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软”着陆
2014-05-05赵艳秋
赵艳秋
在这家全球第一大芯片公司的内部,有一支庞大而神秘的软件队伍。如果作为一个独立机构,这支队伍会跻身全球五大软件公司之列。不过,在芯片团队的光环之下,这支队伍更像是个配角。
这支队伍的指挥官——英特尔副总裁兼软件与服务事业部总经理费道明(Douglas Fisher)说:“英特尔并不是一家硬件公司,而是一家平台公司。为了提供平台,我们必须做一切——硅片、制造、软件,在很多情况下,也要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而在英特尔做软件,你不得不学得更多,因为英特尔的软件人员要参与到端到端的业务中。”
费道明本人是电气工程专业出身,在半导体公司,这个专业相当常见,不过,他从未担任过纯粹的电气工程工作。当费道明毕业加入产业界时,他的上司希望他做软件,这让费道明颇感意外。不过,上司告诉他,优秀的软件开发人员都要拥有很强的硬件背景,因为他们真正了解平台,因而能够更好地编写软件。就这样,费道明从第一份工作起就走上了软件这条路。
与费道明不同的是,英特尔软件与服务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何京翔,从本科到博士“死磕”的都是软件专业,这在英特尔并不多见。
上世纪90年代,何京翔加入英特尔后,参与过广泛的软件和解决方案项目,中国数字化铁路规划、卫生部区域医疗信息系统规划等项目都能看到他的身影。近年来,他更专注于培训推行云计算解决方案。
“在英特尔做软件是有职业发展空间的。” 何京翔以自身经历对同事说。英特尔软件与服务事业部(Software and Services Group, SSG)的业务极为广泛,涵盖了几乎英特尔整个产品线。从操作系统、电源和性能调节到安全技术;从移动和嵌入式设备软件到视觉计算和多核心软件;从虚拟化、开源代码到全球开发者培训。“可以说,英特尔每个产品和解决方案背后,都有我们直接或间接的贡献。”一位SSG员工说。
“过去30年,英特尔一直投资软件业务。最近这些年,软件在英特尔获得的尊重越来越多。”费道明说,“现在,英特尔总裁是从软件部门选拔出来的,我本人是英特尔高管团队的一员,直接汇报给CEO和总裁。这就说明了软件在英特尔的重要性。”
多管齐下发力
“我们不选定赢家,但我们要确保赢家在英特尔平台上运行得最好”——每件英特尔软件部门所做的事,都遵从这个逻辑。
费道明现在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了终端设备上,无论PC、平板电脑、智能手机还是融合设备。英特尔软件部门的工作是确保用户使用这些设备的体验更流畅、更节能。设备上的投资变得非常重要,他们不但与谷歌生态圈合作,包括Chrome和安卓;也与微软合作;同时还在在苹果Mac上持续投资。
与前端设备相对应的,是后端的数据中心,这是英特尔的优势领域。软件部门需要提供优化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软件定义基础架构是用软件来创建一个好的架构,然后可以像搭积木一样来提供解决方案。“我们的工作就是要确保软件定义基础架构这件事发生。这样,无论是亚马逊AWS还是那些基于OpenStack的云服务商,还有企业级产品供应商,都能在英特尔平台上运行得最好。”费道明说。
现在,另一个被费道明关注的是物联网。“这方面我们以前谈论得不多,这是一个新兴市场。”他说,“虽然物联网的很多地方可以利用我们已有的工具,但我们也在投资新东西——确保所有设备,可穿戴、手机、平板、传感器都能安全、可管理地与后端数据中心相连,使原本孤立的系统转为互联设备,能够在彼此之间、与云进行通信和共享数据,然后挖掘价值,改善人们沟通、生活和工作的方式,创建更具价值的商业模式。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在今年的巴塞罗那电信展期间,英特尔发布了物联网开发平台工具包。
除了这些重头戏,费道明也关注潜力业务。从营收角度看,这些业务相对于英特尔每年几百亿美元的营收可能无足轻重,但影响力却非常深远。其中之一是安全业务。这个业务的跨度很大,从物联网到数据中心,每个人都关注安全。软件部门的参与极为重要。为此,他们做了大型收购(2010年英特尔以76.8亿美元收购McAfee,即现在的英特尔网络安全),并结合英特尔的硬件能力提供覆盖个人和企业市场的优质安全解决方案。
另一个新的领域是3D。他们认为广义上的3D,如3D摄像头、3D打印将是这个产业中新的增长机会。目前,英特尔开发了RealSense 3D解决方案,将类似于人的感知能力引入基于英特尔架构的设备。
“无论是物联网、云计算还是移动互联,围绕它们都有着巨大的生态系统,这不是英特尔一家的机会,是整个生态系统的机会。我们确保生态系统基于英特尔的架构实现价值。只有生态系统赢了,英特尔才能赢”。费道明直言。
谷歌成为盟友
把Wintel的成功模式复制到与谷歌的合作中来——这是英特尔去年5月上任的新一代高层管理团队的决心。
上世纪90年代以来,英特尔与微软的战略合作的Wintel联盟所向披靡,逐步了赢得了从PC到数据中心的市场。
2011年,英特尔启动了与谷歌的战略合作,针对安卓操作系统进行优化,双方在底层展开了很多工作。现在,英特尔是除谷歌之外,拥有最多安卓工程师的公司之一。它希望投资于谷歌的战略合作,提供英特尔-安卓先进设备,从而从ARM口中抢食移动市场。从技术层面说,这是可行的。安卓操作系统源自Linux,而Linux是英特尔的强项。现在,英特尔需要的是战略上的重视、足够的投资、时间和精力,从而能把这件事做到极致。
英特尔认为这是一个“马拉松式的战斗”。他们反问自己,过去与微软磨合了多少年才有了今天?现在他们也准备与谷歌开始这样的长期磨合。
“好的战略合作是由领先技术实现的。”费道明说,“如果你提供不了好的差异化技术,就不可能与谷歌和微软并肩作战。”所以,现在英特尔的战略是发挥他们最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芯片设计能力来提供好的产品。
去年9月,英特尔在IDF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上发布了基于英特尔Haswell处理器的Chromebook,谷歌Chrome和安卓资深副总裁Sundar Pichai亲自助阵。“提供好的产品,然后就能建立关系。如今这样的能力提升每天都在进行之中”。
在2014年深圳IDF上,费道明宣布未来数月将针对安卓推出一个全新、全面的设备开发者支持计划。作为计划的一部分,英特尔开通了一个设备开发者资源门户网站,提供包括针对英特尔架构的Android开发源代码、文档和规范在内的所有英特尔的资源。英特尔安卓编译工具套件(Intel Build Tool Suite for Android)也将在未来几个月内推出。这将是一个更自动化的工具,为比微软生态圈庞杂得多的安卓生态圈提供帮助,使得即便是很小的企业,也可以方便快速地做出基于英特尔架构的安卓产品。
开源培养软件生态系统
“英特尔是一家开源软件公司。可以说,没有英特尔就没有今天的Linux,但是我们不为外界所知。” 英特尔软件与服务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何京翔如是说。
英特尔在开源软件方面的投入,或许比一些知名软件企业还多。在何京翔看来,软件公司的主业是软件,但英特尔更关注的是怎样培养一个软件的生态系统。开源技术恰好是一个手段,让英特尔可以与行业伙伴合作,把行业做大,并能找到创新和获利的空间。
19年前,何京翔刚加入英特尔时,公司的服务器部门刚刚成立。现在,英特尔服务器业务已经从零拓展到全球占比90%以上。“正是因为开源技术这个切入点,我们才有了立足之地。”他说。从战略上看,英特尔很多业务都会以开源作为切入点,通过开源,把盘子做大。
可以说,对所有的开源技术,英特尔都在释放热情。英特尔是Linux最大的贡献者之一。费道明目前还兼任Linux基金会的董事会主席。另外,英特尔也是开源云操作系统OpenStack前十名的贡献者,是大数据开源技术Hadoop最早商用版发行者之一。
“现在是历史上开源技术参与创新最多的时候,可以说,开源是创新的中心,从云到大数据,都有开源的身影。”费道明说。目前,开源云操作系统OpenStack和开源大数据技术Hadoop是英特尔强力投资的开源技术。
在OpenStack上,业界需要强健的开源解决方案以让企业真正使用它,同时设计者们正在对解决方案进行统一。现在,英特尔正投入资源,确保自身的能力在OpenStack的演进中显露出来。
在Hadoop方面,英特尔投资7.4亿美元获得Cloudera18%的股份。Cloudera是一家基于Hadoop系统帮助企业用户管理大数据的企业。“这是一个重要信号,我们在大数据方面的投资规模将会很大的。”费道明说,“我们要确保英特尔在数据分析、挖掘生态环境中是一个主要的贡献者。”
技术强劲的中国团队
英特尔大数据开源技术Hadoop中国分发版比全球提前了7个月。“这是令我们自豪的一件事,中国的软件与服务团队技术实力很强。” 何京翔说。
“中国是个天然的大数据市场——人多、设备多、交易多、数据量大,这给大数据提供了天然的创新环境。”英特尔数据中心软件部中国区首席技术官苗凯翔说,“中国完全可以在大数据领域取得全球领先位置。”
两年前,中国的电信运营商在上3G系统、采用新资费标准后遇到一个问题,用户经常会打电话投诉:“我怎么花了这么多钱?我都花在哪里了?”电信运营商需要处理通话详细记录(CDR),给用户提供实时查询功能。由于数据量太大,只能用Hadoop技术来做。电信运营商认可英特尔提供的Hadoop解决方案,这也推动了英特尔中国软件与服务团队在全球第一个发布Hadoop商用版本。“当时,其他企业还不知道Hadoop是怎么回事,我们已经落地了。”苗凯翔说。
现在,在这个Hadoop发行版已经演变成一个大数据平台,推进到多个重点行业,如区域医疗信息的集中存储和快捷分析;实时交通信息监控、分析与智能交通调度等。
除了Hadoop,中国的软件与服务团队还与全球团队一起从事HMTL5、虚拟化等研发。最近,在嵌入式方案上的开发上,他们再次领先。
“今年,中国软件与服务团队将产生第一位英特尔‘高级首席工程师,这是全球统一评出的。另外,我们还有7位首席工程师。”何京翔对此感到很自豪。
未来英特尔还会持续在中国投资,确保满足中国大数据市场的增长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