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参与应对气候变化 让数据发声
2014-05-04王彬彬
文/王彬彬
公众参与应对气候变化 让数据发声
Data to show the condition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clim ate change
文/王彬彬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整合和应用多学科研究成果以最大程度地使区域和全球获益。今天,对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超越了自然科学的范畴,社会科学的视角被引入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气候传播的关注重点是如何使气候变化的科学信息更准确、高效地传播到目标受众,从而调动更多利益相关方一起参与到应对气候变化的实际行动中。考虑到占人口绝大多数的社会公众对应对气候变化成效发挥着关键作用,近年来,公众气候变化认知、意识和行为状况调查得到越来越多重视。2013年10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气候传播国际会议邀请到了目前国际上做气候变化公众认知调查的主要代表来分享他们的成果,下面让我们一起通过数据来解读公众参与的现状与挑战。
美国:
相比其他国家,美国的气候变化公众意识调查做的时间最长,耶鲁大学气候传播项目从2008年11月开始跟踪美国公众对气候变化认知状况的演变,并总结出了著名的六类美国人,他们对气候变化的态度分别是警惕、担忧、谨慎、怀疑、轻视、不参与,其中2013年持担忧和谨慎态度的美国人分别占到26%和25%(图1所示)。
图1 耶鲁大学气候传播项目总结出的美国人对气候变化的六种态度
跟踪调查的数据显示,过去五年美国人对气候变化的认知是有起伏的。自2007年12月起,美国经济进入衰退,是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经济衰退,美国楼市崩盘,失业率上涨十个百分点,在这种情况下,气候变化很难成为优先考虑的对象。此外,公众认知也与媒体的议程设置有关,在2007- 2008年间,30%- 40%的媒体报道都与经济有关,鲜有气候变化的报道。没有媒体的参与,人们眼不见心不烦,也意识不到气候变化的紧迫性和危害。之后,美国出现一些社会运动帮人们了解什么是气候变化,公众认知状况在2008年末出现回暖,但因为2009年年底哥本哈根气候谈判的影响,2010年又出现明显跌落(图2所示)。
图2 过去五年美国人对气候变化的认知
从2011年开始,美国经济回暖,加上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美国人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视程度回暖。80%的美国人认为他们确实经历了气候变化,而且三分之二的人认为他们已经受到气候变化的伤害。60%的美国人认为气候变化已经开始影响到美国。大多数美国人认为气候变化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而且59%的美国人认为美国必须率先采取行动(图3所示)。
图3 大多数美国人认为关于气候变化必须率先采取行动
在具体的行动点上,对于2050年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80%- 90%的要求,虽然美国政府的态度是不认同。但公众调查的数据显示,起码大部分民众还是支持这个参数的,因为他们确实认为美国应该采取行动,并且跟国际社会进行合作(图4所示)。
图4 美国大部分公众支持国际条约对于美国在2050年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80%- 90%的要求
我们都知道,在气候变化全球治理问题上,尤其是在国际气候谈判议程中,美国一直扮演着不积极的角色。那么,既然大多数美国公众希望自己的国家在行动上领先一步,美国在接下来的谈判中会不会有“惊艳”的表现呢?
很快,我们发现另一组数据给我们的热切期待泼了盆冷水——在“美国公众和国会最关心什么的问题”的调查中,每一年气候变化都是最不被关心的垫底问题,即使到了2013年,这种情况也没有任何改观(图5所示)。
图5 2013年美国公众和国会最关心的问题调查
耶鲁大学气候传播项目中心主任安东尼把这种情况总结为“完美风暴”现象,即“所有的事情在这个关键的时代正在发生,但诸多要优先考虑的对象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在美国人心中,气候变化固然重要,但和经济发展、失业率、财政赤字、恐怖主义等相比,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就打了大大的折扣。
需要补充的是,美国公众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认知不足,又与美国国内的政治环境有密切关系。美国的民主党现在已经开始重视气候变化的严重性,但共和党仍在怀疑气候变化的真实性,两党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有完全不一样的判断,加深了美国公众对气候变化的矛盾印象,而且直接影响到美国作为一个国家参与国际气候谈判的立场。
最后还要强调,在区分出的六类美国人中,13%的人是完全不关心气候变化的,认为气候变化是阴谋论,是科学家在捏造数据。这类人虽然比重不大,但有良好的组织,在国会中有一定影响力,有能力对美国国内或国际间的行动说“不”。
所以,结合公众调研的数据和国情分析可以预测,美国仍缺少采取国内和国际行动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公众和政治意愿。除非国内环境发生变化,这种情况短期内改观的可能性并不大。
墨西哥:
墨西哥国立大学心理系的迦沃尔教授从2002年起做过五次不同侧重点的公众认知调查,他把墨西哥人对气候变化的态度分为五类,即担忧、害怕、准备好了、困惑和不关心。其中,担忧者的比例两倍于美国,占到55.56%(图6所示)。
图6 墨西哥人对气候变化的态度
但和美国类似的问题是,对墨西哥人来说,安全、教育、政治、经济、健康都比环境问题更重要,而在环境问题里,墨西哥人更关心的是生活中直接接触到的垃圾问题、空气污染、水污染、森林滥伐、水荒、水资源浪费等,气候变化和人口过剩这类听上去还遥远的问题排名垫底。
鉴于墨西哥的气候变化脆弱性程度严重,2012年,墨西哥政府专门颁布了气候变化法,使该国成为继英国之后第二个为气候变化立法的国家,也是第一个有气候立法的发展中国家。但通过公众认知调研可以发现,虽然有了立法,对气候变化的理解仍不充分。
亚洲七国:
BBC旗下的气候亚洲做的调研规模最大,覆盖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中国、越南、印度尼西亚七个国家,共进行了333,500多个访谈。有价值的发现是,当科学家还在分析大量图表、数据来比较从而得出气候变化的结论时,对于七个受访的发展中国家的公众,尤其是农村地区的人来说,他们在过去的十年中已经注意到这种变化。
在这七个国家,83%的人认为气候变化对健康影响最大,比如会认为在一些季节会有更多蚊子,会有更多疟疾的发生。65%认为对选择的工作有影响。
在国别比较中,中国人认为气候变化已经发生的比例最高,超过70%,而最低的是巴基斯坦,不到30%。巴基斯坦也是面临气候风险最脆弱的国家,根据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2010年全球气候变化》报告,2010 年,巴基斯坦遭遇了由季风性降雨导致的历史上最严重的洪灾。巴基斯坦大部分地区的农田被淹没,超过1500人遇难,2000多万人流离失所。从受灾人数而言,此次洪灾被联合国评为近代历史上最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但是在调查中,当被问到气候变化是否发生时,大部分回答没有发生。分析认为,这是传播不充分造成的结果,因为政府职能存在混乱,巴基斯坦环保部针对联邦地区的传播不是特别有效,公众没有把经历的极端天气灾难与气候变化挂上钩。
现在公认的是,气候变化有利弊,在应对时要趋利避害。在气候亚洲的调查中另一个有价值的发现是,在印度尼西亚,虽然有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但因为出现了大面积的集中种植,国家层面农业的产能是增加的,但小农户的产能确实下降了。如何平衡国家层面的粮食安全与小农的个体利益,这是值得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重视的问题。
相比其他调研机构的问卷,气候亚洲在方法学上也有可取之处。他们注意到像农民这类受气候变化直接影响的人群已经针对气候变化在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所以在设计问题时给他们留了空间来分享他们的本土知识,如调整轮作时间、改良抗旱物种等。气候亚洲进而研究了收集到的25种行为,并形成专门报告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后果。
中国:
气候亚洲在中国的调研选取了华北、华中、华南各几个点,并没有覆盖全国。在气候亚洲调研的同时,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也以第三方独立视角展开了一次真正全国范围的公众气候变化认知状况调查,样本量4169人,涵盖中国境内(港、澳、台除外) 332个地级行政单位,全面展现了中国公众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知程度、看法和意见。
调研结果显示,中国公众完全没听说过气候变化问题的只有6.6%,大多数公众认为气候变化正在发生,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而中国已经受到了气候变化的危害,这种危害对农村居民的影响更大。分析认为,中国政府近年来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高度重视是公众高认知度的直接诱因,在政府的要求下,媒体在议程设置上侧重气候变化,使这个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展示。但研究人员在调查过程中也发现,参与调研的公众对气候变化的了解程度层次不齐,表示“了解较多”的仅为11.4%。进一步分析显示,这种普遍的“一知半解”的情况又与媒体从业人员本身的气候变化知识素养不到位有密切关系。
值得强调的是,受访者普遍支持和肯定中国政府的低碳政策,有88.2%的受访者同意“政府部门应该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分析认为,政策制定者的行动与公众期待匹配,可以形成在该议题推动上的良性互动。2012年12月3日,联合国框架公约执行秘书长Christiana Figueres在发言中引用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的数据以鼓励中国采取更积极的行动。
中国台湾:
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系苏美玲教授在2009年、2011年、2013年分别做过三次电话调研。台湾人口2,400万,三分之二生活在山区,依赖能源进口,从1990年到2010年碳排放不断增长,虽然还没有降低工业领域碳排放的有效方案,但低碳生活的倡议在台湾已经深入民心。
台湾人对气候变化的了解相对较高,87%的台湾人关心气候变化,以女性和老年人最为关心。87.7%的人认同气候变化是人类造成的。70%- 90%的人认为全球气候变化带来非常严重的问题,给台湾带来很大的灾害。因为台南和台西经常受到台风的影响,暴露性和脆弱性更大,这些地区的妇女认为气候变化更严重。值得注意的是,调查显示,台湾民众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已经在采取积极的个人90%的台湾人重视可循环经济,出门吃饭自带筷子,购物自带购物袋。
总之,通过分析上述国家和地区的公众认知数据,可以得出几个共通点:
图7 这是全球暖化带动海水上升后,台湾本岛逐渐“泡”在水里的模拟空照图。本世纪末,整个台南市将彻底淹没,高雄市仅剩下寿山岛,全台湾将近六百万人沦为水上难民。
首先,专家和普通公众在气候变化问题的理解上仍有明显差异。专家倾向于基于科学分析的客观事实,讲究理性逻辑,而普通公众仍停留在基于个人经历的主观假设,感性成分居多。
其次,气候变化意识有了不同程度提升,但仍不充分,重视程度与紧迫性不匹配。各国公众的要事议程表里,与本国国情密切相关的、更有“切肤之痛”的问题被排在前面,如墨西哥的安全问题,美国的就业问题,而气候变化的排名都比较靠后,在美国最甚,常年倒数第一。
第三,对于大部分公众而言,气候变化意识和行动之间仍有差距。以中国为例,虽然76.3%的受访者同意“人们如果不改变自己的行为,将很难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多数公众在调研中也表示愿意为应对气候变化支付更多成本。但只有约有26.6%愿意多支付一成的成本购买环保产品。随着成本的增加,获得的实际支持率随之降低。
第四,生活在生态脆弱地区的贫穷人是气候变化真正的受害者,但在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由于信息、交通不通畅等问题,贫穷人对气候变化的了解是最不充分的,需要研究如何使这部分人更准确地接受并了解气候变化信息,从而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应对气候变化。
第五,从社会心理等社科角度来应对气候变化的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还没有真正进入政府的视野,没有作为重要因素纳入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每个人的行动,不了解公众的意愿、信念和价值观,就不可能有效的接触并号召更多人行动起来,相关政策就只能浮在水面上。在中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与国际合作中心正在推进一项名为“公众参与气候传播战略研究”的项目,希望能引起政策制定者的注意。当然,在重视之外,各国政府在气候传播机制中究竟应该发挥什么样的角色,还值得进一步商榷。
最后,虽然新媒体大兴其道,有取代传统媒体之势,但在气候变化的传播渠道问题上,多地调研显示,电视仍是气候传播的主要渠道,中国台湾占80%,印度占50%,中国大陆更占到90%以上。而相比纪录片,人们更喜欢看连续剧。中国已经有了口碑不错的《全球同此凉热》、《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等纪录片,下一步科学家们可以和编剧们一起努把力,争取做一部宣传气候变化的“《辣妈正传》”。
作者单位:乐施会气候变化与贫困团队经理