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入路减压并行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爆裂性骨折伴不全瘫的效果

2014-05-05王广辉郭坤营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1期
关键词:爆裂性前缘椎管

游 嵚 王广辉 郭坤营

广东省汕尾逸挥基金医院骨科,广东汕尾 516600

后入路减压并行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爆裂性骨折伴不全瘫的效果

游 嵚 王广辉 郭坤营

广东省汕尾逸挥基金医院骨科,广东汕尾 516600

目的 分析后入路减压并行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爆裂性骨折伴不全瘫患者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腰椎爆裂性骨折伴不全瘫患者37例,均采用后入路减压并行椎弓根内固定方式治疗,比较手术前后伤椎前缘高度损失率、Cobb角、椎管狭窄程度及神经功能情况。 结果 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损失率明显降低,Cobb角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椎管狭窄各程度与神经功能A级、C级、D级、E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后入路减压并行椎弓根内固定方式治疗腰椎爆裂性骨折伴不全瘫患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后路;减压;椎弓根;腰椎爆裂性骨折;不全瘫

腰椎爆裂性骨折在临床较常见,是一种严重的脊柱损伤,因骨折后脊柱的稳定性受到明显破坏,一旦治疗不及时致残概率较高。在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中,手术入路的合理选择对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前入路或后入路方式在临床上一直存在一定的争议,前入路方式进行手术,可实现比较彻底的减压,但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且手术时间较长,存在的危险性相对较高;后入路方式进行手术前临床应用率较高,但在手术中需对脊柱结构进行认真处理,以尽量避免或减少再次对脊柱的稳定性产生不良影响[1]。对本院收治的腰椎爆裂性骨折伴不全瘫37例患者采用后入路减压并行椎弓根内固定方式治疗,现将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腰椎爆裂性骨折伴不全瘫患者37例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后入路减压并行椎弓根内固定方式进行手术治疗;男26例,女11例;年龄21~62岁,平均(43.6±5.3)岁;骨折原因:12例交通事故伤,20例高空坠落伤,5例重物挤砸伤;骨折发生部位:L1~L4的骨折患者分别为17、12、5、3例;合并骨折情况:合并股骨骨折2例,合并骨盆骨折3例;椎管狭窄:20例为椎管狭窄Ⅰ度,13例为椎管狭窄Ⅱ度,4例为椎管狭窄Ⅲ度;神经功能:神经功能A级3例,神经功能B级3例,神经功能C级6例,神经功能D级11例,神经功能E级14例。

1.2 评定标准

椎管狭窄程度:参照Wolter进行评定,椎管的狭窄程度为横断面的1/3为Ⅰ度;椎管的狭窄程度为横断面的2/3为Ⅱ度;椎管至完全性受压为Ⅲ度[2]。神经功能情况:参照Frankel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评定,损伤平面以下感觉及运动功能完全消失为A级;损伤平面以下无运动功能,仅存某些感觉功能为B级;损伤平面以下仅存一些无用的运动功能为C级;损伤平面以下存在有用的运动功能,但不完全为D级;感觉、运动及括约肌功能正常为E级[3]。

1.3 影像学检查

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于受伤脊柱的正侧位拍X线片,结果显示:伤椎前缘高度降低,其为正常高度的30%~60%,平均损失高度为正常值的(47.2±3.6)%;伤椎后缘呈不完整状态,椎管出现狭窄(如1.2中椎管狭窄分型);Cobb角为15°~35°,平均(24.7±1.4)°;爆裂的椎体不同程度地进入椎管,对神经根及脊髓等产生压迫。

1.4 手术方式

入院后,先保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然后行手术治疗。患者均取俯卧姿势,将腹部悬空,全身麻醉下手术。将伤椎作为中心,于后正中行切口,显露伤椎及上下方各1节椎体和关节突,然后在伤椎及上下椎分别置入椎弓根螺钉。依据CT检查显示的椎管内情况,将椎管切开进行减压处理,取出椎管中的骨折块,向前推压并复位。使用椎弓根系统撑开椎弓根钉,恢复椎体的高度,按照脊柱的正常序列进行恢复后固定。所有患者均进行关节突与横突植骨,并使用连接杆进行固定处理。术后对切口进行彻底清洗,留置引流管,闭式引流1~3 d,同时使用抗生素。术后2周左右拆线,并于术后4周开始腰背部功能锻炼,一般术后3个月可带支具下床进行锻炼。

1.5 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平均随访2年,观察患者手术前后伤椎前缘高度损失率、Cobb角、椎管狭窄程度、神经功能情况。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前后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的比较

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损失率明显降低,Cobb角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手术前后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的比较(±s)

表1 手术前后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的比较(±s)

时间 n 伤椎前缘高度损失率(%) Cobb角(°)术前术后37 37 t值 P值47.2±3.6 9.4±1.6 10.374 0.012 24.7±1.4 3.8±0.9 8.176 0.018

2.2 手术前后椎管狭窄程度的比较

患者椎管各狭窄程度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手术前后椎管狭窄程度的比较[n(%)]

2.3 手术前后神经功能情况的比较

患者神经功能A级、C级、D级、E级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手术前后神经功能情况的比较[n(%)]

3 讨论

3.1 手术时机与适应证

①手术时机:腰椎爆裂性骨折是常见的骨折类型,合并神经损伤可增加治疗难度,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与手术效果很重要;部分学者认为腰椎爆裂性骨折伴不全瘫患者应在骨折后3 d内立即行手术,对于后入路手术而言,有学者认为应在骨折后2~3 d立即行手术治疗,以保证良好的效果[4-5];早期及时进行手术,利于尽早对患者解除神经压迫,可改善手术效果。②手术适应证:术前应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全面评定,以保证其具备基本的手术指征后方可进行手术治疗,具备术前经X线及CT等检查显示椎管出现狭窄、伤椎后缘发生移位、关节突及伤椎椎板无骨折和移位症状、椎体后缘碎骨块进入椎管内等条件的患者可采用后入路手术方式。

3.2 后入路手术方式的优势

前入路手术方式在临床上曾得到推广,但其术式易对患者造成明显损伤,且手术条件及费用相对较高。后入路手术方式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一种术式,与前入路相比具有明显优势:①通过采用椎弓根定系统,可经撑开后实现更好的减压和复位效果;②可经过伤椎后外侧进行直接减压,满足此种骨折对减压程度的要求;③经三柱进行固定,稳定性佳,利于骨折愈合效果改善;④手术创伤更小,术后并发症少,利于术后效果的保证,且对于合并脏器损伤的患者同样具有较好的适应性[6];⑤经伤椎后外侧可实现植骨融合,利于保证良好的复位效果,且手术费用相对更低。

3.3 手术操作的体会

采用后入路方式进行手术时,应注意严格执行手术操作,并尽量提高脊柱的融合效果,以防术后发生畸形。术中在对椎板处植骨时,应经后外侧做横突间植骨;对椎板的开窗处,应使用带皮质骨覆盖,以加大植骨床的面积;应提高对小关节突间植骨融合度的重视程度,注意先认真切除周边关节囊。

综上所述,后入路减压并行椎弓根内固定方式治疗腰椎爆裂性骨折伴不全瘫患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1]张莹,初同伟,张超,等.一期后路椎管减压、椎间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观察[J].重庆医学,2012,41(20):2038-2040.

[2]高永辉,江源,杨军,等.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9,15(6):11-12.

[3]王万忠,黄海,付启桥,等.后路椎管减压钉-棒内固定治疗腰椎爆裂性骨折并不全瘫48例[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17(24):1904-1905.

[4]郭世明,郭林新,洪加源,等.后路椎管减压固定治疗腰椎爆裂性骨折伴不全瘫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1,13(5):63-65.

[5]刘涛.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35例[J].西部医学,2011,23(8):1476-1477.

[6]胡龙驹,冯新民,陈鹏涛,等.后路椎板开窗减压加对侧椎板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不全瘫[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20(22):2039-2042.

Effect of posterior decompression and pedicle internal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spine burst fracture combined with incomplete paralysis

YOU Qin WANG Guang-huiGUO Kun-ying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Yi Hui Foundation Hospital of Shanwei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Shanwei 516600,China

ObjectiveTo analyse the effect of posterior decompression and pedicle internal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spine burst fracture combined with incomplete paralysis.Methods37 cases with lumbar spine burst fracture combined with incomplete paralysis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2 to June 2013 were selected and cured by posterior decompression and pedicle internal fixation.The loss rate of injured vertebra leading edge height,cobb angle,the degree of spinal canal stenosis and nerve func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surgery were compared.ResultsAfter the surgery,the loss rate of injured vertebra leading edge height significantly reduced,cobb angle obviously decreased,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The degree of spinal canal stenosis,grade A,grade C,grade D and grade E of nerve func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surgery were compared,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ConclusionThe effect of posterior decompression and pedicle internal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spine burst fracture combined with incomplete paralysis is safe and good.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Posterior;Decompression;Pedicle;Lumbar spine burst fracture;Incomplete paralysis

R683.2

A

1674-4721(2014)01(a)-0016-03

2013-07-26本文编辑:李亚聪)

猜你喜欢

爆裂性前缘椎管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一种飞机尾翼前缘除冰套安装方式
脊柱爆裂性骨折的X线诊断
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椎管内外节细胞神经瘤CT与MRI诊断
椎管内大范围囊虫病1例
围手术期护理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应用X线和CT的临床诊断效果对比研究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早期前后路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