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的研究与实现
2014-05-05师皓宇赵亚娟
师皓宇,赵亚娟
(华北科技学院,北京东燕郊 101601)
1 工程教育现状
当前我国工程教育中存在许多问题,如人才培养定位与标准不清晰,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欠缺多样性和适应性,工程性缺失和实践薄弱等问题。与此相比,德国应用科学大学采用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的合作教育模式,具有鲜明的面向行业的特征[1]。欧林工学院具有独特的课程哲学“欧林三角”,落实了工程教育的跨学科教育理念,精心设计“项目为基础”的教与学贯通全学程,关注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团队能力的培养。澳大利亚TAFE模式是澳大利亚全国通用的职业技术教育形式,TAFE办学方式多样,由各学校和教师自主选择教学内容,要求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强调与实际需求的紧密结合[2]。由此可知国外工程教育的先进经验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结合企业需求,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标准。同时要求教师到企业调研学习,了解企业的最新动态,再将这些信息反馈到教学中;学生部分课程的学习是在企业中。
2)注重实践环节的学习。实习或企业学习更加强调实践性和实用性,制定的培养标准要通过实现矩阵得以实现。
3)工程技术与职业道德并重。学生要了解工程工作的社会作用,善于沟通,注重团队合作精神,注重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
2 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的内涵
我国从2010年开始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全面提高我国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促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我校的安全工程、采矿工程、自动化专业先后加入了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而推动卓越计划的实施,关键就在人才培养方案上,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之前,必须明确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因此必须建立起专业的培养标准。
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标准体系由通用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学校标准三个层面构成。国家通用标准作为国家标准,是制定行业专业标准和学校培养标准的宏观指导性标准;行业专业标准不仅是对国家通用标准的具体化,还应体现专业特点和行业要求,因此行业专业标准要高于国家通用标准;学校培养标准则是在国家通用标准的指导下,以行业专业标准为基础,结合本校特色与人才培养定位制定的满足社会需要、体现办学特色的培养标准,因此,学校培养标准应高于行业专业标准[3]。教育部“卓越计划”通用标准11条是根据教育部实施卓越计划的目标和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需求上制定的,同时参考借鉴了发达国家对工程专业毕业生规定的能力要求,如美国工程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标准11条(简称“美国标准”),欧洲工程协会联合会(FEANI)12种标准(简称“欧洲标准”),英国工程理事会(ECUK)制定的技术工程师标准 (简称“英国标准”),CDIO的12条标准等。因此通用标准在站在发达国家工程教育的高度上制定,在世界的工程教育界是先进的,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本科层次的基本标准,学校在制定学校培养标准或专业标准时必须满足通用标准。
表1 我国通用标准与ABET工程教育认证能力对比表
通过表1可知,我国通用标准的能力与美国ABET认证能力基本类似,都强调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但我国通用标准更加强调技术标准与政策法规、危机处理能力、国际交流合作能力;美国ABET认证更加强调知识的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我校采矿工程专业培养标准的制定
华北科技学院隶属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重要培训机构,常年开展煤矿安全监察、矿山救护、应急管理、矿井灾害防治等类型的培训。经过几年的发展,学校逐步形成以安全科技为特色,工、管、文、理、经、法等学科相结合的多科性现代大学;成为安全生产领域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解决关键科技问题的一流教育培训基地[4]。
学校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和通用标准,确定我校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总体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相互协调,具有安全理念、实践能力、创新精神,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规格是:强化基础、突出实践、提升能力、注重特色。各“卓培计划”专业要从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人才培养结构特征[5],提出专业方面的具体要求,包括理论基础、专业及多学科交叉知识(理论与多学科)的综合应用能力;初步具备工程师的工作方法及运用工作工具的能力;具有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具备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组织团队及确保团队运行能力;具有国内国际视野,适应国内及国际环境的职业发展能力。
采矿工程专业培养标准在国家通用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定位,参考国外工程教育的先进经验而指定的,更加强调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形成四大专业课程体系、强调工程意识与采矿精神,如表2所示:
表2 采矿工程专业培养标准主要指标
续表
4 采矿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的实现途径
采矿人才培养就要适应采矿行业的发展。华北科技学院采矿工程专业以实践教学、理论教学、人文教育等为抓手,开展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4.1 加强与企业合作
为了引导和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将起到关键性作用。煤矿现场的实践教学对于采矿工程专业学生了解专业知识。目前我校采矿工程专业已建立多个实习基地,可保障学生到企业的正常学习。从2010年开始,我校采矿工程系毕业生到该生就业单位完成毕业实习,逐渐形成良好的就业单位实习的新模式,缓解了实习压力,提高了实习质量,并逐渐推广。该模式可使学生提早熟悉就业单位相关生产环节,缩短见习期,快速适应工作岗位[6,7]。
4.2 采矿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在有限的大学四年时间内,增加了实践教学环节,势必会挤压原有理论课程的学时。这就需要在授课内容上进行调整,精简一般工艺性、技术技能性、常规工序、操作性的内容,通过实习和实践去学习这些内容,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8,9]。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校采矿工程专业逐渐加强机电方面课程教学,逐渐形成以四大专业理论体系,即以采矿学、井巷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矿山设计与优化等课程为代表的采掘理论体系,以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岩体力学、矿山压力及其控制等课程为代表的力学体系,以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应用基础、采矿工程图与CAD课程为代表的计算机技术体系,以机械设计基础、矿山机械与液压传动、电工与电子技术、矿山机电等课程为代表的机电理论体系。
4.3 突出“采矿精神”
采矿精神是采矿工程师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采矿卓越工程师的精神主要表现为:爱国主义精神、实践精神、创新精神、敬业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和团队精神[10]。我校采矿工程特色专业建设中逐渐形成“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重合作、守纪律”的采矿精神,形成高度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克服困难、挑战自我的拼搏精神,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奉献精神等等。由此,华科采矿学子适时归纳了三句话,即“永远不服输,永远不向困难低头,永远争第一”,成为采矿精神的一般表达。
5 结论
卓越工程师专业培养标准必须是可操作、可执行、可评估的,是制定培养方案的基础,培养标准更重要的任务是落实,如培养方案制定、教师聘任、授课方法、实习和实践环节的要求、学生能力水平的鉴定、卓越人才培养过程的质量监控等,在在实践中不断的完善采矿工程专业培养标准,培养具备卓越工程师潜力的采矿工程人才[11]。
[1] 刘建强.德国用科学大学模式对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0(6):50-52.
[2] 李曼丽.独辟蹊径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之道—欧林工学院的人才教育理念与实践[J].大学教育科学,2012(2):91-95.
[3] 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21-29.
[4] 杨庚宇.继往开来 改革创新 建设安全科技特色现代大学——华北科技学院建校20周年献辞[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4,(12):1-4.
[5] 陈满乾,尹敏.“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践与成效[J].中国电力教育,2011,(25):14 -15.
[6] 杨德传.采矿专业本科生工程实践性教学探讨[J].科技信息.2011,(7):441-444.
[7] 楼晓明,刘羽,黄培明等.“紫金模式”下采矿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的教学思路与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11,(2):1-4.
[8] 王家臣,钱鸣高.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战略思考—科学采矿人才培养[J],煤炭高等教育,2011,(9):1 -4.
[9] 林健.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高等工程教育研究[J].2011,(5):1 -9.
[10] 邹光华,田多,师皓宇.论采矿精神的内涵及其培养[J].煤炭高等教育,2013,31(4):5 -7.
[11] 王庆石,刘伟,孙宗扬.本科层次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标准研究与设计教育研究[J].,2013,396(1):97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