做一个遵纪守法,又走在时代前沿的新新人类!当然,任何比赛都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在于强化学生阅读能力,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