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心理学多元化教育方法分析
2014-05-04王世璞
王世璞
[摘 要]心理学学科是目前高校普遍开设的专业之一,从社会的整体科学应用知识体系来看,心理学涵盖的范围比较广泛,其在多个领域中进行应用,比如高校教育领域、各个单位的管理领域等。心理学的应用需要进行人类行为的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也是一个心理活动应用的过程。总而言之,心理学具备双重性质,不仅具备理论性而且也具备应用实践性,目前来说,其分为理论心理学及其应用心理学两大模块。
[关键词]高校教育;多角度分析;心理学专业;探究总结
在高校心理学教育多元化分析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好多元智力理论的分析,所谓的多元智能理论就是要根据人的自身智能结构,尊重其个性,促进其全面素质发展。对于高校心理学教育来说,多元智能理论的借鉴之处,就是针对高校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原则化”、“个性化”、“人情化”教学。
一、“多元化”心理学课程教学的“未雨绸缪”
1.心理学学科教学之居“危”思“安”
随着素质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各个高校的心理学教学体系也在不断的健全。但是就目前的心理学教学模式来说,一些细节问题依然普遍存在。这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细节是魔鬼。”笔者认为在心理学教育环节中,需要抓好有效的教学时间,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心理学知识体系的学习,保证其自身的技能素质发展.在当下高校心理学教育过程中,有很多教师难以扮演一个心理学教育“协调者”的身份,这就是要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在学堂上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心理学知识的教导,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需要高校老师做好各个方面的准备、配合,比如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其各个心理学课程的特点,展开具体教学课时、内容等的安排。目前来说,很多高校教师都存在教学观念及其方法上的缺憾,不能很好地顺应心理学教学的潮流。
2.心理学实验教学法的“浅尝辄止”
在心理学知识教学中,《实验心理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模块。该门课程的开设体现了心理学的逻辑性、实验性。但是就笔者观察得知,目前很多高校的心理学实验教学法都比较老套,也因此不会具备很好的教学效果。该心理学课程抽象的理论知识点比較多,高校学生比较难以理解。这就出现了一幅画面:“老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地进行心理学教学,台下的学生却似懂非懂地听着”。在当下高校教育中,影响心理实验教学模式的因素是比较多的,这对于心理学学科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十分不利,比如一些高校的心理学实验教学不具备创新性,真正的教学课时比较短,教学内容都是以前的一些知识。在一些设立心理学专业的高校中,其心理学实验课程的应用技术、设备是比较落后的,不能保证心理学实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在现阶段高校心理学教学中,一些高校依旧延续传统的实验模式,比如受到实验器材硬件的限制,有些班级需要进行分组轮换,无论是时间还是地点都比较刻板,难以突破模仿性实验的局限性,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非常有危害。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即使进行很多教学环节的量变,也难以实现心理学专业学生实验设计效果等的质变。并且在现阶段的心理学实验课程中,其考核模式也缺乏规范性,大多进行理论性考核,对于实验技能考核模式的应用偏少,仅仅利用试卷进行学生能力的检验,未免有些片面。
二、高校心理学教育的“多元化”与“基础化”
要想进行高校心理学教育的多元化应用,需要做好一些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毕竟“万丈高楼平地起”。在上文中,分析了《实验心理学》教学的存在问题,其实该问题的解决也牵扯到了心理学知识基础的学习问题。在各个高校心理学学科教学过程中,《普通心理学》课程是入门课程。为了更好地进行高校心理学教育,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教师需要根据该基础教材的具体内容,因“人”施教。该课程具备比较强的理论性,应用体系比较抽象,涵盖的范围也比较广,需要进行学生预习模块、教师教授模块、课堂提问模块、教师教授模块、课堂提问模块、师生互动模块等的协调。在心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地奠定学生的专业基础,相信很多教师与笔者存在一样的想法,这就首先需要进行教育观念的更新。在心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模式中,要形成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模块,毕竟心理学基础课程是涉及心理学学科的基础模块。在教育环节中,教师要进行学生的教学主体意识的提升,进行《普通心理学》知识模块的协调及其相关知识结构的优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笔者认为教师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中,首先要灌输学生心理学各个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在学堂上要实现课程章节教学任务的具体化,这也离不开认知教学、情感教学、个性化教学等模块的协调。在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保持好自身的辅助性,进行教师教学模式与学生学习模式的协调,提升心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高校心理学教育模式的“更适合 ”、“更全面”、“更实用”
在高校心理学学科知识的教授过程中,为了保证学生对完整、 系统的心理学知识的学习,教师要进行教学系统性原则的应用,就是在开始教学时,进行心理学基本知识结构的灌输。 要让学生了解心理学学科知识的整体布局、结构提纲,以树立学生良好的整体学习观念。 这样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配合,根据心理学学科的知识结构展开层次教学与层次学习的协调。
在现阶段的心理学知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心理学专业各个理论课程的协调,进行串联式教学,让学生更好地领悟自身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利用多媒体教学,这对于《儿童发展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等课程的教学是非常有好处的,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接受心理学理论知识。心理学教师也要给学生营造一些社会实践的机会,比如针对社会上养老院的孤寡老人展开心理档案的建立,做好一些模块的咨询工作等,加深学生对于心理学的深化了解。在心理学专业成绩考核模块中,教师要抓好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多样化、全面化考核模式的应用,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教师进行心理学理论知识考核小组、应用技能考核小组等的建立。
四、结语
目前来说,我国很多高校的心理学教学体系仍然是不健全的,正处于一个发展阶段,教师要想取得更好的心理学教学效果,就要不断进行优秀教学模式的学习 ,进行心理学教学理念的更新。
参考文献:
[1] 张积家. 大学生解读人类心灵的钥匙——读张厚粲教授主编的《大学心理学》后有感[J].心理学探新,2001(4)
[2] 邓曼适.加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性和主要措施[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8)
[3] 车文博.勇于开拓 独树一帜——评林崇德教授《我的心理学观》[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