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官商交往须谨慎

2014-05-04罗玉亮

领导之友·综合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商人官员干部

罗玉亮

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谆谆告诫各级领导干部,要提升自我境界,坚定理想信念,保持高尚情操。他说,现在的社会诱惑太多,围绕权力的陷阱太多。面对纷繁的物质利益,要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官”“商”交往要有道,相敬如宾,而不要勾肩搭背,不分彼此,要划出公私分明的界限。总书记的这番告诫应该是有感而发。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在唯GDP的时代,“官”而为“商”,“商”而为“官”并不少见,而“官”“商”之间交往无道,勾肩搭背,坑害国家、集体利益的现象更是相当严重。从查处的一些官员腐败案例不难看出其中的道道。纵观其中原因,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因“需”而“勾肩搭背”。这个“需”主要是三个方面,从组织上讲,是我们对干部的任用标准与考核体系出现了问题。看干部只重视“显绩”,不注重“潜绩”;只唯GDP的增幅,不唯群众的幸福指数;只要领导满意,不要群众满意。厂房盖得越大,楼房盖得越高,马路拉得越宽,负债负得越多,就越显得干部“能干”。用人导向和考核体系成了“官”“商”交往的刚性需求。从干部本人来说,要想让领导看得见、地方有改变、经济有增幅、问题不突出,唯有“招商”。从发展的起始阶段来说,我们不否认招商对于一个地方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但是,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后,许多地方仍然把招商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求全民招商、专业招商,层层下指标,层层传压力,实际上就使一些打着“商人”旗号的骗子有了可乘之机。从真正的商人来说,起初,一些沿海发达的地方由于资源、劳力、市场、运输成本等原因,的确需要向内地转移,需要进行“择优”,官员与商人共同的需要进行适当的交往也是正常的。但是,交往的过程中,许多商人发现与官员打交道并不那么容易,一旦投资下去,“困难”接连不断,当初的“优惠”变“忧愁”,承诺的“利益”变“利诱”,服务“便利”变“币利”,要想真正把企业办好必须要有官员的保护。也正是由于组织的需要、干部的需要、商人的需要,让“官”“商”勾肩搭背开通了渠道。

二是因“利”而“狼狈为奸”。这个“利”就是官与商共同的利益。官员与商人打交道多了,本来的“官道”也有了商人的“气息”,本来的“商道”也有了官场的“气息”,最终“搭背”成“官为商”“商为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实。尤其是在国家对土地政策的规范和约束之后,强调土地出售分级地价、挂牌出售等刚性规定之后,原来相互间因“需”而“勾肩搭背”变成了升级版的因“利”而“狼狈为奸”,商人为了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给官员送钱、送物,用“少钱”换“多钱”。从查处的一些官员腐败案例可以看到,本来1000万元的土地收入,在商人送出200万元的贿赂之后,就可以从账目上走一趟之后又回到了商人的手中。本来需要挂牌出售的土地,经过相应的程序,中标的唯有私下商谈好的一家“摘牌”,成为合法的中标者。许多土地款名义上收了,实际上却在暗中流失了。

三是因“言”而“称兄道弟”。这个“言”就是商人们为了让自己的利益固化而在政府内部寻找到的代言人。他们虽然不是同姓也不是同胞,但是,却比同姓同胞的兄弟还“亲”,在不熟悉的外人眼中就是“手足”。而维系他们的都是见不得人的勾当。一些官员在上级支持的项目资金上支持“兄弟”,在上级政策调整时考虑到“兄弟”的利益,在对企业有什么“不利”的时候首先就让“兄弟”得到“信息”。甚至一些企业在一些官员的“保护伞”下公然做违法的事,更不把社会责任、群众责任放在眼中。资源可以随意破坏,环境可以随意污染,工人可以随意辞退,农民工工资可以随意拖着不给。

四是因“位”而“成群结伙”。这个“位”是一些领导干部的“官位”和一些商人谋取更多利益的“社会地位”。也正是“官位”和商人的“社会地位”让他们成了“一伙人”。官员用权谋钱,再用钱谋位,谋了位再用权谋更多的钱,用更多的钱再谋更高的位,如此循环往复而不倒。支持这样官员的靠山就是越做越大的商人。商人用钱开路买权当保护,有了保护再谋更多社会地位,通过社会地位再去赚更多的钱。

官为商,商为官,“官”“商”交往无道,勾肩搭背造成的社会危害是非常严重的。如何破解这一问题呢?

第一,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有能力解决任何问题,是被无数历史事实证明了的,无论条件多么艰苦、环境多么恶劣、情况多么复杂,中国共产党都有解决的办法。因为中国共产党有其他任何一个政党都没有的独特优势,这个优势就是独特的理论优势、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群众优势。小平同志早就说过,中国是不会出问题的,要出也出在党内。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我们党能够出奇制胜、解决一切难题的法宝。

第二,从严治吏。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治国先治吏、吏治天下治”之说,要想解决中国目前的问题,必须要首先解决“官”“商”交往无道,勾肩搭背的问题。去年3月17日,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强调:“自古有所谓‘为官发财,应当两道。既然担任了公职,为公众服务,就要断掉发财的念想。”从中央“八项规定”开始,强调“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随后一年多,中纪委、中组部、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陆续下发各类通知、规定、意见、条例十几个,从多个方面对领导干部、各级公职人员廉洁自律“什么不能做”做出精细化规定,尤其是实施了“反腐大轰炸”,三万多违纪、违法问题官员的被处理。这既表明了新一届中央领导治吏的决心,震慑了一部分官员,又通过清除一部分“作孽过深不能自拔”的干部,赢得民心、赢得民意,净化社会风气。应当肯定,效果是明显的,群众是满意的,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87.3%的群众认为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与以往相比有好转,78.9%的受访者认为中央实施“八项规定”以来,身边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有明显改进或有所改进。

第三,改革攻坚。中国目前出现的许多问题必须要改革,正如小平同志早就说过的,改革是唯一一条出路。习近平总书记上任后抓党的建设也好、干部作风也好、反对腐败也好、整顿吏制也好,都是为了改革,要为改革进行铺垫。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吹响了改革的号角,让“改革红利”为更多的人对党执政充满信心。习近平总书记亲任领导小组组长,这也是历史上没有过的。能不能打破近三十年来利益集团对利益固化的藩篱,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六十多项改革,三十多项已经启动,更体现出新一届中央领导改革的勇气。

第四,经济突破。受世界经济的影响,中国经济下行是必然的,但是,要保证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必须要有一定的经济增长,尤其是每年还有七百多万的大学毕业生需要就业,必须要保持一定的增长幅度,也是促进改革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保证。突破口在哪里?增长点在哪里?各级政府和领导都应当要思考。尤其是政府的职能定位,真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去用“无形的手”,招无意义的商,而忘记真正的职责是市场监管、是民生服务、是社会管理、是社会公平与正义。更要让公款、公权归位,为公共职能服务,而不是为少数的、所谓的“商人”服务。

当前,正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目的就是要让更多的官员自觉警醒。为此,笔者诚恳提醒:官商交往须谨慎。

(责编/郭建民)endprint

猜你喜欢

商人官员干部
言而无信的商人
威尼斯商人
带病提拔自有病根
丘琼山巧对官员
“搞”艺术的官员们
商人求宿
干部任免
官员在读什么书?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