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方蜂房灌注液保留灌肠联合宫腔注药治疗盆腔炎疗效观察

2014-05-05廖湘萍杨玉婷何秀容

海南医学 2014年8期
关键词:蜂房盆腔炎宫腔

廖湘萍,杨玉婷,何秀容

(韶关市中医院妇科,广东 韶关 512000)

复方蜂房灌注液保留灌肠联合宫腔注药治疗盆腔炎疗效观察

廖湘萍,杨玉婷,何秀容

(韶关市中医院妇科,广东 韶关 512000)

目的探讨复方蜂房灌注液保留灌肠联合宫腔注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4月到本院接受治疗的148例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4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左氧氟沙星胶囊0.2 g/次,2次/d+甲硝唑片0.5 g/次,2次/d,疗程为7 d。观察组患者复方蜂房灌注液(200 ml)保留灌肠联合甲硝唑注射液50ml宫腔注药,1次/d,疗程为7 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2%(69/74),对照组为82.4%(61/74);观察组复发率为7.2%(5/69),对照组为26.2%(16/61),两组总有效率为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蜂房灌注液保留灌肠联合宫腔注药治疗盆腔炎的效果优于使用抗菌类药物,临床上值得推广。

蜂房;保留灌肠;盆腔炎

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炎症[1],由于该病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且极易导致宫外孕和不孕等疾病发生,严重影响了女性生活质量,目前对于该病的治疗主要包括物理疗法、西医疗法及中医疗法等,但西药治疗目前只能单纯的依靠抗菌类药物进行对症处理,而鉴于性盆腔炎往往导致病灶组织粘而使抗生素难以有效渗入而降低了其血药浓度,且如果长期应用抗生素易诱发菌群失调造成二次感染等不良事件[2]。本研究根据祖国医学对盆腔炎的认识及盆腔的特殊解剖位置,使用复方蜂房灌注液保留灌肠联合宫腔注药对盆腔炎进行干预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48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西医《妇产科学》第7版[3]。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妇科学》[4]教材制定。148例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4例。治疗组患者年龄19~44岁,平均(30.72±5.20)岁;病程3~78个月,平均(30.54±17.12)个月;病情评分7~21分,平均(13.62±3.16)分。对照组患者年龄18~46岁,平均(31.55±5.34)岁;病程4~80个月,平均(31.03±18.06)个月;病情评分8~20.4分,平均(13.48±3.58)分。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同时对存在以下情况者给予排除:①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②精神疾病或语言障碍而难以配合本次研究者;③过敏体质或对多种药物过敏者;④心、肝、肾等脏器存在严重疾患者。患者在自愿的前提下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口服左氧氟沙星胶囊0.2 g/次,2次/d+甲硝唑片0.5 g/次,2次/d,疗程为7 d。观察组患者首先采用甲硝唑注射液50 ml宫腔注药,一般于月经干净3 d开始,1次/d,连续3 d,然后应用复方蜂房灌注液保留灌肠,应与宫腔注药术同步,月经干净3 d开始,1次/d,连续7 d。复方蜂房灌注液是本科室自行研发的保留灌肠中药汤剂,其药物组成:蜂房25 g、毛冬青20 g、忍冬藤15 g、三棱15 g、莪术15 g、徐长卿15 g、王不留行15 g、鸭舌草15 g。上药煎汁浓缩成150 ml,药温38℃~40℃,以患者感舒服为宜。嘱排空大小便,取侧卧位,臀部垫高30°,用一次性导尿管润滑后插入肛门15~20 ml,将药液缓慢注入,静卧10~15 min,1次/d,连续用药7 d为一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方法(1)临床症状评分标准:盆腔包块,1分;下腹、腰部酸痛下坠,3分;病程每增加1年加0.5分。(2)体征评分标准:输卵管呈条索状压痛,5分;子宫一侧或两侧片状增厚、压痛、包块,5分;子宫活动受限、压痛,5分。(3)病情分级标准:重度,积分在15分以上;中度,积分在10~15分;轻度,积分在5~9分。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显效:症状消失,妇科检查体征显著改善,治疗后比治疗前积分降低2/3以上。有效:症状、体征及妇科检查均有所减轻,治疗后比治疗前积分降低1/3以上。无效:临床症状无好转,B超检查无变化。显效+有效=总有效。治疗一个疗程后,对两组疗效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采取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24%,高于对照组的82.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例(%)]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及B超检查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临床症状积分和B超检查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积分及B超检查结果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及B超检查结果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及B超检查结果比较±s)

注:治疗前两组比较,aP>0.05。

组别时间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16.00±1.00 3.85±1.60 16.50±1.50 9.80±2.00 B超检查炎性包块直径(cm) 4.50±1.00 0.98±0.10 4.62±1.20 2.00±0.76盆腔积液最深径(mm) 6.54±1.20 2.78±0.65 6.60±1.18 4.00±1.00

2.3 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轻度腹痛腹泻1例、恶心1例,无肝肾功能损伤,不良事件共计2例,其发生率为2.70%;对照组出现食欲不佳、恶心、呕吐2例,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3例,共计5例,占6.75%。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50,P<0.05)。

3 讨论

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随着社会环境因素影响,盆腔炎的患病率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以致成为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西医常规应用抗菌类药物只能减轻和抑制组织水肿、充血、渗出,效果不理想,而中医则根据盆腔特殊解剖部位及中药特性,采取保留灌肠疗法,能够使增厚、增粗的附件组织粘连消退、包块消失,而达到治愈效果。根据以上理论我们利用宫腔注药联合复方蜂房灌注液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其总有效率达93.24%,临床症状积分和B超检查结果也印证了复方蜂房灌注液保留灌肠联合宫腔注药治疗盆腔炎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此外,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也显示,复方蜂房灌注液保留灌肠联合宫腔注药治疗盆腔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其安全性较高。

究其原因,我们认为:①祖国医学将慢性盆腔炎归为“盆腔炎”、“带下病”等病症范畴,对于该病的治疗应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止痛为主要原则。②复方蜂房灌注液中药物组成中有蜂房、毛冬青、忍冬藤、三棱、莪术、徐长卿、王不留行、鸭舌草,其中蜂房性味甘、淡、平,具有解毒、生肌、镇痛等功效,中药药理显示蜂房具有广谱抗菌、有效抑制细菌繁殖、增强白细胞吞噬等功效,能显著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微血管周围渗出,改善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渗出物吸收及消除炎症反应,加快粘连结缔组织的松解等药效[6],还具有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力的功效[7],对预防盆腔炎的复方具有重要作用[8];毛冬青具有凉血散毒、抗菌消炎之功效;王不留行具有活血消肿、软坚散结功效,对盆腔周围组织的微循环具有改善作用,对药物吸收具有促进作用;三棱和莪术都具有行气破血、消积止痛之功效;忍冬藤和鸭舌草具有清热、解毒及通络作用;徐长卿具有利水消肿、活血解毒的功效。③保留灌肠法[9]是利用盆腔血管丰富且与相邻组织器官存在有静脉丛的关系,将药物保留在与盆腔相近的直肠内,使药物直接渗透到病变部位而提高局部药物浓度、改善组织血液循环,促进增厚、增粗的附件组织粘连消退、包块消失,联合甲硝唑宫腔注药抗菌消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同时中药温度保持38℃左右也能够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使增生纤维组织软化、利于炎症消散吸收等;另外保留灌肠法是通过导管直接将中药从肛门灌注入直肠,这样可以降低消化酶等因素影响、避免了胃肠道刺激;宫腔注药使抗菌药直接作用于子宫、双侧附件,减轻口服用药对胃肠道刺激,对提高药物利用度及用药安全系数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复方蜂房灌注液保留灌肠联合宫腔注药治疗盆腔炎疗效确切,其优于西医抗菌类药物治疗,且其操作简便,适宜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应注意严格遵循宫腔注药的无菌操作及灌肠操作的规范性,把握好药液温度、灌肠体位、导管插入深度及中药保留时间等对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至关重要。

[1]张华丽.慢性盆腔炎的诊治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25):5225-5226.

[2]叶雪凤,陈家善,叶灵珍.中西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90例的效果分析[J].广西医学,2007,29(5):782-783.

[3]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46-250.

[4]马宝璋.中医妇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09.

[5]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52.

[6]杨鉴冰,郭莉.盆炎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医药,2012,32(6):30-32.

[7]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56-59.

[8]汤亚娟,陈回春,沈丹.中医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述要[J].河南中医,2013,33(2):312.

[9]于源源,师伟,潘燕燕,等.慢性盆腔炎的中药保留灌肠法操作规程及其机理探讨[J].中医外治杂志,2011,20(2):3-4.

R711.33

B

1003—6350(2014)08—1192—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4.08.0462

2014-01-09)

韶关市医药卫生科研计划项目(编号:Y12063)

廖湘萍。E-mail:977107928@qq.com

猜你喜欢

蜂房盆腔炎宫腔
蜂房的秘密
蜂房历险记
阴囊湿疹的尴尬,用蜂房粉解决
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分析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
蜜蜂找路
屈螺酮炔雌醇片用于人工流产术后预防宫腔粘连155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