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性监督的方向和空间

2014-05-05胡键梅志清胡念飞

中国记者 2014年3期
关键词:南方日报系列报道舆论监督

胡键 梅志清 胡念飞

为什么要策划一组这样的监督性报道?何以既能赢得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双满意”、又能扩大媒体公信力影响力、最终推动相关领域改革的深化?

从2012年3月28日开始,《南方日报》经过深入调查,推出了《企业注册磨难记》系列报道,从一家企业在东莞注册一年都未获成功这个小切口入手,就当下行政审批制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了深入反思,系列报道持续20余天,得到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三次重要批示、四次公开表扬,在广东掀起了一场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大讨论,媒体的强力传播直接推动了相关领域的改革,也为促成广东成为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试点省份做出贡献。该组报道获得2013年度中国新闻奖系列报道二等奖。

一、为什么会做这样一组报道

在2012年2月广东省委举行的港资企业家代表座谈会上,有企业家直接向汪洋同志投诉,反映其公司在广东某地注销企业要盖40多个公章,耗时三、四个月,注册一家企业的时间更长,与香港相比,广东的行政效率亟待提高。汪洋听后很受触动,他在讲话中强调,广东近年来在硬件建设方面取得了飞速发展,但在软件建设方面的差距依然很大。广东应该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向国际先进地区看齐。

我们立刻意识到“企业注册难”这一题材的重要性。“企业注册难”这在平时也许是一条普通的报料新闻,但在2012年的广东,在正致力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广东,这个题材不正是折射了现在的行政审批制约了我们产业的转型升级、制约了改革的全面深化吗?这不正是当下广东科学发展中的焦点难点问题吗?作为媒体尤其是党媒,是不是可以有所作为?

第一批记者迅速行动,历时一个月,深入广州、深圳、东莞、佛山、香港、新加坡等地,暗访加明访,开始了深度调查。

3月28日,第一篇报道《一家外企注册一年未见成功》在《南方日报》的“南方调查”中推出,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汪洋同志连夜直接在报纸上作出长篇批示,要求将此报道印发省直各单位、各市及顺德区党政主要领导同志。他强调,现在关键是要迈出改革的步伐。有哪个城市能像香港那样注册新公司,谁敢第一个吃“螃蟹”,请拟定方案报省委、省政府。

受此鼓舞,我们按计划有步骤地开启了整个系列报道。

整组报道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3月28目——4月1日,主要反映企业注册难的种种问题,同时以此为点带出行政审批制度中亟待完善和需要改进的一些环节;

第二阶段4月2日——4月9日,通过专家解读、网友互动、企业献策、政府回应,发动全社会来思考如何破解企业注册难、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应从哪些方面下手。让我们高兴的是,这场讨论中的一些观点,例如,政府的行政审批“凡是能下放的,坚决下放,凡是能转移的,坚定转移”,行政审批改革也得“国际化”,变“严入宽管”为“宽入严管”等,后来成为广东改革的共识。

第三阶段4月16日——4月19日,集中火力对佛山、东莞、珠海、深圳、惠州、揭阳等地先行先试的改革进行报道,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地市鼓与呼,既切实响应了省委、省政府的号召,又进一步深化报道改革的主题,为省委、省政府未来决策提供参考,加速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步伐。

2012年8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取消和调整314项部门行政审批项目,批准广东省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先行先试。2012年底,中央宣布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广东列为试点单位。现在,广东全省都在大力度地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还就广州、深圳的改革经验进行了集中报道。作为媒体人,不仅能够见证历史、而且能够通过手中的笔有力推动改革的进程、社会的进步,确实是莫大的荣幸。

二、新时期党报监督的靶心方向

这些年,身处中国改革的前沿阵地,《南方日报》以“科学发展立报、改革开放立报、解放思想立报”作为报魂。并认为现代媒体要想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始终引领时代风潮,只能依靠解放思想,以改革之气魄,开放之胸襟,进取之姿态,谋求科学发展之格局。

由此找到了新时期党报舆论监督的靶心:时刻牢记把舆论监督与全面深化改革结合起来,把群众呼声愿望与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凡是违反科学发展的行为,凡是阻碍改革开放的行为,都要坚决予以批判,予以监督,当全面深化改革舆论尖兵,以此提升新闻品质,提升媒体的影响力。

在新媒体时代,当下中国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的分歧仍在,而中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又进入深水区、艰难期,党报舆论监督怎么坚持风骨,摆脱短视的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用扎实的采访,深入的调查,高品质的新闻,有分寸、有尺度地挥舞监督的利剑,推动改革的全面深化。推动社会的艰难转型?这是《南方日报》这些年来思考努力的方向。

在历届省委的大力支持下,《南方日报》始终坚持正确导向和秉持新闻良知,努力为广东创造一个风清气正的执政环境,既大行舆论监督之风,又发动社会各界为广东发展建言献策,推动执政层与民间良性互动。这些年,《南方日报》以“南方调查”这个名牌栏目为平台,紧紧围绕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开展科学监督、准确监督、依法监督、建设性监督,推动了大批阻碍改革开放、科学发展问题的解决,有效舒缓了社会压力,也赢得了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双满意”。

具体来说,重点在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1.坚持以人为本,积极用舆论监督推动解决发展过程中“重物轻人”的问题,例如,环境污染问题:

2.把“全面协调可持续”理念放在突出位置,推动广东区域协调发展,例如,粤东西北发展不平衡问题,广东的贫困问题:

3.坚持为民说话,用舆论监督制止违反科学发展的乱象,例如,官员的腐败问题。

这些年,正是始终抓住“把舆论监督与深化改革结合起来,把群众呼声愿望与广东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结合起来”这个尚方宝剑,《南方日报》有50多篇舆论监督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不仅没有给报社带来什么负面影响,而且经领导同志批示后,直接推动了一批阻碍科学发展、影响社会和谐问题的解决。扩大了《南方日报》的公信力、传播力和影响力,也由此形成特色鲜明的“南方监督”。endprint

例如,《南方日报》的《坤叔公益团队“转正”受挫的背后》系列深度报道,激起了广东在创新社会管理建设中民间公益慈善组织领域的一次思想大解放,直接推动了广东社会组织的改革。广东决定加大政府职能转移管理力度,表示要舍得向社会组织‘‘放权”、敢于让社会组织“接力”,强调凡是社会组织能够“接得住、管得好”的事都要逐步地交给他们,并出台了一系列在全国开先河的社会组织管理措施。

三、党报监督的共赢空间

党委政府与媒体监督的关系不是对立,而是同心同向,双方合力完全有能力带来政府、社会、媒体三方多赢的空间,党委政府真正解决问题、落实需要落地的政策,民众诉求得到积极回应,而党媒在建设性监督中扩大了影响力,提高了舆论引导能力,这也是中国特色的媒体监督空间。

任何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矛盾。敢于直面矛盾,正确处理矛盾,才可以推动社会进步。当群众诉求与政府决策出现偏差、发生矛盾时,新闻媒体如果善于把民生诉求传达给政府部门,并督促政府部门解决相关问题,积极进行整改,就可以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寻找到实现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舆论监督之路。

《企业注册磨难记》系列报道是典型的政府与媒体良性互动的案列,省委、省政府在面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时,并没有自上而下强制推行,而是利用媒体的力量,以“企业注册难”这个小问题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媒体的影响力,引发社会各界对行政审批制度的讨论,为下一步改革的推动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有了社会舆论的支持和共识,革掉利益部门手中的权力这样艰难的改革也就有了群众基础,自然水到渠成。

当然,这样的报道要求记者要紧跟党委、政府工作步伐,站在更高的位置、更理性的角度来看问题,坚持科学监督、依法监督、建设性监督,以舆论监督的形式来反映问题、解决问题。

同时也要求党委政府能够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尊重新闻传播规律,理性对待媒体监督,主动设置议题,主动与媒体合作,积极引导舆论,实现双赢。

其实,类似《企业注册磨难记》这样的案例,这几年来操作了不少。比如,2011年《南方日报》围绕省委省政府强力推进“双到”扶贫的改革,推出了《“双到”扶贫AB面》系列报道,A面表扬先进,B面批评后进,以宣传典型和督促落后相结合的方式有力推动扶贫“双到”工作的落实,时任省委书记汪洋同志两次批示和两次公开表扬,指出:“‘南方调查用新闻监督促进扶贫开发工作,做了一件党政部门无法做到的事情。”

正是因为此类“帮忙而不添乱”的报道,《南方日报》的舆论监督赢得了政府的理解,各方的尊重,也推动了问题的解决。endprint

猜你喜欢

南方日报系列报道舆论监督
《南方日报》新闻评论的框架建构及其特色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第三届“三晋新农人”风采展示系列报道 蜂为媒:追蜂逐蜜 向健康出发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
顺应新趋势 七十展芳华——南方日报新一轮改版改革一月观察
《南方日报》:创新表达提升党报封面版的“时度效”
“见怪要怪”:舆论监督报道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