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把过家家当成早恋

2014-05-05

教育 2014年10期
关键词:集体婚礼过家家南开

■本刊记者 何 年

别把过家家当成早恋

■本刊记者 何 年

1月11日,河南郑州一家幼儿园举行了一场隆重的“集体婚礼”。婚礼有主婚人,孩子们穿着礼服互相承诺,小“新郎”要给小“新娘”戴戒指,他们的爸爸妈妈也在婚礼现场见证……有教育界人士以此为例指出,过家家不是早恋,不仅在幼儿园,在小学、中学也是一样的道理。

一场大人组织的游戏

当天下午,郑州这家幼儿园里婚礼正式开始,《婚礼进行曲》响起,小“新郎”牵着小“新娘”的手,依次走上台。老师和家长代表担任主婚人,按照大人结婚的程序,新郎和新娘都要接受询问、宣誓。比如,“妞妞,你嫁给了亮亮,他如果生病了,你会对他好吗?”“宝宝,你娶了丽丽,如果有别的小朋友欺负她,你会保护她吗?”

主婚人还会问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和你选择的另一半结婚呢?”所有“新人”更是异口同声:因为我爱他(她)!小“新郎”们单膝跪地,给小“新娘”戴上结婚戒指。然后,在众人的祝福声中,或者紧紧拥抱,表达爱意;更亲密的,还当众吻了一个。当天有100多个孩子“结婚”,全部是“自由恋爱”。

为什么要给幼儿办集体婚礼?据该幼儿园园长介绍,在3至6岁的幼儿中,有的男孩会对女孩说“我喜欢你”,有的女孩也会给自己喜欢的男孩送糖果,有的直接说要和对方“结婚”。此时给幼儿办集体婚礼是因势利导、给他们灌输健康婚姻观的好机会,可以借机告诉孩子们男人和女人的角色,比如男孩可以当爸爸,女孩可以当妈妈。女孩长大以后,可以生宝宝、当妈妈。男孩和女孩长大后,会跟相爱的人结婚。

这个幼儿园举行“幼儿集体婚礼”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只不过这次规模最大。此前的实践证明,举行过“婚礼”的孩子,责任感更强,关系更融洽,更加自信和阳光了。

此事引发社会上热议,有家长表示,“孩子的世界好纯真,这在孩子心中应该就是一场‘过家家’的话剧演出。”但也有很多网友表示,这种游戏很荒唐,简直是从小培养把婚姻当儿戏,对心理健康没一点好处。另有网友指出,幼儿园纯粹就是在炒作,真可谓是奇葩了。

其实,孩子在两三岁时就开始意识到性别间的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男女身体的特征、男女相互关系的特点的兴趣也逐渐增长了,也开始会注意到女孩是不是漂亮、男孩是不是帅,也愿意和漂亮帅气的异性在一起玩耍游戏。这种兴趣和其它许多兴趣一样,是很自然的。在学龄前时期和小学低年级,孩子们时常在有情节和角色的游戏里模仿家庭中社会中不同的人的关系。事实上,这是他们在学习交往,体验不同性别角色的特点。此时所谓的“恋爱”也大都是没有明确意识,更没有什么深思熟虑,是一种“过家家”式的游戏,或只是披着“恋爱”外衣的友谊或一般的异性交往,他们也并不十分理解自己所做事情的含义,而只是单纯模仿身边成人的言行或电影电视中的情节。不仅是幼儿园,在中小学里也经常会出现这种问题。

北京中小学生同演一台话剧 图/邢文文

是干扰儿童心理还是教育活动

幼儿园主动组织集体幼儿婚礼利大还是弊大?对此,教育界认识存在着差异,如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孙云晓表示:“幼儿园为孩子举行集体婚礼是对儿童生活的干扰,也是对儿童权利的剥夺。正如性教育专家胡萍所说,幼儿的爱情和他们自主的婚礼,对于幼儿的情感发展是有利的,但是,这个婚礼如何办应该由幼儿自己决定,如时间、地点、邀请的朋友、穿着打扮等,而不是幼儿园和父母来决定的。3-6岁儿童处于婚姻敏感期,成年人应当理解和尊重儿童过家家或结婚等自发行为,如果用成年人方式代替儿童的方式可能导致成人化,过度刺激强化对儿童自然发展不利。教育需要理性的爱,成年人不要惊扰了儿童的生活与梦境。”

孙云晓不赞成幼儿园搞集体婚礼,他认为,如果说孩子们自发活动中出现模仿婚礼的行为,老师、家长当然可以不去大惊小怪,但是,幼儿园搞“集体婚礼”,反而容易让这种成人化活动给孩子施加过度的影响,因为在孩子眼中,成人具有权威性、导向性,对孩子是一种刺激和强化,他觉得,对于性教育之类的敏感话题,一味回避肯定不妥,但问一答十的做法同样过犹不及。

而另一些教育专家则认为,孩子过家家就是过家家,别把过家家当成早恋,学校不但要保护孩子“过家家”的兴趣,而且有义务引导孩子正确地过家家,这就需要学校主动创设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陈跃认为,主动创设活动是教育者不可推卸的责任,给幼儿举办婚礼是顺应幼儿的发展需要所创设的教育活动,既有仪式感又有教育性,很神圣庄严,不应做负面解读。她表示,所有学校(以及幼儿园)都应该履行教育职责,不仅是幼儿园要组织孩子履行仪式,中小学、高中也应该创设各种仪式性活动项目,帮助孩子成长。

是早恋还是反教育

“早恋”是只存在于中文中的概念。用谷歌翻译工具在英语中找不到这个词,而雅虎的翻译工具则将其译作“Puppy love”。“puppy”是小狗的意思,也可以引申为各种幼小的动物,“Puppy love”就是小狗仔的恋爱,引申义是指少男少女之间的嬉戏,其实就是中文里的过家家。

湛江师范学院教师彭靖雯认为,这表明在国外并没有“过早的恋爱”这个概念。中国人把过家家当成早恋,是计划生育政策出台以后的事情,那之前是没有“早恋”这个词的。旧中国生产力低下,人们都希望早结婚早生子,谈何早恋?新中国历经文革等波折,恋爱一词都很少被提及,早恋更没有了。人类按照正常发展,从十几岁就开始渴望异性,只要双方情投意合,就会结婚。晚婚政策给恋爱与婚姻设置了障碍。孩子十几岁就恋爱了,但要到二十几岁才能结婚怎么办?恋爱10年吗?10年时间什么事情都能够发生,所以当然要想方设法阻止孩子们恋爱,于是早恋一词就出来了。在晚婚政策与性成熟的矛盾冲突之下,早恋成为了崇尚贞操的中国人的紧箍咒,父母用、老师用、整个社会都用。这种来自社会的压力,在中小学校集中爆发了。

从世界各地的法定结婚年龄可以看出,早恋一词实属荒唐。

国家(地区)法定婚龄香港地区16岁台湾地区16岁伊朗9岁荷兰12岁俄罗斯14岁(2002年前为16岁)菲律宾男16岁,女14岁韩国 男18岁、女16岁以上日本男18岁、女16岁巴西16岁澳大利亚男21岁,女18岁英国16岁德国18岁法国男18岁,女15岁希腊男14岁,女12岁美国一般结婚法规是18岁,但各洲不一,部分州规定21岁,部分州则允许年满14岁的男孩、年满12岁的女孩结婚

在一些国家可以结婚的年龄,在中国却是早恋。这种道德约束来自计划生育政策,发扬光大却在应试教育。因为青少年恋爱会影响学习,这成为中小学校追求中考高考分数指标的大敌。如果没有早恋这个词,在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在感情方面给予沟通与理解,适当引导其恋爱,其实未必是坏事。爱的教育,是教育学生学会去爱,如何去爱,该爱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不值得自己去爱。把爱和对爱的学习斥责为早恋,这不是教育,是反教育。

现在一些小学在低年级开展过家家活动,在一些中学 则组织学生开展戏剧活动,由教师组织学生按照教案、剧本进行各种模拟人生的教学活动。这不是干扰学生的活动,是德育课的教学内容。

男女学生相处是社交的艺术

中小学生异性之间的交往,不仅是他们对自己成年后婚恋生活的模拟,也是对自己社交活动的演习。用戏剧舞蹈等形进行社交教育,是西方中小学校的传统,也是近百年来中国中小学名校的传统。戏剧、歌舞等社交和礼仪性活动都是学校用来进行教育的理想手段。这些活动为中小学生创设了模拟人生的机会,成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

1914年,天津南开中学成立了中国最早的学生话剧艺术团体——南开新剧团。该剧团的主要演员之一就是擅长男扮女装反串女性角色的周恩来。在校长张伯苓的倡导下,南开中学的话剧演出成为一项办学传统,一直延续到解放后。

周恩来引用莎士比亚的一段话来说明自己的戏剧观,他是这样写的:“英莎士比亚之言曰:世界为舞台,而人类为俳优(The worldlike stage,men players)。其言颇具意旨。盖世界各种之现状,类皆兴亡无定,悲喜无常,人类无异演技其中。故世界者,实振兴无限兴趣之大剧场,而衣冠优孟,袍笏登场,又为世界舞台中一小剧场耳。”周恩来认为戏剧舞台是人类舞台的一个缩影。他积极投身话剧,也是为自己日后的事业甚至爱情做准备,虽然对后者他当时并不知情。周恩来19岁时重返南开中学,见到来南开中学演讲的邓颖超,即上前对话,没想到邓颖超表示自己早就认识他:“我们认识你,你不会认得我们。两三年前,我们在南开礼堂,看过你演的新剧。” 原来,邓颖超曾经看过周恩来主演的《一元钱》《华娥传》和《仇大娘》等新剧。南开是个男校,当时男女不能同台演戏,女主角只能由男生扮演。由于周恩来生得俊秀,先后扮演了《一元钱》中的女主角孙慧娟、《华娥传》中的华娥、《仇大娘》中的慧娘,其扮相很像,演技逼真。正是周恩来演的“华娥”一剧,使邓颖超记住了周恩来这个名字。

现在南开中学依然延续其戏剧活动传统,每年都会组织英文戏剧节。其它省市的中小学也开始组织学生进行戏剧演出。

2012年11月21、22日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演经典剧目《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就是由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作为东城区首个话剧教育联盟主席,联合分司厅小学、地坛小学、革新里小学,4校共42位同学登台演出,此外还有近30位学生参与话剧的服装、道具、灯光、音响等剧务工作。学生们在表演过程中按照剧本,演练了成人世界的情感互动和社交礼仪,获得了课堂上学不到的体验。

猜你喜欢

集体婚礼过家家南开
能过家家的坦克
小熊当当玩过家家
《南开话语研究》系列丛书再推出两本新书
河狸也玩“过家家”
工地上的新年集体婚礼
105对新杭州人圆了集体婚礼梦
“首届古史新锐南开论坛”会议综述
辉煌的起点:论南开新剧团早期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