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年轻干部要善讲“四种话”

2014-05-04张菊香

领导之友·综合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年轻干部作风讲话

张菊香

话风是作风的外在表现,有什么样的作风,就有什么样的话风。试想一下,如果一名干部高高在上,身子不下沉到基层,脚步不迈进一线,思想不贴近群众,不知道基层群众在做什么、想什么、盼什么,这样的干部能讲出基层群众的心里话吗?

讲话看似简单,人人都会,有些干部甚至出口成章,不需要讲话稿就可以滔滔不绝地讲上一两个小时。但是,如何把话讲好,把话讲到群众的心坎里,让基层群众爱听、想听、乐听,让基层群众认同、佩服、接受,这就是一门功夫。这门功夫,来自于讲话之外的长期修炼,这种修炼就表现为热爱基层、熟悉基层,热爱群众、了解群众,热爱学习、持续学习。

年轻干部应该把培育良好的话风作为改进作风、树立形象的重要突破口,坚持讲好“四种话”。

善讲“内行话”。要指导基层社会建设,指导企业生产经营,指导群众增加收入,就必须懂得相关知识,熟悉相关业务,掌握相关法律法规,不能别人讲什么就跟着哼什么,而是要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讲“内行话”。为此,年轻干部必须把学习作为第一位的追求,坚持向书本学知识,向专家学技术,向领导学管理,向群众学经验,向实践学本领,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在持续学习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以获得群众的认可。

善讲“群众话”。随着社会发展进步,群众的语言越来越丰富,群众语言更新发展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许多网络语言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得到群众的广泛运用。年轻干部如果不深入基层,常听听群众讲什么,就无法了解群众想听什么,愿听什么,就会与群众产生“语言障碍”。其实,“群众话”最简单,因为它直接源于基层生活,不需要额外修饰;“群众话”最易学,只要愿意深入基层,每位群众都是最好的老师。年轻干部要服务好人民群众,就要把讲好“群众话”作为基本要求,时刻关心基层群众的需求,深入一线,“接地气、沾土气”“除官气、去洋气”,在与群众零距离接触中真正与群众的思想脉搏同频共振,找到与群众的共同语言。

善讲“实在话”。“实在话”就是真实而且有用的话,是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而不是信口开河唱高调、喊口号。讲“实在话”不像说空话套话那样容易,讲“实在话”需要进行实地调研,有事实依据,要不怕得罪人,勇于承担压力。“实在话”讲完了,就要办“实在事”,担当一份责任。可见,讲“实在话”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年轻干部要成就事业,提高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成效,就必须把讲“实在话”作为一种政治素养,远离“你好我好大家好”庸俗无聊的客套话,抛弃永远正确但永远没有实际意义的官场话,坚持把群众利益摆在第一,不看重个人得失,不跟风世俗人情,说一些实实在在顶用的话,办一些实实在在顶用的事,以此得民心,惠民利。

善讲“精悍话”。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讲话精悍,语言简短,是表达技巧、业务能力、认识水平、思想成熟的体现。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大家的时间都十分宝贵,年轻干部讲话时如果仍然习惯于滔滔不绝的长篇大论,就会失去听众。要通过简短的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让群众听得进,听得懂,这确实需要有一定的基本功。“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善讲“精悍话”,一要长期学习,持续积累;二要加强调查研究,熟悉基层情况;三要善于总结,触类旁通,推陈出新;四要精心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如此,讲话才会有血有肉,有条有理,字字珠玑。

(责编/梁晓娟)endprint

猜你喜欢

年轻干部作风讲话
好的作风从哪里来
年轻干部扣好“第一粒扣子”有多重要?
郧西 结对帮扶倒逼年轻干部成长
作风建设要“攻坚战”与“持久战”统一
作风建设贵在“抓到位”
年轻干部“墩苗”当勤做“加法”
讲话慢
变脸
爱模仿的胖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