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导乐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现状调查

2014-05-05鱼涵李海冰

海南医学 2014年8期
关键词:导乐锐器手套

鱼涵,李海冰

(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产科1、麻醉科2,上海 200040)

临床导乐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现状调查

鱼涵1,李海冰2

(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产科1、麻醉科2,上海 200040)

目的调查我院从事导乐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的现状。方法采用自编问卷调查的形式,问卷内容包括临床导乐职业防护的情况、临床导乐不戴手套的原因调查和临床导乐职业锐器伤情况调查。由相关负责人员详细填写后收回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导乐在接触过程和操作过程未执行职业防护措施的情况较多(49%),接触在导乐室分娩后新生儿操作防护好(占100%),但休养室未能很好执行(占6%)。临床导乐操作不戴手套情况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工作忙太麻烦(占67%),其次是思想上不重视(占5%)。血污染锐器伤的自我防护较好(占73%)。结论在临床操作中,导乐应严格执行职业防护原则,加强导乐护理规范的医疗行为,减少或避免自身的高危职业暴露,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导乐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戴手套;锐器伤;调查

从事妇产科护理工作的领域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不仅是助产士,而且还担任导乐的工作。导乐是希腊语“Doula”的音译,指在整个分娩产程中给分娩的产妇以持续的心理、生理及感情上的支持,并采用适宜的技术帮助分娩的产妇度过生产难关。目前国内的“导乐”大多由受过专业培训的优秀助产士担当,主要在临产开始和产后2 h内提供服务,作为医生和产妇间的桥梁。导乐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助产士在分娩全过程的治疗、检查、护理、助产过程中随时可能接触到患者的血液、羊水及阴道分泌物,其较集中体现了妇产科的所有职业防护问题。因此,2013年笔者对本院从事导乐工作的50名护理人员进行职业防护现状的调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50名从事导乐的护理人员中年龄30岁以下21人,30~40岁20人,40岁以上9人;初级职称42人,中、高级职称8人。

1.2 方法采用自编问卷调查的方法,问卷内容包括临床导乐职业防护的情况、临床导乐不戴手套的原因调查和临床导乐职业锐器伤情况调查。

1.3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Excel软件进行分析,描述性统计方法描述各项指标。

2 结果

2.1 临床导乐的职业防护情况导乐在接触过程和操作过程未执行职业防护措施的情况较多,接触在导乐室分娩后新生儿操作防护较好,但在病房未能很好执行,见表1。

表1 临床导乐的职业防护情况[人(%)]

2.2 临床导乐操作不戴手套情况明确无传染的患者,临床工作中导乐操作不戴手套情况的调查主要表现:工作忙太麻烦是最主要的原因,占66%。其次是思想上不重视5%。接触明确无传染的孕产妇,接触溅到血液,羊水物品时,没有防护而直接使用未污染的地方占24%,或侥幸盲从心理占3%。

2.3 临床导乐锐器伤情况的调查血污染锐器伤的自我防护较好,但从不上报的也较多。没有严格执行职业防护要求,双手分离污染的针头针筒情况较多,见表2。

表2 临床导乐锐器伤情况[人(%)]

3 讨论

3.1 临床导乐护理人员使用职业防护用品的情况1995年美国CDC提出标准预防,认定患者的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均具有传染性,不必考虑其诊断,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凡与上述物质接触,均需采取隔离防护措施[1]。2000年,我国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中明确指出:不论导乐护理人员的皮肤是否完整,不论产妇是否明确有无传染,不论接触的物品明显有无血迹等的污染,都应严格执行职业防护制度,使用防护屏障,如手套、防护围裙、护目镜等[2]。此外,洗手也是一个有效的防护措施,戴手套不能取代洗手,脱手套后也需要洗手。这些防护用品和措施能减少医务人员皮肤黏膜被医疗器械损伤,避免直接接触产妇的血液和新生儿等[3]。

3.2 临床导乐护理人员使用手套的情况导乐护理人员在导乐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胎膜破裂时羊水喷射,给新生儿吸痰时自吸入等情况,往往会忽视自身防护,存在侥幸思想。在接触过程中,接触刚分娩的新生儿防护率为100%,而进入休养室再接触新生儿的防护率为16%,说明防护措施没有贯穿整个护理操作过程。还有34%的人认为明确无传染性的,可以不用采取防护措施。手套不仅可以避免或减少患者与医务人员之间的交叉感染,而且在操作中还可以限制针尖刺入的深度,减少进入皮肤的血液量,从而减少感染。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自我防护意识,重视潜在性的传染危害,提高自我防护能力[4]。

3.3 临床导乐护理人员锐器伤的情况虽然近几年我院加强了全面性职业防护的感染管理,但是对于血污染锐器伤后的严格执行职业防护率为78%。但从不上报率也达到了44%,主要原因是担心复杂的医患关系和繁琐的上报程序,往往最后就不了了之了,这需要引起管理者的重视和协调。锐器伤是医务人员最常见的职业性伤害,在损伤物中,以针刺伤为最多见,占43%[5]。据报道,针刺伤多发生在处理污染的针头上,包括收集废弃针、毁形浸泡、取下针头回套针帽,占针刺伤总数的63%[6]。处理污染的针头应尽快处理,尽量减少处理环节。CDC就明确禁止回套针帽,如需回套,应单手操作。注射后的针头、手术缝针放在污物盘内,直接丢弃在锐器盒内,不要徒手处理污染的锐器。如果接触的患者是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发生针刺伤后的护士感染乙肝病毒的危险为60%。有研究表明,如果一个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或聚乙烯手套,医务人员接触的血量比未戴手套接触的血量减少一半以上[7]。

在临床操作中,导乐应严格执行职业防护原则,避免因不规范的操作,而导致自身的高危职业暴露。由于导乐直接参与分娩全过程,与产妇及家属建立了较为紧密的关系。,通过互动的医疗行为,双向保护的环节,应该更易赢得患者对导乐人员的信任,这也符合护理事业的发展,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1]曾会群,李垒.护士标准预防及职业防护教育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08,3(17):3329-3333.

[2]赵红,毛秀英.妇产科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现状调查[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25):55-56.

[3]段涛.威廉姆斯产科学[M].12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1021-1032.

[4]赵玉芳.耳鼻喉头颈外科职业暴露原因及防护情况调查分析[J].现代临床护理,2010,9(12):4-6.

[5]宋秋蔚.手术室护生职业防护教育的研究进展[J].上海护理, 2011,1(11):77-79.

[6]方咏梅.护士职业暴露和职业防护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6):65-67.

[7]曹洁,郝建玲.上海市部分临床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的现状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4):197-198.

R471

B

1003—6350(2014)08—1247—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4.08.0485

2013-09-11)

李海冰。E-mail:hiblee@163.com

猜你喜欢

导乐锐器手套
防倾倒双层伸缩锐器盒在临床的应用效果
棉手套
移动式可伸缩锐器盒放置架的设计及应用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做只手套好过冬
锐器盒使用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思路
神秘的白手套
棉手套
蒙医护理实习生实习期间锐器伤调查分析与对策
叙事病历中的人文关怀——导乐陪伴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